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粮堆是一个多种物质组成的生态系统,粮堆中除了粮粒本身外,还包括杂质、气体、虫、螨等多种物质。其中.有机杂质由于本身受粮堆内其他成分的影响与粮粒相近,并且有机杂质自身的变化也对粮堆产生很大的影响。粮堆中的有机杂质主要包括:草籽、稗粒、异种粮粒、籽粒的皮壳、植物的残根、茎叶等。  相似文献   

2.
储粮霉变的发生是粮堆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霉菌在粮食上少量的活动一般不宜觉察。当环境条件适合霉菌活动时,粮食的霉变可能在短时间内就会发生。因此,做为中央储备粮保管人员应该掌握粮食中霉菌活动的一般规律,以确保中央储备粮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粮食挂壁是由于粮堆内部湿热传导异常或粮堆与外界湿热传导异常,粮堆内局部水分较高和热量聚集粮食发热霉变形成的。文章分析了常见易发生挂壁的情形及预防措施,主要从仓房防潮性、隔热性、粮食水分变化、储粮微生物及害虫、粮食杂质聚集、异常粮情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谷保防霉剂对稻谷霉菌的抑制作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粮食水分在14,8%时,用谷保防霉剂按0.125%的比例拌入粮堆中,可保证50天内粮食不霉变。  相似文献   

5.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是发生粮食霉变和储粮虫害的高峰期。同时,由于粮食内外与粮堆之间温差增大,粮堆本身容易出现水分转移甚至结露现象,给安全储粮带来隐患,随着夏季气温逐渐升高,储粮如何安全渡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就确保储粮安全渡夏谈点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6.
刘经华 《齐鲁粮食》2006,(12):41-41
锈赤扁谷盗属重要的第二食性害虫。当粮堆中有第一食性害虫发生时。锈赤扁谷盗便取食破损的粮粒、碎屑或侵入蛀孔内食,加速对粮食的危害。同时,因它的呼吸、分泌物等易造成粮堆发热。水分增高。以致霉变。锈赤扁谷盗善于飞翔。易感染,对于干燥有较强的抵抗力,多数个体对磷化氢有明显的抗药性,防治较困难。为防治锈赤扁谷盗,我们经过几年的探索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粮堆的结露和预防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储藏中,一旦发生结露将使粮堆局部水分增高,严重的造成发热霉变或生芽,致使粮食品质劣变,给储粮带来严重不良影响。粮堆结露的原因主要是温差,当热冷空气相遇,达到露点便会结露。而引起结露温差的原因,可以是粮仓建筑物,也可以是粮堆内部的因素。此外,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增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空气中实含水汽量越多,湿度越大,则露点与气温越接近,越易发生结露。  相似文献   

8.
景柱  大义  一玺  西友  洪军 《齐鲁粮食》2003,(10):47-48
粮食入仓后,较常发生的问题是局部杂质较大、局部水分和温度较高、局部生虫、熏蒸死角等。单管风机是消除这些问题的有效工具。在弄清问题发生的部位、范围和程度的基础上,视具体情况向粮堆内吹风或从粮堆内向外吸风,可单台使用,也可多台组合使用。  相似文献   

9.
手摸:感觉光滑、阻力小,手易插入粮堆,手握粮食时易从指缝滑落,手压粮粒时有响声,即为干燥粮食;反之即为湿粮。用手插进粮堆抓一把粮食出来轻轻抖掉,看手掌心和指缝中的泥灰,判断其杂质的多少。  相似文献   

10.
贮粮害虫熏杀不彻底,有仓房密闭不严或害虫产生了抗性等原因之外,根据勇杀不彻底往往发生在杂质含量高的粮堆部位这一事实,我们进行了杂质含量影响熏蒸效果的对比试验,由于杂质含量高,粮堆孔隙度减小,因而阻碍着熏蒸毒气的渗透和扩散,试验证明杂质是影响贮粮熏蒸杀虫不彻底的首要原因之一。对比试验的结果有:l成由未杀死。熏蒸后,粮堆杂质含量高的粮堆有成虫来杀死。2卵和蛹繁殖快。熏蒸后,粮堆内新生繁殖的害虫,增长速度与粮难杂质含量多少成正比。在国标的基础上每增加0·6一0·8%的杂质,一年内要增加一次熏蒸。3通风效果差…  相似文献   

11.
氮气控温气调储粮是一种以物理方式获取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氮气,经过提高纯度(95.0%-99.5%),充人密封的粮堆,置换粮堆内部空气,保护储粮的新技术。由于氮气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能够抑制粮食呼吸、防止粮堆生虫、杀灭粮堆内已有害虫以及抑制大部分微生物活动。同时,氮气气囊的存在能明显减缓粮堆表层温度上升,从而改善粮堆内部储存环境,优化粮食储存工艺,延缓粮食品质劣变。氮气控温气调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储粮新技术,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各类粮食的储存中,玉米的储存难度是相对较大的.尤其是当年秋末冬初入库水分偏高的新玉米,气温较低、粮堆温度较高、储存期间极易发生结顶、霉变等事故。如何安全、经济、有效的利用各项储粮新技术,保管好储备玉米,成为当前不少储备粮库急需探讨解决的新问题。自2001年以来,我库承担的玉米储备任务从2千余吨逐步扩大到现在的8千余吨,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人们比较重视储粮害虫及其危害,而微生物对粮食的危害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事实上,微生物虽形体微小,但其数量大、种类多、繁殖快,粮食杂质及粮粒内外都有其存在,分布极广,危害严重。在粮食储藏中,每克粮食带菌量常以万甚至亿计,这是造成粮食发热霉变的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14.
粮堆是粮食储藏的基本形态,它是由粮粒堆聚而成的群体。在储粮生态系统中,粮堆与其他因素相互作用,反映出多种物理属性,粮堆发热就是其中一个不可规避的粮食特性,粮堆发热是影响储粮安全的危险信号。对粮堆进行客观性安全评价,可以适时掌握粮情,对采取有效储粮措施、确保储粮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原因后果分析(CCA)法对粮堆粮温升高事件进行危险源辨识与评价,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提出预防事故发生、降低风险的相应措施,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增宝  升利  金光  刘青  玉伟 《齐鲁粮食》2007,(9):47-48
书虱属常见的储粮害虫之一,个体微小.体色为白色至褐色,一个世代28—35d.一年发生3—6代。书虱一般生存于粮堆上层或表层.栖息在粮面以上的墙壁等部位,常在仓门、窗口、风机口、粮堆边角等部位聚集,具有繁殖快、生活周期短、聚集性强等特点。书虱虽不属于蛀食性害虫,不会直接危害粮食,但是,在粮堆内一旦形成了较大的密度,容易引起储粮发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史兆国  周健  孙杰 《齐鲁粮食》2006,(12):39-40
近年来随着仓房建设技术的不断提高,仓房建设向着大而高的方向发展,特别是1998年以来国家粮食储备库高大平房仓的建设,粮食单仓储量大、粮层高.给储存过程中粮堆局部生热、结露等问题的处理带来了,困难。而机械通风技术可降低粮堆温度和储粮水分.有效解决粮堆局部生热、温度不均衡、结露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江苏农村经济》2010,(10):52-52
玉米在收获或晾晒期间如果遭受连续阴雨天气,很容易产生霉变,玉米霉变后会被霉菌代谢产物——霉菌毒素所污染。玉米霉菌毒素可简单分为田间霉菌和储藏霉菌两类,  相似文献   

18.
面对春季玉米局部高水分情况,采用单一和多种通风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对仓内局部高水分玉米进行通风降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春季粮堆通风降水时,上行式、下行式通风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实现春季粮堆降水,在避免温差过大造成粮堆结露的同时,还能避免通风造成的粮食水分损失过大而引起粮食质量下降的情况;单一上行式通风方式能快速降低粮堆下层和中层粮食水分,但对上层粮堆降水效果不显著,而且如若通风不均还会造成粮堆局部取样点水分变化不均匀,不一致。试验结果为今后春季高温通风降水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玉米的安全保管一直是粮食保防工作的一个难题。近几年,我库承担了一定规模的中央储备玉米的保管任务,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总结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确保了玉米储存安全。一、玉米的储藏特性玉米的胚大,果穗顶部和基部因授粉时间不同,其顶部籽粒的成熟度偏低,导致玉米籽粒呼吸旺盛,代谢的H2O和热量较其它主要粮食品种多。加之玉米籽粒大,孔隙度比稻谷和小麦低,自然排湿和散热能力不强。在储藏过程中,一是在距粮堆表层20~80cm区间容易板结而导致发热霉变;二是在仓间阴冷部位如墙角、通风道边缘及高水分、杂质集中区域容易…  相似文献   

20.
<正>饲料和饲料原料中常见的霉菌有曲霉菌属、青霉菌属、镰刀菌属、麦角菌属的霉菌。在适宜条件下,这些霉菌就大量迅速繁殖,引起饲料及其原料的发热、发霉变质,影响饲料品质,同时在饲料及原料中产生有毒的次级代谢产物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呕吐霉素、赭曲霉毒素、T-2毒素、F-2毒素、麦角毒素等,对水生动物及其产品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