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对国有林区林业企业在观念及理论准备、制度、市场三个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障碍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指出改革的路径是打破现存的国有森工企业形态,再造国有林业微观运行主体。未来国有林业的主体应是森林资源培育生产,国有资本应逐步退出林产品加工生产领域,采运生产应实现社会化。  相似文献   

2.
国有林业企业的改革,应当在林业分类经营基础上,区分是否保留国有企业的基本性质,从而采取不同的形式。不再具备国有企业基本性质的林业企业,即不承担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任务的企业,应采取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制度形式,这也是适合商品林生产的企业组织形式,这是典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组织形式;对于仍然保留国有企业的基本性质,即承担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任务的、典型的国有林业企业应建立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这也是适合公益林生产的企业组织形式。并对国有林业企业改革的一些难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国有森工企业是在开发国有林区基础上,由国家投资建设的林业企业。40多年来在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其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也出现了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暴露出不少问题,而且有些问题是与国有森工企业生产经营初衷相体的。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国有森工企业的经营目标进行重新的审视与分析,提出更科学、更符合现代林业及展要求的经营目标。1国有森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发展变化国有森工企业经营目标应是国有森工企业生产经营目的的根本体现,它应是企业的一种主动追求,而不是政府行为的驱动,企业目标应随国家、社…  相似文献   

4.
国有森工企业是国有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林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有森工企业在经历了几十年的辉煌之后,在70年代后期,尤其是林业改革开放,出现了严重的滑坡,许多森工企业面临难以为继的困境,如何面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森工企业现实困境,转换森工企业的经营机制,培育森工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确保森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我们森工工作者面临的挑战。本文结合我县森工企业改革的实践,对森工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问题作一些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一、国有森工企业面临的困境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森工企业,…  相似文献   

5.
国有林业企业产权,即国有林业企业财产所有权,是指国家对国有林业企业的财产行使占有、使用、收益于。处置的权牙IJ。现阶段,国有林业企业财产所有权作为一种民事法律关系,其权利主体是国家,其客体包括国家所有的森林动植物资源和其他为国有林业企业所实际占有的国家财产。其内容表现为以下形式:(1)国家通过参股、控股形式,将国有林业资产投入股份制林业企业运营,使企业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国家则作为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即林业资产收益和最终支配等权利。(2)国家创办国有林业企业,并授权企业对…  相似文献   

6.
为了推进福建林业产业向效益化、高度化和合理化方向发展,必须深化林业企业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并能促进林业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现代林业企业制度。这样,林业股份制改革将是国有林业企业改革的多种形式中的一种形式,本文试图探讨组建林业股份公司的必要性以及组建林业上市公司的一般做法,并分析组建上市公司的深远意义与林业股份公司的发展前景。一、组建林业股份公司的必要性随着林业企业改革的进一步展开,国有大中型林业企业将通过股份公司的改造形成多元股权结构的现代企业制度,以公有产权为基础,以国有股权为主导的多种…  相似文献   

7.
国有林业企业的改革 ,应当在林业分类经营基础上 ,区分是否保留国有企业的基本性质 ,从而采取不同的形式。不再具备国有企业基本性质的林业企业 ,即不承担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任务的企业 ,应采取现代企业制度形式 ,这也是适合商品林生产的企业组织形式 ,它是典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组织形式 ;对于仍然保留国有企业的基本性质 ,即承担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任务的、典型的国有林业企业应建立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这也是适合公益林生产的企业组织形式。并对国有林业企业改革中的一些难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国有林业企业改革的立足点在于企业边界的调整。对国有林业企业组织形式的研究,可以从突破企业边界刚性着手。公司制改革可以使国有林业企业通过市场机制调整企业边界,通过这种方式调整企业边界的成本小于通过国家行政命令来调整企业边界。经过边界调整后的国有林业企业建立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而退出国有部门的林业企业则实行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正试图通过外贸体制的改革,提高企业竞争力,以迎接进入世贸组织后国外竞争者的挑战。以公有制为主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国有林业外贸企业的改革方向。只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真正把国有林业外贸企业办成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国有林业外贸企业的经营机制,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对现有林业外贸企业进行变革就必须从产权入手,正确界定国有林业外贸企业的存量资产权属,理清企业的法人财卢权和国家终极所有权。通过两权分离建立林…  相似文献   

10.
物资超市管理就是由供货厂家在企业物资超市设定摊位供货,林业企业物资采购部门根据生产所需直接采购所需物资,并定期结算的管理方式。物资超市管理是物资供应机制的重大转变,是深化林业企业改革的一种必然选择。国有大中型林业企业实行物资超市管理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建筑施工企业具有资金投入大、施工周期长(通常为跨年度)等特点,会计核算虽然并不复杂,但其会计核算的内容、形式与一般工业企业有所不同,对此,财政部门相应规定了建筑施工企业应遵循的会计核算原则及办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国有林业企业所属建筑施工单位的会计核算比较粗放,不能很好的遵守会计制度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有关规定,造成会计报告的虚假、不真实。下面就国有林业企业所属建筑施工单位会计核算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谈点自己粗浅的认识和想法。一、存在问题的原因1.由于建筑施工在国有林业企业中不是主要产业,…  相似文献   

12.
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本文分析了国有林业企业股份作制改造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提出国有林业企业改制的目的以及改制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国有林业企业一些非重点单位将逐步转制为非公有制企业,面对新情况,论述了原企业党委采取必要措施继续抓好转制后林业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必要性、可行性;探讨了林业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国有农业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农业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胡素全左常升国有农业企业是指农业范围内属国家全民所有制的农、林、牧、副、渔各行业企业,包括农垦系统的各类国有农场牧场、畜牧业系统的国有养殖场和加工销售企业、林业系统的国有林场和森工企业、水产系统的国有水产养殖场和海洋捕捞及水...  相似文献   

15.
国有林业企业的退出障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当前国有林业企业已处于“过度竞争”的困境 ,国有林业企业的退出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对国有林业企业退出障碍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林业是计划经济体制烙印深的部门之一,国有林业企业活力不高、绩效低下仍是困绕林业工作者的一大难题。本人简要回顾了林区县属国有林业企业改革的历程并概括了当前存在的问题,然后对林区县属国有林业企业现存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7.
林业技术创新主体构建及运行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泉 《林业经济问题》2003,23(3):136-139
本文以技术经济学基本理论为指导,深入分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林业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原因,提出林业技术创新主体构建的主要标志和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并论述林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8.
关于国有林区营林业与林产品加工业分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万志芳 《林业经济问题》2003,23(4):204-206,217
本文以探讨国有森工企业的制度障碍为出发点,提出国有林业创新的根本在于实施营林与林产品加工业分制的基本格局,打破国有森工企业内部现存的营林与林产品加工生产的关系,依据营林业和林产品加工业的不同特点,分别建立各自适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从而形成营林与林产品加工业之间有效的经济制约关系的一种新的制度模式。提出原有国有森工企业框架下的经营制度将逐渐消失,营林生产将成为独立核算的生产项目,具有独立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并成为国家经营林业的主体,基本路径是国有营林单位要依托现在的国有森工企业建制;而林产工业则逐步从国有经济中剥离,全面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19.
建立林业现代企业制度、明确国有企业产权、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企业成为独立自主的法人实体是林业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步骤,它涉及诸多方面的配套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结合国有林区实际应重点解决:改革林业产权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实行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解决企业沉重的历史负担和企业办社会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重庆市长寿区国有粮食企业的收购、销售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当前粮食产销平衡地区众多国有粮食企业无论是在收购还是在销售方面,其主渠道作用都在日益降低。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包括国有粮食企业历史负担重、经营成本高以及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造成的竞争加剧等,但其实质原因却是企业长期依靠财政补贴维持生存,缺乏真正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国家应把培育和完善多种粮食经营主体公平参与粮食市场竞争作为主要政策目标,保证粮食宏观调控的可持续性以及粮食市场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