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兼具生产与服务功能的农机服务主体是推动中国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载体。本文结合华北平原农业机械化的调研数据,以农机服务专业户为例,考察了农机服务主体双重角色转变的内在理论逻辑。研究发现,农机作业服务市场竞争与交易成本的外部困境,引致农机服务主体服务半径收缩、服务面积与收益同步下降,出现农机和劳动时间的同时闲置;人力资本专用和实物资产专用性的内部矛盾,增加了农机服务主体转入其他行业的粘性,其本身在经营农业方面具有人力资本和机械装备的比较优势;在外部困境与内部矛盾的双重约束下,农机服务主体角色从服务供给主体转变为租地自营兼具对外服务的农地规模经营主体,实现土地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的交融发展。本文为思考中国式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新路径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2.
位于河南省汝南县宿鸭湖东岸的老君庙镇孙屯村,是刘大桥农信社通过发放农业贷款和提供多项服务催生的全国三十个农业机械专业村之一。近年来,在刘大桥农信社的支持下,孙屯村农机产业越做越强,越做越大,广大农机专业户开着农机跨区作业,走上了增收致富路。去年孙屯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280元,是全县平均水平的1.6倍多,刘大桥农信社也因此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3.
发展农机合作组织是推进农业机械化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白冬艳 《农业经济》2003,(10):40-41
实现农业机械化就是使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普及推广、产业装备的科技水平得到提高 ,但我们应该明确的是农业机械化并不是让农民家家户户都拥有成套的机械设备 ,而是通过机械载体来给农民提供服务。如何解决我国当前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分散性、小规模和农业机械化的矛盾 ?发展农机合作组织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途径。一、建立农机合作组织的必要性及作用我国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较低 ,目前在我国农村 ,比较普遍的农机经济组织形式是农机户和农机专业户 ,到 2 0 0 2年 ,全国农机户达到 2 94 0万户 ,占到了农村农户总数的 12 % ,农机专业户…  相似文献   

4.
当前正是春耕农忙时节,来宾市兴宾区农机管理局组织250个农机服务队共1260台机械深入田间地头听从农民“使唤”,为农民抢种抢播农作物提供帮助。图为农机服务小分队在良塘乡北合村联合作业。  相似文献   

5.
在非农就业人口快速增加的背景下,农机服务成为我国农户实现农业现代化衔接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农业规模经营主体选择购买农机服务满足机械化生产需求,但如何从不确定性的农机服务市场中获取稳定的服务保障值得关注。通过H镇的田野调查发现,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借助农机合作投资、规模经营以及地方政策的支持,取得了农机服务中供给的优先性、需求的规模主导性和市场的可及性,获取了相对稳定的农机服务保障。但是支撑农业规模经营主体保障农机服务实践的达成,实质是农业规模经营主体与本地社会结构耦合关系的达成,具体而言,熟人、市场和行政三个机制共同形塑出农机服务网络的在地化。  相似文献   

6.
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以种粮大户、合作社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渐成为农机投资和提供农机服务的主力军。基于2018年江苏省686个种粮大户的微观调查数据,本文选用了多重跨栏模型并采用控制函数法实证检验了加入合作社对种粮大户农机投资与提供农机服务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未加入合作社的种粮大户,加入合作社的种粮大户购买农机和提供农机作业服务的动机更强,户均农机作业服务供给水平更高。具体而言,加入合作社的种粮大户,其农机投资和提供农机作业服务的概率分别上升10.5和12.5个百分点,户均农机作业服务收益约增加3.382万元。由此,本文提出三点政策建议:一是引导种粮大户兼具生产性和服务性的双重功能,并鼓励合作社将种粮大户组织起来,共同开展农机服务。二是发挥合作社的组织优势,引导种粮大户投资相对短缺的农机装备。三是农机补贴向服务供给短缺的农机品种倾斜。  相似文献   

7.
甄鸣  涛高波 《农业经济》2018,(12):14-16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背景下,我国农业机械化呈现随农机自动化水平加深向农机智慧化迈进的阶段特征,面对农机制造企业、经营主体、农业生产主体及管理主体现实选择及需求偏好,通过发展智能农机与建设智慧农机大数据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和农机社会化服务,引领智慧农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机产业化建设的现状,对进一步推进我省农机产业化提出如下对策思考。1.进一步明确农机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农机产业化,坚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紧紧围绕振兴农业的奋斗目标,以实施农机丰收计划、农业节本增效农机工程技术措施为龙头,以建立农机“龙头”服务项目和“支柱产业”企业为启动,以各类农机化服务组织科学配置农业机械为载体,以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全程优质服务、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振兴农村经济为目的,运用农机科技的有机结合,农机为农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将各个环节的农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宜春市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机化服务的新路子,全市农机化事业呈现好的发展势头。到目前止,全市26个乡镇农机站,组建了26个机耕服务队、29个运输服务队、31个维修服务队、21个排灌服务队,325个村配备了农机员,全市拥有农机服务专业户727...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服务时高交易成本产生的原因,引入服务主导逻辑及生态系统理论,提出农机社会化服务生态系统,剖析了农机服务提供不同参与主体间的行为及运行制度上的冲突,以推动资源共享、价值共创为目标,从多主体角度提出了制度环境与制度安排的双重改进措施,进而设计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生态系统的实现机制,为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创新,加快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2006年对山西444户农机户的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从农机服务最终的实施主体农机户的角度来分析其参与合作组织的意愿,揭示了影响农机户参与合作组织的因素,并提出了促进农机合作组织顺利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文章基于农机服务的视角,旨在分析中国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该文采用2004—2015年中国15个小麦主产省(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一是测算出中国小麦的生产技术效率;二是构建度量农户农机服务采纳程度的指标,并借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探究农机服务对中国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进一步基于社会分工的视角,讨论了农机服务及雇工状况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我国小麦主产省(自治区)的农机服务使用程度及生产技术效率,在区域之间有着显著性差异,农机服务投入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人口老龄化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呈现显著负向影响,农业生产雇工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结论]通过增加小麦的农机服务投入,能够改善小麦生产的要素结构配置,进而有助于促进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基于研究结论,该文建议,积极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优化服务基础设施环境,为优化促进小麦生产以及农民增收提供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3.
农机服务外包方式是目前我国"小农国情"下推进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农户农机服务外包行为的纵向分工本质,综合考虑分工交易实现的需求和供给条件,将比较优势理论、斯密定理一并纳入到农户农机服务外包行为的分析框架,构建"农业劳动成本——市场容量——农机服务外包行为"的理论框架,通过实证分析辨识影响农户农机服务外包行为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仅考虑农业劳动成本而不考虑市场容量时,农业劳动成本攀升对农户农机服务外包行为具有显著的激励效应;但同时考虑农业劳动成本、市场容量时,农业劳动成本的影响变得不再显著,而市场容量显著影响农户农机服务外包行为。进一步采用多重共线性检验及合并样本分析验证了结论的稳健性。由此认为,农业劳动成本上升只是诱导农户农机服务外包行为的必要条件,并非充要条件。要将农户潜在的市场需求转化为现实的机械技术采用行为,当前政策支持重点在于:推进农田整治,激励农业规模化、组织化与区域化经营,为农机服务的生产性经营主体进入拓展市场容量,从而达成农机服务外包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4.
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农情.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小规模兼业农户仍将是我国农业经营的主要微观主体.内生型农机服务市场能够有效连接小农户与农机服务提供者,有助于解决因土地细碎化而产生的高交易成本问题,为此,本文重点揭示了内生型农机服务市场的形成机理,设计了其运行机制.研究发现,小农户分散且多元的农机服务需求是内生型农机服务市场...  相似文献   

15.
引入资产专用性视角,将农机服务划分为通用资产服务和专用资产服务两类,并探讨农地经营规模如何影响农户对不同性质农机服务的需求。研究结果发现,农地经营规模与农户的通用资产服务需求呈“U型”关系,与农户的专用资产服务需求呈“倒U型”关系,且自我服务与市场服务的替代与补偿关系是其主要作用机制。文中进一步检验了农地经营规模作用于农机服务需求的临界点,结果表明当前中国仍处在临界点、之前的阶段,即农地经营规模越大,农户对通用资产服务的需求越低,而对专用资产服务的需求则越高。因此,构建行之有效的农机服务体系应做到“对症下药”。对于通用资产服务,政府应该提高农机补贴,通过鼓励一部分普通农户购买小型农机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对于专用资产服务,政府则应加大扶持力度,着力培育规模较大、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服务主体,以满足农户的农机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6.
农机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是农机部门履行或代行有关政府职能,为加强农机的社会、安全、技术管理和提供服务,按照财政、物价、公安、农业等部门颁布的有关文件规定,对农机管理和服务对象实施行政事业性收费而开具的收款凭证。农机部门的收费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收费。它不仅涉及到农民的经济利益,而且关系农机部门自身的执法形象和廉洁性。收费票据是农机部门财务收支的法定凭据,是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也是财政、审计、物价、税务等部门进行检查监督的重要依据。因此,农机部门必须切实加强票据管理,规范票据使用行为,以…  相似文献   

17.
《农业机械保养与检修技术》(32开本,定价:5.80元/本)随着现代农业的推进和农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农村农业机械的装备比重在不断增大,各种农机服务组织及农机专业户等纷纷涌现,开展农机技术推广服务已势在必行。为了解决农业机械保养与检修技术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结合农民科技培训的实际需求,我们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农业机械保养与检修技术》一书,作为新型农民培训丛书之一。在《农业机械保养与检修技术》的编写过程中,力求使教材图文并茂、语  相似文献   

18.
为加强农机监理所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确保农机安全生产,更好地为农业生产和农场经济发展服务。农机监理所应本着服务农业、服务广大有机户的原则,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一、做好“十项承诺”服务   为了把开展创建示范窗口活动作为农机管理部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切实加强领导,由主管农机工作的上级领导亲自抓,统一部署,精心组织,把创建“文明监理、优质服务”示范窗口活动,列入农机管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推动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示范建设活动,确定了206个农机专业合作社、200个农机大户和101个农机维修服务经营实体为全国农机化服务示范点。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机制。当前,代耕代种、全程托管等农机社会化服务已经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内容,在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现代农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内涵、内在逻辑、重大需求、现实障碍等方面对农机社会化服务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农机社会化服务如何能够实现“服务好”“带动好”小农户,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