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腐败感知作为一种测量腐败程度的主观评价方法,其获得的民意评价对反腐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腐败与腐败感知的概念界定、腐败程度的测量、腐败感知的影响因素、腐败感知的作用后果四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总结,以期对未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成为国家治理战略的核心内容,民生领域反腐更具有现实紧迫性和重大意义。民生领域的腐败在当下呈现出民生资金密集区多发、基层"微权力腐败"扎堆、以纪检机关为反腐主导等特点。民生内部控制的缺失、外部监督缺乏刚性、基层权力者品行异化等因素导致了腐败的滋生。本文提出了三点针对性对策,并重点分析了国家审计的反腐定位以及实施路径,以求发挥其保民生反腐败的建设性职能。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腐败现象存在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媛 《商场现代化》2010,(14):162-163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的国民经济支柱,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一些腐败现象,而这些现象正呈现着迅速蔓延的趋势。腐败既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又构成了严重的政治挑战,影响了社会生活的稳定,因而反腐防腐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国有企业腐败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了防治腐败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农村基层腐败问题日益突出,腐败形式呈现很多新特点,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根源。要更好的做好农村基层反腐工作不仅要分析其腐败运行的模式,更要从法制、教育、监督等方面完善现有机制和制度,多管齐下,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农村基层腐败问题日益突出,腐败形式呈现很多新特点,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根源。要更好的做好农村基层反腐工作不仅要分析其腐败运行的模式,更要从法制、教育、监督等方面完善现有机制和制度,多管齐下,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
《商》2016,(11)
村官腐败行为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稳定。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涵,也是治理村官腐败的有力举措。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普法中的重要作用,既可推进农村的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也是农村基层组织依法有效反腐防腐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7.
江梦君  鲁晓妹 《现代商业》2011,(15):140+139
反腐倡廉建设是我国政府的一项艰巨的任务。腐败是政治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在政治上对社会、政治安全与稳定造成严重威胁,在经济上带来了社会资源配置低效率。本文以官员与人民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博弈模型分析腐败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反腐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尽管我国在反腐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效,但是,要根治腐败仍然任重道远。政府审计所发现和政府审计公告所揭示的腐败问题,往往成了媒体和公众所关注的焦点。在反腐败过程中,政府审计发挥了其应有的控制作用吗?而媒体对腐败是否也有一定的监督、抑制作用?政府审计与媒体对于腐败是否能够共同有效地发挥其监督作用?试图从理论上加以分析这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政治选举、私人部门经济活动主体行为特征和财政管理体制框架,采用二阶段寻租模型考察腐败影响公共支出结构的作用机制,发现腐败易于诱发降低公共服务性支出、增加公共购买和公共投资支出的财政资源配置倾向.基于2007-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系统GMM估计方法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腐败显著增加一般公共服务、城乡社区事务和教育的决算支出比重,反腐预期的提高将使这些领域的预算支出比重降低,这意味着上述领域已成为近年来财政腐败的易发领域.为避免腐败对公共支出结构的影响,应在加大反腐力度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程度,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提高中央政府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掀起了反腐新高潮,高管腐败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上市公司中重要的监管部门——监事会入手,从监事会规模、年度会议次数以及外部监事比例三方面探讨其对高管腐败行为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监事会规模增加会加重高管腐败行为,而年度会议次数和外部监事比例的增加会减少高管腐败行为的发生,并且对于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中的高管腐败行为的影响也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1.
寻租理论视角下的腐败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种经济现象,由于腐败行为几乎完全符合寻租活动的特点,因此运用寻租理论分析腐败行为是经济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市场准入及准出制度、政府的创租行为以及市场信息的不对称等都为寻租提供了土壤,为腐败提供了条件.文章指出,取消经济特权和经济垄断、建立反腐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明晰产权结构以及确保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自由贸易是解决腐败问题的经济学手段.  相似文献   

12.
    
针对1980—2008年间中国经济增长与腐败的变动趋势关系,分别采用透明国际的腐败感知指数(CPI)指标和中国腐败案件数两套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验证中国经济增长和腐败之间存在着库兹涅茨曲线效应。实证分析表明,在改革初期中国腐败水平较低,随着经济增长腐败水平逐渐提高,在达到某个高度以后呈逐渐下降趋势。这说明中国腐败案件的发生受到纪检机关反腐力度、对外开放程度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应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进程,降低腐败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笔者从网络技术与反腐败有效结合的可行性入手,分析了网络反腐的优越性,详细地总结了管理腐败的表现形式,给出了应用网络信息化手段防止腐败问题的可行性措施与方法,对当前形势下的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与新的载体,对当前国有企业管理腐败惩防体系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企业渠道的各种腐败行为,会让整个渠道崩溃,渠道的反腐对企业来说同样不是个小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十八大以来,网络反腐俨然成为监督腐败的重要阵地,其内在的推动力就是公民的权利意识。公民的权利意识是现代民主的核心和精髓,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方面。当前,公民的权利意识已经走向自觉化、纵深化,打破了传统反腐话语权的垄断,但是仍然缺乏系统化的法律规范,缺乏理性认识。因此,需要不断健全网络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加强公民权利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公民理性参与反腐。  相似文献   

16.
权力腐败的防治有众多的论述,本文主要从目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反腐工作的情况出发作一些显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当腐败收益大于腐败成本时,权力主体的腐败动机就会强烈,就容易产生腐败行为,反之,腐败动机则弱小,因此,腐败成本低是诱发腐败的重要因素,腐败成本的低廉性将会导致腐败行为的"前腐后继"。提出了国有企业内部腐败成本的概念,指出其中滋生腐败的重要原因就是腐败成本较低,致使腐败成了一种"低风险、低成本、高收益"的行为,结合南方电网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反腐倡廉工作的经验,提出了提高国有企业内部腐败成本(经济成本、政治成本、道德成本、查处概率)的措施,通过措施的实施,加大了对腐败的惩治和预防力度,以此筑牢企业反腐防线,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  相似文献   

18.
晁金典  商世能 《中国市场》2012,(22):121-122
高校成为腐败的重灾区,衙门化、官本位是主因。高校腐败的后果是"富了方丈,穷了和尚"而不是"富了方丈,穷了庙",其直接后果就是广大教职员工利益受损。高校腐败的实质是权力腐败。高校反腐败离不开法律。应构建权力制约权力、权利制约权力的法律运行机制,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做到阳光反腐才是高校反腐败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9.
论公共权力代理人腐败的经济学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将经济学理性经济人假设纳入对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的研究。从经济人角度分析政府官员腐败的根本原因,选择实施腐败前所要考虑的成本因素和收益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得出,腐败是作为理性经济人的政府官员在对腐败预期成本和腐败预期收益两方面分析比较后所做出的主动性行为选择。进而得出预防控制腐败行为的根本方法,一是增加政府官员实施腐败行为的私人成本,二是降低其腐败所可能获得的私人收益。  相似文献   

20.
腐败可说是世界各国政治生活中永恒的问题之一,任何社会都无法避免。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廉洁政治"这一长远战略目标,明确了反腐倡廉建设发展方向。为此笔者认为,以廉洁政治建设为反腐倡廉建设国家战略的核心价值,建立健全核心性、关键性的反腐制度,完善行政程序以构建法治化国家的精髓,以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为建设廉洁政治的核心,将成为今后反腐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