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利用1998-2016年中资银行国际化事件和中国同174个经济体间的双边贸易往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研究中资银行国际化对母国与东道国贸易地理分布的真实效应。结果表明:第一,中资银行国际化的空间结构和密度布局对母国与东道国的贸易往来产生正向影响。第二,对东道国金融监管水平的研究表明,东道国内部监管强度和外部治理强度对银行国际化与贸易往来的关系产生负向调节作用。第三,异质性检验显示,较之于中间品样本组,对信息融合需求更高的最终品样本组中,银行国际化促进贸易往来的效应更加显著。本文从理论上为全面理解中资银行国际化与国际贸易的互动机制提供经验证据,从实务上为当前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背景下利用金融机构国际化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瑜 《中国外资》2008,(9):18-19
由于影响因素众多,不考虑贸易结构的变化,而仅从数量上看,FDI对国际贸易可以产生三种效果,即替代效应、补充效应和不确定效应。具体到不同的东道国和母国,FDI对其国际贸易的最终影响将取决于何种效应占上风。本文即是对中国的投资来源国(地区)的对华投资额与对华贸易额之间的相关关系所作的一个经验分析。此分析是为了检验中国吸收的FDI所产生的双边贸易效果。文中以中国的6个投资来源大国(地区)和贸易伙伴大国(地区)为样本,分别对各国1991—2006年间对华直接投资与对华贸易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投资对贸易的三种效应在中国都是存在的,情况因国而异。  相似文献   

3.
从母国和东道国视角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U)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机制,利用2007-2019年跨国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尽管存在消极影响,但由于企业规避投资风险和政府利好政策,国内(母国)经济不确定性上升促进中国OFDI;东道国经济不确定性上升主要通过失业、利率和OFDI风险途径抑制对该国的OFDI。(2)母国和东道国经济不确定性对我国OFDI影响效应因对外投资动机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许荣  徐星美  计兴辰 《金融研究》2015,423(9):96-111
关于银行跨国经营的价值效应来源,现有理论存在着"市场机会"与"监管套利"两种解释。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以中资银行2006年以来的全部国际化事件为样本考察了国际化的价值效应。结果显示,中国资本市场对监管套利机会做出显著正向反应,但并未对市场机会做出反应。研究结论在考虑目标市场债权人保护水平的影响后依然成立。本文提供的监管套利的价值效应证据既为未来的中国金融机构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目标选择提供了参考,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金融机构国际化的动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二元logit离散选择模型,以面临分行和子行选择的80家外资银行为样本,检验影响在华外资银行组织模式选择的因素。研究发现,影响外资银行改制的主要因素是该外资银行的国际化经营经验、在中国从事经营活动的时间、母国在华直接投资以及母国与中国的文化地理距离,而母行的规模及其组织模式偏好的影响不显著。本文据此对中国银行业监管者和中资银行提出了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6.
将制度距离分为管制距离和规范距离,对23家中资银行2009—2018年期间在61个国家(地区)的分支机构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制度距离对中资银行国际化投资过程中的引导型客户跟随动机、贸易引导型客户跟随动机和市场获取动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管制距离增强了投资引导型客户跟随动机、贸易引导型客户跟随动机和市场获取动机,而规范距离则减弱了这三个动机.研究结果揭示了中资银行国际化动机中存在的"距离效应",能够为中资银行国际化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国际贸易发展需要银行服务的支持和引导,我国国际贸易额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升到2003年的8500亿美元,得力于我国银行国际化发展和业务创新,现代银行不仅使贸易便利,企业得到融资、信用、信誉服务,而且凭借自身经济技术、人力资源优势,引导企业兼并收购和改制上市,开展国际化经营,帮助企业规避国际市场风险,银行优势和贸易优势的互补效应使国际贸易得到发展、产生共赢。跨国公司掌握世界贸易的70%,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发展和国际贸易增长,得到了跨国银行提供的金融、信托、证券、咨询、租赁等多样化和综合化服务的支持和引导,跨国银行中间业务、表外业务收入占到总收入的40%~70%。  相似文献   

8.
跨境电子银行是一个国家的一家银行对另一个国家的居民提供交易性在线银行产品或服务。本文目的是为从事跨境电子银行业务的银行以及为其母国和东道国的监管当局提供监管期望和指引。  相似文献   

9.
何琳 《中国外资》2023,(13):84-87
<正>中资银行在各东道国的机构扩张与两国间的心理距离负相关,心理距离的增大抑制了中资银行的国际化行为,语言距离和宗教距离的抑制效应显著。全球一体化的浪潮对各国金融体系均产生了重大且深远的影响,各国金融市场逐渐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在各国金融管制放松、信息技术进步、行业壁垒消除等银行经营环境发生变革的背景下,面对逐渐加剧的竞争环境,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外资股权进入与中资银行绩效的联动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选取被外资参股的16家银行作为研究样本,运用stata10.0软件利用这16家银行来自bankscope数据库的2005-2007年面板数据对外资银行股权进入与中资银行效率的联动效应进行检验,得出的结论是外资参股中资银行的股权比例对反映被参股中资银行盈利能力的三个指标平均资产回报率(ROAA)和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ROAE)、净利息边际(NIM)的影响不大,外资银行股权进入的作用仍然非常有限,不如人们所预期的那样可能显著促进中国银行业效率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外资机构抛售中资银行H股所带来的影响,并探索中国银行业开放的多元化路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建立了跨国公司服务海外市场的理论模型,跨国公司会根据贸易成本、市场规模等因素来确定多少的生产环节在东道国生产。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不完全契约理论纳入上述模型,研究发现,契约程度越完整,跨国公司越倾向于将更多的生产环节迁至东道国,有利于东道国企业沿着全球价值链攀升,促进东道国的产业升级。此外,我们还发现,贸易成本和母国工资越高,无论是否存在争辩,跨国公司都会将更多的生产环节安置在东道国生产。  相似文献   

12.
毕毅 《中国金融》2013,(5):59-60
随着人民币跨境结算与信贷的深入发展,中资银行应以人民币业务优势作为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实现由"本土银行"向"国际银行"的转变目前,人民币国际化步入全新阶段: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全面铺开、深圳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正式推出。这对中资银行的影响是多方面、立体化的,为其实现从客户拉动式"走出去"向客户拉动与货币推动式"走出去"的转型提供了契机,但同时也给中资银行"走出去"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一、中资银行贸易融资外包的背景近20年来,国际间进出口贸易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了获得充裕的运营资金,迫切需要金融机构提供相应的贸易融资结算服务,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因此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只有十几年的历程,而  相似文献   

14.
发展中国家银行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中国家银行在海外的发展具有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特点,其机构分布的广度和分布数量显示,发展中国家银行基于自身经济发展的阶段及特点,对海外发展以跟进市场和支持母行发展为策略,倾向于在发达国家、金融中心和对母国有更多贸易进口的国家建立据点;银行在海外分支机构的数量与其资产规模成正比,与母国的经济开放水平也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本文运用发展中国家的银行数据,采用实证方法检验影响发展中国家银行国际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银行国际化与监管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银行国际化和金融一体化进程中,对跨国银行的有效监管不是一国监管机构所能完成的,而需要更多的监管协调。现有以巴塞尔协议为基础的国际银行业监管协调机制存在着监管信息交流障碍,可能导致母国与东道国监管机构互不信任及缺少国际最后贷款人等缺陷,需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许家云 《金融研究》2018,452(2):118-134
海归能否促进母国企业的出口?目前国内还尚未有文献专门对此进行研究。本文使用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海关贸易数据以及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研究数据库的合并样本,系统评估了海归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海归对企业出口产生了积极作用,并且上述正向的“出口拉动”效应在样本期内具有持续性而且是逐年递增的。进一步,我们考察了地区制度环境的重要性,发现良好的地区制度环境有利于强化海归对企业出口的促进效应。最后,行业出口质量的动态分解表明,资源再配置效应对行业出口质量提高的贡献高达54%,其在海归促进行业出口质量提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从微观层面证实了海归“出口拉动”效应的存在,对我国有效挖掘海归在提升企业出口竞争力方面的优势和潜力具有政策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Baker提出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采用非效率项随机前沿贸易引力模型,研究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双边贸易增加值、出口贸易增加值和进口贸易增加值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东道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三类增加值均具有显著的反向影响效应,且对双边贸易增加值与进口贸易增加值的影响更大;中国OFDI对双边贸易增加值与进口贸易增加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政府稳定程度和政府效率对贸易产生了促进效应,而腐败控制率和监管质量则对贸易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加强国家间经济政策的协调以及对外贸易风险的监测预警研究,发挥国际经济组织在经济政策合作中的作用,减少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贸易造成的损失;二是优化投资布局,借鉴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用于国内的出口产品中,弥补国内产业发展的短板,带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三是深入了解东道国的经济状况和风险监测预警,规避东道国可能的贸易与政治风险、汇率风险;四是加强与东道国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降低地理距离对双边贸易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银行现代化、国际化重要标志之一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近年来已为越来越多的银行所重视,在"后金融危机"这个大背景之下,大力发展贸易融资,对于我国保持外贸稳定发展和经济平稳增长,拓展新兴出口市场,巩固和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贸易融资的意义,国际贸易结算的变化趋势,对比中外资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差距,提出对中国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跨境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高级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塞尔委员会认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以下简称新协议)需要进一步加强母国和东道国监管当局之间的合作与协调,特别是对于复杂化的银行集团更是如此。实施新协议迫切需要加强合作,因为新协议的规则将应用于银行集团的每一层面上。因此,对母国和东道国监管当局而言,在进行第一支柱  相似文献   

20.
各国经济不确定性的普遍提高给全球金融资产配置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利用2009—2017年47个经济体对132个经济体的双边证券投资资本流动数据,考察母国(资本流出国)和东道国(资本流入国)经济不确定性对证券投资资本流动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母国经济不确定性上升会增加母国股权与债权资本流出,东道国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则会减少东道国股权资本流入。第二,当东道国面临极端经济不确定性情况时,母国经济不确定性对金融资本流出的促进作用不再显著;当母国面临极端经济不确定性情况时,东道国经济不确定性不再显著降低股权资本流入,但会显著降低债权资本流入。以上结论主要对新兴经济体的金融资产配置成立,而发达经济体的金融资产配置存在“本土偏好”。此外,东道国的金融机构发展水平越高、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越高、汇率制度越灵活,越能缓解东道国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对证券投资资本流入的负向影响。上述发现对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上升背景下的全球资产配置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