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牌战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企业在经历了“生产导向”、“消费导向”的竞争阶段后,已进入“形象竞争”的年代。品牌竞争成为企业“形象竞争”的核心。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制定自己的名牌战略。现就我们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名牌战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要回答什么是名牌?名牌的概念是比较复杂的,大致可分为消费者的名牌概念和政府经济部门的名牌概念两种。对于消费者来说,那些知名度高的,消费者购买踊跃的,价格高于同类普通商品且质量信得过的商品,即可成为名牌产品,顺理成章,这些商品的商标就是“名牌”,…  相似文献   

2.
品牌,即商品的牌号;名牌,知名商品的牌号。一种球鞋是名牌,另一种球鞋不是名牌,两者的价格就会天壤之别。原来,“名”就是高价,“名”就是身份,“名”,就是利益。是否是名牌,是价格畸差的主要根据。在当今大多数商家和顾客看来,这一现象天经地义、合情合理。名牌是巨大的无形资产,常常比相关的有形资产更为重要。如果说品牌在市场胜出之初,还需要产品在质地、款式、功能等方面的优越因素,赚的是老实钱,但这一切在品牌变为名牌之后,就如同挣脱了大地引力的飞行,重荷和压力骤然减轻,奇妙之境随之展现。品牌自身已经有了独立的价值,有了自我再生和自我增殖的魔法。越是名牌越可以高价,越是高价就越象名牌。可口可乐公司的老板曾夸海口:如果我的企业被一把火烧掉了,没关系,因为我还有牌子。的确如此。它的品牌价值已高达200多亿美元,还怕那一场大火吗?  相似文献   

3.
名牌,顾名思义就是驰名商标.名牌与一般商标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种任何环境里都可以一眼认出或一听便知的符号,是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刺激物.被市场公认的名牌商品具有以下四个内涵.(一)商品质量:质量和名牌是紧密相连的.任何名牌商品都以上乘的质量作保证,丧失了质量也就丢了名牌.美国商界有句诫言:倒了牌子的名牌商品想东山再起,简直像下了台的总统希冀再度入主白宫一样绝无可能.可见商品的质量就是名牌的生命.(二)高特色性:它是区别名牌商品与其他商品的一个重要标志.商品的特色即其本身只有的个性.如果商品无法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显示自己的特色也就无法成为名牌商品,商品的特色有时代特色、民族特色以及造型装饰方面的特色、商品包装的特色……等,象美国的“可口可乐”就以独特的口味独占饮品市场的鳌头;董酒以独特香型跻身名酒行列;健力宝以“运动魔水”著称,太阳神口服液以“生物健”使人产生悬念等等.  相似文献   

4.
一提起购买商品,很多人都会想到名牌。据一项调查显示,城市居民80%以上在选购商品时注重名牌,在农村也有50%以上的农民看重名牌产品,尤其在家电方面,农民首选的都是名牌。事实证明,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企业要想生存、发展、产品受消费者青睐,除了在创名牌上下功夫,还得有淘汰“名牌”的意识。正因为眼下是品牌时代,于是市场上出现了众多的假冒名牌商品,诸如“世界名牌”、“国际精品”、“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等等,“名牌”满天飞,让消费者稀里糊涂上当受骗。就拿白酒来说,目前我国只有17种白酒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已从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过去的“卖方市场”而变为“买方市场”.于是,企业产品质量乃至名牌产品已成为竞争的焦点和消费的热点.名牌成为人们的消费时尚,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筑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左右消费者选择购买商品的主导因素.一、名牌是一种文化.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约翰·科特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作为名牌,它能引起广大消费者的共鸣,形成一种时尚的“心理追  相似文献   

6.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育与健全,以及消费需求结构的优化,“品牌”的概念在房地产业越来越引起各方人士的重视。创业者追逐名牌,消费者崇尚名牌,新闻媒体爆炒名牌,已成当今时尚。房地产市场越来越走向品牌竞争概括起来,名牌产品要“五高”:知名度高、信誉度高、市场覆盖率高、市场占有率高、信誉价值高。用以上标准来衡量,我国的房地产作为一种商品就显得还处于原始阶段。由于受地域性、个体差异性、土地资源稀缺性和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性等自身特点的影响,以及市场发育还不成熟等因素制约,截至目前,我国众多的房地产开发商几乎…  相似文献   

7.
名牌是什么?经济学家周其仁下的一个简单定义是:“名牌本质上是要消除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品质的忧虑,是一种人们在商业实践中创追出来的供需双方识别产品和服务品质成本最低的办法。”因为消费者面对诸多产品难以抉择,不可能——试用,能经较高品质保证来降低他们对产品“考核费用”的名牌,才由此应需而生。换言之,只有给消费者带来价值的产品或服务才能成为名牌。在这个定义上,名牌就是市场。  相似文献   

8.
洋品牌     
近年来,许多世界性名牌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消费者也能如数家珍般说出众多,随着在国人嘴里、眼里已滚瓜烂熟的名牌,也由最初的“迷信”转为更为平民化的注视,洋品牌与中国消费者对簿公堂之事屡屡发生,对洋货的投诉电呈愈演愈烈之势.人们不禁要问:洋品牌,为何如此尴尬?原装商品质量不稳最近,中国消费者协会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结果表明,1994年至1995年中,全国80个城市消费者对七大类商品的投诉,进口原装商品的被投诉率出人意外地首次名列前茅.据这份统计资料表明,消费者对使用进口名牌空调的投诉数量名列第二,进口名牌彩电名列第六.在消费者投诉最多的国内外100多个品牌的商品中,国外品牌均排在20位左右.权威人士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国外厂家对自己的产品质量缺乏了解,盲目自信.商品的广告过分渲染产品功能而对中国消费者投诉的问题则普遍抱着傲慢的心理.  相似文献   

9.
据报载,莆田市荔城区一消费者在名牌电器专卖店购买了一台TCL背投彩电,事后发现商家将组合机冒充原装机出售。虽然此事几经周折,在工商部门的干预下,换回一台新彩电,然而却令这位消费者从此不再对名牌“盲从”了。如今,电器市场号称“名牌”的商品满天飞,如果你一昧只认牌子不辩真假,没准下一个被“名牌”忽悠的就是你。今年“3·15”维权日质量投诉案中,被“名牌”忽悠的案例不在少数便是明证。不法商之所以敢用劣质品假冒真品蒙你,就是抓住一些人崇拜名牌的心理。问题“名牌”乃至假冒名牌产品的泛滥,已成为不容回避的社会现实。然而,明…  相似文献   

10.
名牌是企业的无形财富。创中国名牌不仅是中国企业界的愿望,而且是中国广大消费者的愿望。为此,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中国质量管理协会会长宋季文,请他就中国名牌战略等问题发表了看法。谨以此文献给“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编者本刊讯(记者赵春毅)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名牌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名牌对消费者的导向和认同效果也越来越明显。正如一些企业家所形容的:名牌是市场的通行证。当今的市场是名牌争雄的市场。在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记者就有关名牌方面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消费者崇尚名牌,创业者追逐名牌,投机者盗用名牌,新闻界爆炒名牌,名牌为何勉力无穷?有人做过一次试验,让七八个人蒙上眼睛品尝几种饮料,结果,最好喝的并非可口可乐,可一旦让他们知道哪一种是可口可乐,多数人就选择它。在美国,几位经济学者围绕“万宝路香烟为何销售长久不衰”展开一场争论,一位学者说主要是质量好2另一位学者说主要是名牌创造了美国西部男子汉形象!为此有人做了试验:把同样质量的万宝路香烟一分别装在原包装和白皮包装内。结果原包装销售了7O%多,白皮包装只销售了ZO%多。这说明同一种产品,有没有名牌的…  相似文献   

12.
在经历了“生产者导向”和“消费者导向”的今天,世界市场已经进入了“竞争导向”的年代,竞争的核心是品牌竞争。菲利普·科特勒对于品牌的定义是:品牌是一个名称、符号、设计或是其总和。品牌建立的目的是,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区别于竞争者。对于顾客而言,品牌代表着一种品质,一种信誉,具有除产品实际性能以外的附加价值。品牌竞争的目的,就是要形成产品品牌的差异化优势,利用较高的品牌附加价值,建立顾客的品牌忠诚度。名牌,也就是驰名的品牌或称成功品牌,是良好的产品质量和信誉的标识。名牌是企业技术力量和经济素质、商品内在质量与外在形式的综合反映,是消费者用“钱”投票的结果。现代企业的产品品牌竞争主要地表现为创名牌和保名牌的竞争。名牌竞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以名牌产品取胜,会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竞争绩效  相似文献   

13.
在深圳,喜欢逛商场的消费者可能早已注意到,有些名不见经传的商品也挂着“中国名优产品”、“消费者满意产品”、“质量信得过产品”、“中国行业质量优秀企业”、“中国优秀绿色环保产品”等各色“名牌”。有人会问,这些牌子与“中国名牌”是不是一回事?挂着这类牌子的产品是否也算名牌产品?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综合性百货商场的消费方式。而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商业的分工越来越细,注重特色和专营商品已成为商家的营销战略。随着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一种靠名牌求生存的商战态势便迅速形成,从专柜、专厅的“店中店”发展到专卖同类商品或一种品牌的独立的专卖店。这些专卖的商品选择余地大、档次齐全、服务一流,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大的购物自由度,并凭自身鲜明的经营特色与百货商店叫板,其实力不容小觑。街上流行专卖店当第一家“佐丹奴专卖店”在北京亮相的时候,许多人还不甚  相似文献   

15.
注意力经济与名牌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名牌是企业技术水平和经济素质、商品内在质量与外在形象的综合体现,谁创立和拥有了名牌,就意味着谁掌握了核心竞争力,占据了垄断市场、赢得了商业信誉、实现了超额利润,谁就可以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常胜不衰。名牌也是一个国家民族工业和经济发展的标志,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象征。日本一位著名人士曾经说过:“代表日本睑面的只有两个:左脸是松下电路,右脸是丰田汽车”,这充分说明名牌作为一国“名片”的地位和作用。而在当今卖方市场、信息充斥的时代,注意力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必须研究和关注“注意力经济”。  相似文献   

16.
创名牌,如今已成为众多厂商立业兴业的营销战略。然而,应该创什么样的名牌呢?笔者认为,除了要注意创“民牌”外,还须重视创“绿色”名牌。所谓“绿色名牌”,就是在设计、制适。包装、使用等方面符合环境保护要求,有益人类健康的名牌商品。由此,创“绿色”名牌,就须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企业选择生产的产品及技术,应尽量减少不利于环境的因素;二是在商品消费使用过程中,企业应设法降低与引导消费者降低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三是企业在考虑产品设计和包装时,要努力减少商品及使用之残余物;四是对商品的软件服务,诸如生产…  相似文献   

17.
名牌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名牌既是竞争的结果,更是竞争的手段.它是企业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企业的科技水平、设计水平、工艺水平、创造水平、管理水平和营销水平都物化于名牌之中.同时名牌又是不断增值的无形资产.事实证明,名牌越多,市场越广;名牌越多,经济实力越强.因此,企业必须创名牌、发展名牌,各行各业都应该创造出国家级乃至世界级名牌产品.一、名牌是一种精神商品品牌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价值.所以,创造名牌、发展名牌和保护名牌的过程,不仅是积累物质财富的过程,而且是培养人才、铸造精神的过程.一个名牌就是一枚精神徽章.名牌首先体现出的是一种创业精神.任何产品都是劳动创造的,名牌就更来之不易.它体现出员工对产品质量和服务的严格要求,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企业长期奋斗的结果.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著名企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艰难而又辉煌的名牌创业史.据有关资料介绍,驰名中外的“张小泉”刀剪,已有三百多年历史,销售网点遍布各地.其经久不衰,靠的就是它坚持数百年的创业精神.  相似文献   

18.
在市场竞争中,严格执行商品和服务明码标价之规定,不仅有利于依法规范经营者的市场主体行为,而且也有利于依法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是,总有一些贪婪的奸商为牟取暴利,施展浑身解数,玩弄无数绝招,不择手段地设置“陷阱”,大肆欺诈顾客,其中与假冒伪劣相伴的明码标“假”,就是用来误导和诱骗消费者的新花招。一、挂名牌卖“水货”。有些经营者抓住消费者对名牌产品津津乐道、情有独钟的消费心理,从而偷梁换柱、以假充真,大做所谓的“名牌”标价文章,从中牟取暴利。如采用易产生误导的标价签、价目表、告示牌等标价方式引诱消费者进行…  相似文献   

19.
条码质量不容忽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条码应用单位时常出现以下问题: 1.编码不唯一。一是“一码多物”。第一种情况为相同产品,不同规格,使用同一条码;第二种情况为不同产品,相同规格,相同价格,使用同一条码;第三种情况为所有产品,同一条码。二是“一物多码”。此种情况为同一商品项目使用两个以上条码。 2.将组织机构代码印在商品包装上。 3.伪造、冒用、使用已注销的商品条码。 4.非法将商品条码转让他人。  相似文献   

20.
目前市场上假货充斥,“王海打假”深得消费者的认同与支持。由此唤醒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端正社会风气,促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循着健康轨道发展,其意义十分重大。 不过目前还有着“真牌假货”,也同样泛滥于市场。说是真牌,因为商品的外包装、防伪标识以及出售厂家都是真的;但从商品内在质量讲则是“假货”,它或者是本厂产品畅销后从外厂购进的“假货”、“次货”,换上本厂的名牌商标,便变成“真货”,畅行于市场而无阻碍;再或者是本厂的“次品”、“变质品”,因为有“名牌”保驾,堂而皇之走上市场,而消费者却深受其害。尤其是“名牌食品”,受害者人数多,影响广,于国于民,都令人深忧。 最近得知的一个案例,是某名牌果奶,以变质的食品供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