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本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基础,资本充足率也是监管当局重视的指标之一。随着巴塞尔协议的公布,许多国家相继对商业银行实行了资本充足性管制,其后,各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逐步提高。同时,资本充足性管制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通过构造一个简单的模型,考察资本充足性管制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所带来的紧缩效应;然后,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对我国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我国入世后,为了消除加强资本充足性管制的紧缩效应对宏观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应做好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发展资本市和吸引外资银行进入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随着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忽视对资本金进行管理,资本金不足,资本充足率偏低,资本充足率是一个用来衡量银行资本与资产风险预防程度相对而言是否充足的重要指标,提高资本充足率对银行自身经营和银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现状以及补充途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宏观经济的不同周期,杠杆率和资本充足率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响是不同的,理解宏观经济如何调节杠杆率和资本充足率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响,对于防范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政策选择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基于2008—2018年15家上市商业银行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广义最小二乘法等,对杠杆率和资本充足率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及宏观经济对其影响的调节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杠杆率对不良贷款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本充足率对不良贷款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宏观经济通过加强或削弱商业银行杠杆率、资本充足率对不良贷款率的影响产生调节效应.针对结论,提出了加强对杠杆率监管并引导适度杠杆率水平、合理化资本充足率监管并多渠道增加资本金、建立动态监管机制以促进资本高效安全运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有效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验资本充足性管制对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风险水平的影响,本文在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联立方程模型。根据这个模型,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管是资本充足情况较好的银行,还是资本充足情况较差的银行在资本充足性管制的压力下都提高了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性管制促进了商业银行风险的降低。不过,由于多数银行已超过资本充足性管制中的最低标准,该标准产生的管制效应正在减弱。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资本金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金是商业银行开展金融业务的基础,资本充足率制约着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发展。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水平不高,资本金的补充不能完全满足资产扩张的需要,这将严重影响城市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快速发展。基于资本金压力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本文对于城市商业银行资本金的有效补充途径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监管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琴田 《时代金融》2011,(17):26-27,42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国外众多金融机构破产,使得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探讨资本充足率监管政策效应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引言中讲述了研究背景、内容及其意义,并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接下来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资本充足性监管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文献进行综述,发现国内外学者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一致的看法。进而结合我国资本充足性监管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现实状况,选取2006-2010年五年间我国10家相对具有代表性的上市银行的数据样本,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实施一段时间后,资本充足性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产生何种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计量结果显示,资本充足率监管对银行绩效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7.
吉琴田 《云南金融》2011,(6Z):26-27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国外众多金融机构破产,使得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探讨资本充足率监管政策效应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引言中讲述了研究背景、内容及其意义,并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接下来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资本充足性监管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文献进行综述,发现国内外学者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一致的看法。进而结合我国资本充足性监管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现实状况,选取2006-2010年五年间我国10家相对具有代表性的上市银行的数据样本,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实施一段时间后,资本充足性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产生何种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计量结果显示,资本充足率监管对银行绩效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
2010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巴塞尔协议Ⅲ》,该协议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加强高质量的资本构成、调整不合理的风险权重、提高资本充足率等要求。本文针对目前农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要充分利用好实施巴塞尔协议Ⅲ的过渡期,对宏观经济影响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指标的顺周期效应进行全面评估,建立具有前瞻性的动态资本拨备计提制度、科学制定合理的资本管理规划和资本金补充机制等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周全胜 《中国金融》2000,(10):53-54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金融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防范金融风险 ,商业银行必须拥有充足的资本金。充足的资本金有助于维护银行信誉 ,增强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 ,保障商业银行的安全稳健运行。在国际上 ,商业银行因资本金不足而又盲目扩大资产经营规模 ,导致风险加大、资不抵债甚至破产 ,最终诱发局部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案例不足为鲜。《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 39条明确规定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8%。但实际上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金普遍不足。补充资本金 ,提高资本充足率已成为商业银行防范和化解金…  相似文献   

10.
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增强防范风险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管理是其监管的核心。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提高了呆帐准备金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也收购了银行的一些不良债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本充足率。但应看到,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金总量仍然不足,结构也不合理。因此,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资本充足率,以保证商业银行的清偿能力和抑制倒闭性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