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兴起的"中间汇率制度消失论"已成为主流经济学界判断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理论依据.它建议发展中国家应实行汇率制度的端点解.通过对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可持续性进行分析,证实现阶段中国的货币政策管理水平、经济结构调整、就业压力以及金融市场不完善等现状不允许中国在中短期内实行"端点"汇率制度;现行的人民币"软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应是当前以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汇率制度选择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树青  张军 《企业经济》2005,(1):156-158
汇率制度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我国的汇率制度是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有明显的脆弱性。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发展方向应以钉住篮子货币为宜(至少包括人民币、日元、美元),这样既能增加汇率制度的弹性,又能促进东亚区域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影响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1978年以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变动 改革开放后,人民币汇率制度为更好的适应经济的发展,经历了计划内部双轨制,钉住美元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与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浮动汇率制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行为均衡汇率理论模型对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和人民币汇率失调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样本区间为1994年1季度至2004年1季度。研究表明,当前时期人民币实际汇率存在较为严重的低估现象,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对人民币汇率失调背后的经济原因分析表明,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是造成人民币汇率失调的一个主要因素。为了避免人民币汇率出现长时期的失调,建议央行进一步改革现行的汇率制度,改变汇率过于固定的现状,适当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实行更加积极和更具应变能力的汇率政策。  相似文献   

5.
从1994年1月1日起,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然而,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实际运行态势上看,经过制度改革初期的大幅贬值后,人民币汇率在近10年的时间跨度里始终处于一种"超稳定"的状态,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始终维持在8.3:1左右,而且其波动幅度不足±1%.因此,人民币汇率名义上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在实际上已变成为一种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  相似文献   

6.
一段时间以来,围绕人民币升值妥否一直争论不休。温家宝总理关于人民币将会出其不意地实行更富弹性的汇率机制之一席谈尤如预警方向标,升值之谈瞬间变为传媒焦点,年内人民币汇率能否做出调整倍受各界关注。从目前状况来看,支持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很多,一般认为,人民币汇率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低估,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不适用中国今后的发展似已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7.
管理浮动汇率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泽民 《经济界》2005,(2):13-16
在人民币没有成为自由兑换货币之前,我国应该坚持以"管理"为主、"浮动"为辅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单一汇率制度。绝对地钉住汇率制度,不但容易招致外部经济体的责难,也不符合经济有效运行的内在要求。因此,选择适当时机,改善现行的汇率管理机制和操作方法是必要的。长期而言,在人民币成为自由兑换货币之时,我国应该采用独立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8.
冯伟 《民营科技》2009,(10):70-70
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2005年改革以前,我国实行的汇率制度名义上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实际上被IMF划为传统钉住汇率制度。在2005年7月21日,央行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随着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变化,人民币汇率制度也需要改革以适应新的形势。通过分析现行汇率制度进一步改革的必要性,对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提出了一定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思考--尝试钉住"一篮子"货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当前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但近年来,我国人民币汇率基本上保持对美元名义汇率稳定。人民币缺乏弹性是不争的事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9年重新改革了汇率分类体制,也将我国汇率体制归类为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体制。本文在借鉴国际经验和国内部分学者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实行根据“一篮子”货币调整人民币汇率的方案和实现途径。对拟定的方案测算结果表明,实行钉住“一篮子”货币有利于人民币名义有效率的稳定,有利于我国保持出口竞争力和防范外汇过度风险。  相似文献   

10.
1997年夏天,在货币投机者的冲击下,从泰国开始,许多亚洲发展中国家相继放弃了传统的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允许本国汇率自由浮动.此次货币危机暴露出亚洲国家传统上所普遍采用的钉住美元汇率制度的脆弱性,从而为中间制度消失理论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现行的人民币汇率从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异化为单一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已不能较好地适应我国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经济形势。为此,要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改革创新,主要是改革强制性的结售汇制度;实行人民币汇率的真正浮动制。  相似文献   

12.
我国从1999年起开始出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外汇储备的急剧增加加重了中央银行购买外汇、投放基础货币的压力,央行的货币政策和固定汇率制度存在的冲突越来越难以调和。为此,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兑美元一次性升值2%,并且汇率制度不再钉住美元,而是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已经两年,并且取得了很好的运行.但是从长远的角度看,本文试图以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为主线,从汇率制度形成机制以及我国经济国际化的发展的角度对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分析.试图通过两方面的论证得出我国汇率制度是一种过渡性的汇率制度,并且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需要一种由市场决定的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一、市场视角:正确认识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 自2006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较上一年度有明显增加,当前人民币汇率更是呈现"加速跑"的态势.继2006年11月27日突破1美元兑人民币7.85元关口之后,12月4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再度大幅上涨,升破7.83关口,报7.824.这意味着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达3.5%.2006年11月以后,人民币汇率已10次创下汇改以来新高,累计升值400个基点.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现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人民币对美元也从即日起升值2%,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此举在国际上得到了积极的反响.  相似文献   

16.
汇率制度选择直接关系一国的经济稳定,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通过对我国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运行效果分析,我国汇率制度存在一定缺陷。为了更好的适应国际金融发展形势,我国应对现行汇率制度进行战略性调整,推动汇率的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观点荟萃     
放开人民币汇率将会影响全球贸易平衡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美洲开发银行举办的一个高峰会议上说,一旦中国按照美国官员和商人的要求放弃了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汇制,就可能会扰乱全球国际贸易收支,进而伤及美国经济。周小川说中国正在逐步放开外汇市场控制,但现在要他拿出一个时间表却不太合适。中国正面临要求其放开有管理浮动汇率体制并由市场机制决定汇率的国际压力,现有体制的实质是将人民币汇率和美元挂钩。人民币只有在经常项目上才可自由兑换,但也被限制在人民币8郾277元兑1美元附近的窄幅区间。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有四大途径国资委研究…  相似文献   

18.
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过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由于国际社会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炒作”,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在未来的走向日益引人关注。本文通过对蒙代尔——弗莱明等一些相关理论模型的应用分析,认为我国现行单一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已没有太大的回旋余地,从长期看,人民币汇率将最终重新趋于真正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制.所以,我们的当务之急应该是从整体的、全局的角度做好人民币汇率长期内将趋于浮动的准备.  相似文献   

19.
基于考虑中国和美国基本经济要素的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美元实际有效汇率的多维度模型,研究了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美元实际有效汇率的均衡、错位及其矫正。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和美国基本经济要素对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有重要的长期和短期影响,美国基本经济要素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存在长期和短期溢出效应,中国基本经济要素对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存在长期和短期溢出效应。2008~2010年,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高估5-8%,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高估2-6%,2009~2010年,美元实际有效汇率接近均衡水平。  相似文献   

20.
马歇尔-勒纳条件是探讨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规律,本文根据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特点,把它分解为美元有效汇率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之积形式,在此基础之上,本文重新考察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条件,对传统的马歇尔-勒纳条件进行修正。从我们研究中可以看出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变化对马歇尔-勒纳条件修正的重要作用,这包括美元有效汇率对人民币汇率弹性和人民币在美元有效汇率中的权重的两种影响。另一方面,即使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存在“J”曲线效应,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贬值,“J”曲线是否存在还要依赖一定的条件。本文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出口(或进口)与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美元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和外国收入(或国内收入)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协整关系,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和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也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从弹性的变化来看,修正的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同时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贬值有利于改善贸易收支,美元实际有效汇率贬值会恶化中国贸易收支。而对“J”曲线效应的实证研究显示无论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还是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贬值和美元实际有效汇率贬值,我国“J”曲线效应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