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贸易统计差异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沈国兵 《经济研究》2005,40(6):82-93
本文研究发现(1)中美进出口计价方式不同和运输时滞导致双边贸易统计数据存在差异是自然的。(2)参照剔除香港转口毛利后中美贸易新估计值,1995—2003年美国对华出口低估年均在24%以上,从华进口高估年均在35%以上,而中国对美出口低估年均在20%以上,从美进口相对没变。(3)考虑服务贸易后,美中商品与服务贸易逆差估计值与中国对美贸易顺差新估计值已相当接近。上述结果得到IMF数据的证实。(4)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增加会造成中国对美出口增加、对美贸易顺差增加。依据中美两国月度数据计量的结论是相一致的。这一结果证实中美贸易平衡问题已超越中美两国贸易范围而成为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所引致的贸易逆差转移问题。剔除外资企业进出口贡献及贸易统计差异后,中国对美贸易估计值已非常趋近于美国对华贸易估计值。  相似文献   

2.
文章研究农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效应,运用协整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就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农产品贸易商品结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农产品出口贸易之间存在互补关系,无论是初级农产品贸易还是农产品加工贸易,这种互补关系都是确定的。从长期来看,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短期内外商直接投资对农产品加工出口贸易促进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3.
采用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数据,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结构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对初级产品进口的增长在长期内有促进作用,在短期内有抑制作用;外商直接投资与初级产品出口、工业制成品进出口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关系。外资对外贸结构优化有一定作用,但中国外贸结构优化不应过分依赖外资引进。  相似文献   

4.
东盟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的方法,研究了东盟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东盟对华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的进出口贸易。同时1984-1997年的回归结果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口的贡献率大于对出口的贡献率,而1997-2003年的回归结果却表明外资对出口的贡献率反而超过了对进口的贡献率。总的来说外商直接投资对贸易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迅猛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也急剧增加。本文在具体分析FDI对东道国进出口影响的基础上,将FDI作为进出口的决定因素之一纳入到本文的实证模型中,通过对比FDI对进、出口的弹性探讨了FDI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的出口,替代了中国的进口,从而导致了中国贸易顺差的快速增长,而且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引致的贸易顺差具有持续性。如何统筹中国的对内对外经济关系,对于中国贯彻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经济开放战略,实现对外贸易平衡,促进全球经济失衡调整,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运用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模型,在商品分类层面研究关中贸易逆差与关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内在联系。结果显示:从长期和短期来看,中国制成品的出口都是关中贸易逆差的“因”,中国制成品的出口与关国对华直接投资之间具有显著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因此关国进入中国的FDI,尤其是进入制造业的FDI越多,美中贸易逆差就越大;美中贸易逆差是结构性的,它不仅不会在短期内消除,而且会随着美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的进一步转移而加剧。  相似文献   

7.
FDI对我国贸易出口额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对外经济统计年鉴统计的我国贸易出口额的相关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额与产品的出口规模、汇率与出口结构之间的关系做出了定量回归分析。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出口额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外商直接投资额的迅速增长的确明显促进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FDI改善了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最后提出了提高外商直接投资贸易效应,促进结构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缪维佳 《时代经贸》2010,(10):68-69
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国的出口、进口、实际汇率与FDI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四者之间长期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其中,长期内出口对进口有促进作用,短期内进口对出口有促进作用,出口和进口的增长都促进了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而长期内进入的外商直接投资又对进口具有替代作用。实际汇率的升值对FDI有抑制作用,实际汇率的稳定有利于吸引FDI。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国的出口、进口、实际汇率与FDI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四者之间长期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其中,长期内出口对进口有促进作用,短期内进口对出口有促进作用,出口和进口的增长都促进了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而长期内进入的外商直接投资又对进口具有替代作用.实际汇率的升值对FDI有抑制作用,实际汇率的稳定有利于吸引FDI.  相似文献   

10.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敏颖 《经济师》2002,(5):86-87
文章通过回归模型 ,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进出口总额之间、外商直接投资与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及出口额之间的关系 ,总结出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额与外商直接投资呈很强的正向相关关系、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口的贡献大于对出口的贡献 ,认为我国的对外贸易太多地依赖于外商直接投资。文章最后对今后的引资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林珏 《财经研究》2008,34(1):29-38
文章通过运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从类上(2001~2006年)和章上(2003~2006年)不同层次、中方与美方不同的统计口径,对比分析中美双边贸易产品的竞争力状况,并考察了在双边贸易中处于"很低"或"较低"竞争力的美国产品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力状况。文章还采用格鲁贝-劳埃德指数研究了美国在世界贸易中也处于"弱"竞争力状态的35章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及实现双边贸易平衡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Wine is the highest valued product in the agricultural, food, and beverage sector traded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uropean Union (EU) and wine faces a range of tariffs that are differentiated by country and product category. In addition, the production of wine grapes is heavily regulated within the EU and there are complicated state-level polic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designed to limit the retail availability of wine. There continues to b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pressure for reform to the tariff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U, and to the domestic regulations in each region. We carefully develop parameters to characterize the effects of tariffs and domestic regulations that affect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wine in the two region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reductions in tariffs would have relatively small effects in EU and U.S. wine markets, whereas reductions in EU domestic policies that affect wine grape production would have much larger trade and welfare i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3.
How do interest groups decide which member of Congress to target when decisions are made collectively? Do lobbying strategies change as legislation advances? Answering these questions is challenging due to a lack of systematic observations of lobbying contacts. I answer these questions using a novel data set constructed from reports submitted by lobbyists on behalf of South Korea regarding its free trade agreement with the United States for 10 years. I show that a diverse set of politicians are contacted but the timing, intensity, and strategy of lobbying contacts vary by politicians' institutional positions as well as their predisposed preferences for free trade.  相似文献   

14.
中美两国互补型的直接贸易关系紧密,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国内收入水平的下降、美元贬值以及物价水平波动易通过直接贸易溢出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状况形成冲击。研究发现,危机通过收入效应对我国贸易状况产生的溢出较弱,而通过价格效应对我国贸易状况产生了明显溢出,并且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冲击较大。出口贸易对美国价格水平变化冲击的响应强度、持续时间和衰减方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中美两国互补型的直接贸易关系紧密,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国内收入水平的下降、美元贬值以及物价水平波动易通过直接贸易溢出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状况形成冲击。研究发现,危机通过收入效应对我国贸易状况产生的溢出较弱,而通过价格效应对我国贸易状况产生了明显溢出,并且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冲击较大。出口贸易对美国价格水平变化冲击的响应强度、持续时间和衰减方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6.
美中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关系:实证分析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针对美中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问题,经研究发现,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是值得怀疑的,仅仅依靠人民币汇率变动是无法解决美中贸易逆差问题的。1994—2002年年度数据实证显示,美中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名义或实际汇率)之间没有稳定的关系;1998—2003年月度数据计量表明,美中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之间没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并且,依据美中两国月度统计数据计量的结论是相一致的。因此,“人民币升值论”或许更多的是基于政治而非经济因素,人民币汇率浮动并不能解决美中贸易逆差问题。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 various aspects of China’s trade, the U.S.’ trade, and the bilateral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e analysis of each aspect has direct and indirect implications on trade conflict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We focus on important factors, such as the growth of trade, import penetration, increased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firms,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f Chinese goods, China’s WTO entry and its compliance, and bilateral trade imbalance. While each of the factors can lead to trade frictions, individual factors will not have led to a large-scale trade war. These factors converge within a brief period and thus can be considered the China shock, thereby making other countries’ adjustments to their economic structures difficult. Therefore, trade frictions are inevitable.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在华直接投资额呈迅速上升趋势,中美贸易规模也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两国的贸易差额也逐年增大,双边贸易的不平衡加剧了贸易摩擦。本文首先从美国在华投资对中美贸易差额所产生的各种效应阐述了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然后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美国在华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顺差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的结论,即美国在华直接投资是导致中美贸易顺差的决定性因素。最后提出缓解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彬 《产经评论》2020,11(2):144-160
考虑生产分工对中美间经贸联系程度、贸易规模和结构的影响,基于生产分工下价值链视角,构建出口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验证中国对美国货物出口竞争力。结果显示:2016年及之前,中国仅在杂项制品大类上,对美国显示出较强出口竞争力,机械和运输设备、动物和植物油、油脂和蜡我国具有比较优势,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双方竞争性较强,其余大类上,中国对美国出口竞争力不具优势。引入其他国家作对比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对比国家均无显著出口竞争力,而且对美国出口具有单价优势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对这些国家出口多缺乏单价优势,而2017年以来对美国和对比国家的贸易变化,进一步勾画出中国对美国货物出口竞争力不足。在生产分工主导全球产业发展背景下,提升我国在全球生产分工中的参与地位,宜强化自主技术研发、提升外资质量和技术外溢、加快"走出去"学习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