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经过近30年的农村扶贫开发,我国农村贫困治理成就斐然,农村贫困问题得到很大缓解,解决了大量的生存贫困。到2006年,全国农村生存贫困人口减少到2300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3%。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到来,农村贫困状况发生了新的变化,农村扶贫工作进入到了新的阶段。了解现阶段的农村贫困特征对于深刻了解农村贫困问题和制订相应的反贫困政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蕾  吴志炼 《经济论坛》2006,(16):119-120
我国政府始终重视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工作,建国以来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我国的贫困人口数量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目前的约300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0.7%下降到3.7%。然而,近几年,我国农民增收与扶贫工作出现一些新情况,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一、制约农村贫困群体创收增收的障碍分析1.从自然生产条件看,存在制约贫困群体脱贫致富的自然环境障碍。目前的农村贫困群体主要集中分布在自然环境差的地区,这些地区灾害频发,生产结构单一,广种薄收,投入产出低,一旦遇到灾情,往往造成年度绝收,贫困加深,几乎没有生产自救的能力。另外,由于交通…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扶贫工作:成果举世瞩目,任务任重道远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公布人类发展报告和世界发展指标说,中国成为全球消除贫困的成功“范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人口已从2.5亿人减至目前的2610万人,约占世界同期贫困人口减少总量的70%。与之相应的是,25年来,世界主要农产品增长量20%以上来自中国,以占世界不足10%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0%多人口的温饱问题。中国人均GDP增长了5倍,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了数亿。中国在“十五”前4年,绝对贫困人口减少600万人。虽然全国贫困发生率降低到了3%以下,但扶贫开发仍面临着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的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财政扶贫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期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惠民政策,安徽省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农村贫困人口逐年减少,贫困农户收入快速增长,全省扶贫脱贫事业延续了较好的发展势头。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将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扶贫开发的主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农村贫困地区经“八七”扶贫攻坚,农村贫困人口从1992年的706万减少到2002年的283万人(其中返贫人口57万),经过11年时间,初步解决温饱人口423万,占贫困人口的59.9%。剩余的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是今后扶贫开发中难啃的“骨头”。在初步解决温饱人口群中还有243万人处于温饱线边缘,温饱很不稳定。除贫困县以外,全省农村仍有70多万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贫困状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处于返贫边缘。  相似文献   

6.
一、“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十 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扶贫工作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 1978-1985年间的 8年 ,主要是通过对旧的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 ,推动扶贫工作 ;二是 1986 -1993年 ,又用了 8年 ,在中央的领导下 ,全国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 ;三是1994-2 0 0 0年 ,中央制定“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用 7年的时间基本解决最后 80 0 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经过三个阶段大规模扶贫开发和扶贫攻坚 ,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农村贫困人口由 1978年的 2 5亿下降到 2 0 0 0年的 2 6 0 0万 ,平均每年减少约 10 18万 ,贫困发生率 (即没有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 )由 30 7%下降到 3 %以下。经过第一、第二个阶段的探索和实践 ,我国扶贫工作指导思想 ,也由救济式“输血型”扶贫 ,转变为开发式“造血型”扶贫。这就是 ,在国家给予必要支持的条件下 ,贫困地区充分利用自己的自然资源 ,有组织地进行开发性生产建设 ,逐步形成和增强贫困地区、贫困户的自我积累能力与自...  相似文献   

7.
消除贫困必须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在反贫困斗争中取得成就.2000年底,全国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已从1978年的2.5亿下降至3000万,实现了党和政府提出的2000年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庄严承诺.但是,彻底消除绝对贫困的任务还未完成,3000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还有待解决;即使是初步解决了温饱的贫困人口,也还存在稳定脱贫、巩固温饱成果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扶贫开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工程,担负着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艰巨使命。1《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指出,我国力争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为如期实现上述农村扶贫战略目标,我国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机构应当审视制约我国农村扶贫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管理问题,并有针对性的研究提升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水平和资金利用效率的策略,以期为我国成为全球率先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战略中规定的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一、扶贫开发面临的新形势进入新的世纪,我国的扶贫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着新的情况,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1.贫困群体缩小,绝对贫困问题基本解决。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有步骤有计划地集中人力物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坚持扶贫开发,致力于解决农村人口的贫困问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0年底,除少数社会保障对象和生活在自然环境恶劣地区的特困人口,以及部分残疾人以外,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宁夏自1983年“三西”农业建设,首开区域性扶贫开发,特别是1994年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宁夏“双百”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经过宁夏各族人民坚持不懈地艰苦奋斗,于1999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基本解决温饱的战略目标。全区8个国家级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3年的429  相似文献   

10.
农村扶贫开发面临的新形势与扶贫路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着绝对贫困相对缓解,而相对贫困、发展贫困、贫困刚性、贫困波动性等特征凸显的新形势。为应对新挑战,必须围绕提升农村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这一核心,对扶贫目标、贫困标准、扶贫方针进行战略性调整,并创新扶贫开发路径,强化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持续发展的外部支持、产业支持、资金支持和项目支持。  相似文献   

11.
姜明文 《经济导刊》2008,(1):104-105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总量持续减少。到2005年,按官方绝对贫困县估计的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2365万,但我们也看到,脱贫人口的返贫现象严重,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目前各地返贫率平均达到15%左右,从根本上消除农村绝对贫困,解决返贫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单靠政府力量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农村贫困,利用慈善教育的力量,对农村绝对贫困的消除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经济导刊》2005,(5):6-6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的最新数字表明,2004年是近5年来全国贫困人口减少幅度最大的一年。全国农村人均收入668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减少290万人,下降10%;人均收入924元以下的低收八人口减少了640万人,下降11.4%。目前中国贫困人口还有2610万人,令人忧虑的是,贫困农民与一般农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1992年贫困农民的收入上限与一般农民之比为1:2.45,  相似文献   

13.
扶贫开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0年改革开放特别是20多年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扶贫开发,使农村贫困状况得到极大缓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探索出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但是,目前扶贫开发工作仍然面临严峻考验,发展差距正在成为阻碍我们继续前进的突出矛盾,致贫因素更加复杂,缓解贫困难度加大。我们将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继续实施有利于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继续实施针对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专项扶持政策,全面提升贫困人口的基本素质,切实维护贫困人群的基本权益,为实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目标而努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1997年底的5000万,农村的扶贫工作取得较大的进展,但要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基本解决我国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关键是要重视贫困人口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提高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质量,由“物资扶贫”为主转变为“知识扶贫”为主,增强贫困人口自身的“造血功能”,送去“捕渔”的方法。所谓“知识扶贫”,是指通过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教育,逐步提高贫困人口自身的生产、生活能力,以增强贫困人口自身的“造血”功能为宗旨,使其依靠自身的力量摆脱贫困。一、贫困人口资源呈现的特…  相似文献   

15.
资讯     
国内财经返贫成了中国消除贫困的最大难点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的最新数字表明,2004年是近5年来全国贫困人口减少幅度最大的一年。全国农村人均收入668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减少290万人,下降10%;人均收入924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减少了640万人,下降11.4%。目前中国贫困人口还有2610万  相似文献   

16.
记者:在“八七”扶贫攻坚工作中,自治区党委、政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艰苦奋斗、务实苦干、同心同德,对南部山区近百个贫困乡镇,一百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施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攻坚,提前一年实现了1994年我区制定的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战略目标。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就。马主席,在新世纪,我区扶贫开发的目标是什么? 马主席:在“八七”扶贫攻坚中,全区各族人民特别是南部山区广大干部群众,勇于实践,自强不息,合力攻坚,团结拼搏,取得了扶贫开发巨大成就。一是从 1994年到 …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反贫困斗争历经60年的风风雨雨,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一直难以消除贫困人口返贫的现象,而返贫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和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理想的实现。经研究发现,导致农村返贫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贫困人口、扶贫资源、自然生态"三者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只有通过建立和推行"人口——资源——生态"三位一体的扶贫模式,才能实现农村扶贫开发的可持续发展,进而遏制脱贫人口返贫。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扶贫资金投入与贫困减少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别以中国官方贫困线和国际贫困线为标准,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就中国政府的农村扶贫资金投入和贫困减少的长、短期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扶贫资金对农村贫困减少具有短期的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从长期看扶贫资金抑制了农村贫困的减少,但这两者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贫困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经济增长在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的同时,加重了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因此,进一步完善农村扶贫资金运行机制、提高扶贫项目的瞄准性,对于解决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新疆反贫困现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反贫困成绩令人注目,贫困人数锐减,农村贫困发生率大幅度下降,人均收入增长幅度明显,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环境有所改善.截止到1998年底,20年来,新疆农牧区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532万人减少到52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77%下降到6%左右.  相似文献   

20.
南漳县是湖北省定38个贫困县之一,属于中西部内陆县市。近年来,我县各级领导把扶贫开发作为发展山区经济首要任务来抓,全力组织攻坚,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贫困乡镇由16个减少到8个,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由19万减少到10万,仅1995年全县就有1.5万人摆脱了贫困,通电、通公路、通广播的村分别达到94%、92%、84%,电视覆盖率达65%。通过近几年来的扶贫开发,我认为当前扶贫开放开发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体而言有三点:扶贫:注重有的放矢,优化“输血”方案过去山区发展经济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徘徊,经济增长方式还在粗放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