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演变及其理论依据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张宁军 《当代财经》2005,(1):101-104
新贸易保护主义是特指二战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各种贸易保护理论及其政策措施。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贸易保护主义原有的特征产生了一些变化,表现为更多地寻求多边贸易体系下的合法性保护;对进口保护的重新重视;从非关税措施的明显性保护转向隐蔽性保护;从单纯贸易政策转向经济、竞争政策,这些演变背后存在众多的理论支持,研究这些演变及其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金融危机的迫使下,贸易保护理论逐步发展,而形式也愈加丰富,部分国家通过贸易保护来维持本国就业率,以此巩固在国际分工及交换中的主导地位。西方发达国家对贸易保护政策作了调整,对我国贸易的发展产生了较深的影响。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中贸易保护主要特征的演变,总结发展趋势,并提出我国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十九世纪以来,农产品贸易保护一直盛行于发达国家。尽管在WTO的积极推动下,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正在逐步兴起,但其进展并不尽如人意。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农产品贸易保护仍然将是一种政策常态。因此如何在国际趋势下使我国的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合理、合法、有效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综合运用发展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相关理论的分析工具和思路,在对发达国家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实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目前我国农产品贸易以及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我国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的调整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和贸易都产生了重大影响。2009年1月份中国的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29%,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的进出口负面作用日益显现并将持续一段时间。文章阐述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现状,总结了进出口贸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就进出口贸易政策的调整提出了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际贸易争端的现状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贸易往来日益密切的同时,各种贸易保护政策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全面。随着我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将不可避免地遭遇这些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并与之产生贸易纠纷。本文对当前国际贸易争端的现状进行初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潘沁  余珊萍 《生产力研究》2007,(2):86-87,119
近年来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与他国摩擦增加,贸易条件不断恶化,人民币升值压力更加剧了我国贸易状况的严峻性。贸易自由化与贸易保护永远共存于不同的时代背景,选择完全贸易自由化的政策措施显然不能完成我国不断推进的工业化中长期发展的目标,实施贸易保护也只有在WTO规则有限的空间下。目前我国在这样的背景中,应当采取结构性调整的策略,不断增强我国产品的竞争力,不仅要巩固出口,而且要扩大产品的国内市场,因此结合了贸易措施与产业措施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应当是我国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7.
农业保护政策对农产品贸易摩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保护政策严重阻碍了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导致世界农产品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从整体角度来看,农业政策通过以政策优势取代比较优势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以及对国际农产品贸易格局的扭曲效应对贸易摩擦产生影响,这些效应又因摩擦的当事国之间的发展水平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特殊效应.发达国家间农产品贸易摩擦产生竞相保护博弈效应,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摩擦产生边境政策的刚性对抗效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摩擦则导致择定扭曲效应.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介绍贸易保护政策的基础上,分析了全球一体化的含义及在此背景下贸易政策的调整,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和贸易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自由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的抉择问题一直存在。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掀起了新一轮贸易保护的浪潮。后危机时代,我国贸易政策的选择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这关系到以后贸易的整体发展与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我们开始介绍了自由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的历史争论,而后分析了此次新一轮贸易保护浪潮的现状与特征,最后探讨了我国贸易政策的选择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周菁 《经济师》2001,(11):153-154
我国在取得WTO成员国身份之后 ,必须依据《农产品协议》的要求以及在双边入世谈判中许诺的条件进行农产品贸易政策的调整。为尽可能地减轻农业贸易政策调整对农业生产的冲击 ,有必要将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作为新的农业贸易政策目标 ,并制定一套既符合WTO规则 ,又能对我国农业生产进行适度保护的农业贸易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how pre‐existing 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s (PTAs) dilute the trade creation effect and shield the trade diversion effect of new PTAs. Countries having pre‐existing PTAs enjoy smaller gains in intra‐bloc trade because of the dilution effect and experience smaller losses or even gains in extra‐bloc trade because of the shielding effect. The findings support the proposition that PTAs could be used to fend off future trade diversion.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从需求角度考察国际贸易理论,需求模式的变动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影响贸易模式的发展和变化,因此,贸易格局的最终动因要到需求结构中去找。一国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市场规模,更取决于市场特征,内需在竞争优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外贸结构存在非持续性的弊端,实施绿色贸易战略,应该在注重外需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内需在培育绿色竞争优势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技术贸易壁垒与我国出口贸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贸易壁垒是目前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保护的最主要手段之一。技术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发展有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的影响。利用世贸规则以防不合理的技术贸易壁垒和提升我国出口商品科技含量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Conventional aggregate trade elasticity estimates hardly vary across countries. We introduce an aggregate elasticity that is implied by theory: It is the value that equates the welfare gains from trade as implied by one‐ and multi‐sector versions of the model in Arkolakis et al.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2 (2012):94–130). These estimates are predicated on sector‐level values for trade elasticites, which we provide at three‐digit levels for 28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values for this aggregate elasticity vary greatly across countries, and they do so because of countries' patterns of production and because a given sector‐level elasticity displays considerable cross‐country heterogeneity.  相似文献   

17.
18.
文章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中蒙贸易的互补性,建立扩展的引力模型探究两国的贸易潜力。结果显示:中蒙主要是产业间贸易,有互补的贸易需求;两国贸易为"潜力开拓型",潜力值波动不明显,还有未被发现的贸易潜力。中蒙应加强互联互通,在保持原有贸易模式的同时,寻找新的贸易增长点。  相似文献   

19.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可持续发展思潮产业和发展起来以后,环保问题愈来愈引人注目,与贸易有关的环境问题也已成为影响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受到WTO的高度重视。1995年WTO设 贸易与环境专门委员会(CET),以强化WTO对贸易与环境的管理,并在WTO导言中阐述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需要的目标。但是由于在乌拉圭回合的谈判所形成的协议之中对关税壁垒及传统的非关税壁垒的有关规定越来越严格,贸易的透明度进一步提高,传统的贸易保护进一步受到有效的限制,贸易保护主义不得不寻求新的贸易保护手段来实施其贸易保护战略。在这种背景下,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经济,技术,优势,借环保之名,对一些发展中国家设置了“绿色贸易壁垒”。这种壁垒已越来越成为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使用的主要技术壁垒,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我国加入WTO后,外贸出口面对的国外贸易保护和关税壁垒状况将会大为改观,但是与贸易有关的环境因素构筑的绿色贸易壁垒将会威胁我国的贸易利益。在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的过程中,如何适应WTO多边贸易体制有关贸易与环境问题达成的协议,如何突破西方发达国家日趋严格的绿色贸易壁垒,是我国加入WTO后,外贸环境能否真正得到改善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当前的加工贸易与加工贸易政策(上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概述了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的状况和政府给予加工贸易的优惠政策,分析了加工贸易政策的利与弊,得出了加工贸易政策目前已经弊大于利的结论,提出了取消给予加工贸易的优惠政策的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