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固体含量是部分油田化学剂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在固体含量实际测定过程中,同一油田化学剂样品测定结果存在差别,最大相对偏差达34.69%,超出其标准中平行相对偏差不大于5%的要求,对油田化学剂整体性能评价造成一定困扰。通过对油田化学剂固体含量测定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固体含量测定结果的实际情况进行探讨,明确了取样量、称量瓶规格、试验温度条件等对油田化学剂固体含量结果的影响程度,提出了根据称量瓶规格对应取样量等建议。验证情况理想,平行试验结果重复性好,相对偏差小,最大相对偏差为4.18%。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在不同搅拌转速、不同环境温度、不同颗粒度的实验条件下对豆粕的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程度,以期提高检测结果准确度。经过试验发现测定豆粕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时,在转速为(600~700)r/min、温度条件25~30℃、颗粒度过60目筛的条件下,得到的氢氧化钾蛋白溶解度结果最为准确。  相似文献   

3.
当煤和其它固体在水中加工时,液固分离是必然的,但得到满意的结果也是很不容易的.影响液固分离的最主要变量是颗粒度分布,悬浮液固体浓度,絮凝物质,卸料固体水分,压降条件,可溶物质,极微小固体清除和温度.一、脱水和浓缩粉煤脱水应该是在使用设备性能范围内产生出尽可能低水分的产品和较高的脱水效率.  相似文献   

4.
自燃是煤矿生产的一种主要自然灾害。在探索煤炭自燃的过程中,一系列的假设曾被提出,大多数学者赞同煤氧复合理论。耗氧率反映了煤自燃状态,也是对煤自燃过程数值模拟所需的参数之一。在本文中,设计了一种煤的升温氧化实验,实验装置包括加热和氧化炉,气相色谱仪,温度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和其他设备元件。两个重量为5g的煤样被选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测量了在入口和出口温度的氧化炉氧浓度。在煤加热过程中根据空气流量计算耗氧率。在直角坐标系中,以温度为横坐标,以耗氧率为纵坐标,绘制耗氧率和温度图之间的关系。然后采用回归分析法对煤的升温氧化过程中耗氧率和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小于180℃的临界温度前后,煤的耗氧速率与温度分别呈线性关系。在临界温度前耗氧率比较低,但是当煤体温度达到临界温度后耗氧率迅速增加。此研究结果对于煤自燃的预防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加氢反应过滤装置通氮气保护,过滤全程处于密封状态,防止固体自燃催化剂暴露于空气中干燥,吸附原子态氢自燃,排除引起火灾、爆炸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6.
氧化性固体具有强氧化性,受热被撞易分解,遇可燃液体易自燃,与酸作用发生分解。对于氧化性固体,可以通过分子结构进行初步筛选。对于氧化性固体分类试验,可以按照国家标准GB21755-2008和GB21617-2008进行。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煤的氧化升温实验对高庄煤矿3煤层煤样在25~400℃范围内的氧化特性和指标气体参数的规律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煤层自燃的风险较高,煤样氧化升温范围在30~376℃,且随着煤体温度的增加会逐渐产生煤氧化气体产物,经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CO可以作为指标气体进行煤炭自燃的发火预报。同时,对煤炭自燃的检测由乙烷、乙烯、丙烷、乙炔等进行辅助。  相似文献   

8.
夏天已经过去,很多车主认为车辆自燃的高峰期已经过去,但近日记者上网搜索“自燃”,发现近两天之内就有十几起自燃事故发生,与7月盛夏时事故发生率没有明显的降低。专家称,环境温度对自燃有一定影响,但绝不是造成自燃的主要原因,汽车自身设计中会考虑外界温度的因素,包括对于失火概率的分析。很多车辆自燃是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油田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常将油田污水回注地层。但是,油田污水中的固体悬浮颗粒和原油将影响污水回注的质量。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开展油田回注污水中固体悬浮物含量、粒度分布以及含油量进行测定,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法,藉此给现场污水回注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以下简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聚合物,它所具有的一些优良特性使得用其制成的泵在温度不高和含有少量固体颗粒的化工介质中有很大的使用价值。本文主要介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性能、特点以及它与其它泵用非金属材料的  相似文献   

11.
以乙酸镍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采用微反应器技术对制备纳米氢氧化镍进行了研究,实验中考察了反应物浓度、流速和反应温度对纳米氢氧化镍颗粒粒径的影响,并通过ZetasizerNano-ZS90激光粒度测定仪、D/MAX-2500X型XRD和SEM-4800-I型场发射扫描电镜分别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纳米氢氧化镍的粒径分布较窄,且平均粒径随反应物浓度提高而增大,随流速增大而减小,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室温条件下,乙酸镍溶液浓度为0.2mol/L,流速为8.68m/s时制得了近似球形形状、平均粒径为29nm,粒度分布窄的氢氧化镍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12.
溶胶-凝胶法制备锑掺杂氧化锡纳米粉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锑掺杂二氧化锡(antimony-doped tin oxide,ATO)是优良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高温稳定性。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ATO纳米粉体,并对其进行结构分析和性能表征。以金属锡粉和三氧化二锑为金属原料,制备得到柠檬酸锡、锑的配合物溶液,向其中加入乙腈,产生溶胶-凝胶过程。对洗涤后的凝胶进行不同温度热处理,得到锑掺杂氧化锡纳米粉体。随着锑掺杂量的增加,纳米粉体的晶粒减小,比表面积增加,晶胞参数也发生相应变化。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纳米颗粒长大,比表面积减小,高锑掺杂量的氧化锡纳米粉体显示出结晶性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气雾化制粉方法制备钛合金粉末的性能,使其更适应增材制造工艺,采用自主研发设计的电极感应气雾化制粉设备(EIGA)制备TC4钛合金粉末,研究雾化器气流汇聚角度对粉末粒度、粉末形貌的影响,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仪、氧氮氢分析仪、霍尔流速计、松装密度检测仪和工业CT等设备对粉末氧氮含量、流动性和空心粉含量进行测试。利用Concept Laser M2选区激光熔化设备对TC4粉末进行打印工艺验证研究,对比不同打印方向拉伸试样的室温力学性能,并分析选区激光熔化工艺成形TC4构件的显微组织。测试结果表明,当雾化器汇聚角度为25°时,53μm以下粉末的收得率最高,粉末性能最好。打印验证表明,粉末与Concept Laser M2打印设备的匹配度较好,力学拉伸数据能达到设备要求。因此通过改善雾化器结构能够有效提升气雾化法制备钛合金粉末的性能,并能与增材制造工艺匹配。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中药超细粉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颗粒细、药效好、用量少已成为现代中药制剂的必然发展趋势。利用近年提出的超临界流体辅助雾化过程成功制备出了中药复方肝炎制剂的超细粉体,系统分析了混合器压力和温度及进液速率对微粒形态、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超临界辅助雾化过程,以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为溶剂,可制备出粒径范围为1.0~5.0μm的复方肝炎超细粉体,且大部分粒子形态呈完整的球形。各影响因素对粒径及粒径分布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混合器压力及溶液浓度对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最明显,进液速率次之,混合器温度的影响较小。在操作范围内较为理想的工艺条件为混合器压力为14 MPa,温度为60℃,进液速率为4.5 mL/min。  相似文献   

15.
在一系列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确立了6个主要影响因素,将直接试验设计方法用于高固含量乳液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St/BA/AA)制备工艺的优化,对实验结果利用SAS软件进行了回归分析,建立了乳液的影响因素与乳液主要性能间的最优回归方程模型,并通过实验对该模型赋予的优化值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乳液固含量、引发剂与功能单体浓度的交互作用、乳化剂用量、软单体BA含量与反应温度的交互作用对乳胶粒粒径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加筋聚苯乙烯轻质膨胀土的膨胀与强度特性,将聚苯乙烯颗粒与膨胀土混合,聚丙烯纤维作为加筋材料,开展了包括密度、无荷膨胀率、膨胀力以及饱和快剪等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聚苯乙烯颗粒和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可有效抑制膨胀土的膨胀特性,表现为无荷膨胀率与膨胀力的显著减小;聚苯乙烯颗粒主要起到体积置换作用,土样密度以及膨胀力随聚苯乙烯颗粒掺量增加线性减小;随着聚苯乙烯颗粒的增加,混合土内摩擦角持续增大,黏聚力先增加后降低;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混合土的黏聚力得到有效增长。因此,加筋聚苯乙烯轻质土在改良膨胀土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超声波法制备纳米硫酸钡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超声波法制备纳米硫酸钡,考察了加料方式、反应介质、反应物浓度、超声功率比、超声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粒径的影响。采用激光粒度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产品的粒径、形貌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以无水乙醇作为反应介质,硫酸钠与氯化钡的浓度均为0.25mol/L,采用等体积同时加料方式,超声功率比为40%,反应温度为30℃,超声反应时间为15min,制得的纳米硫酸钡平均粒径为55nm,粒度分布窄,形貌呈不规则球形。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减少那他霉素原料药各批次之间的粒度差异,提高其制剂产品质量和疗效稳定性,建立了一种激光散射法测定那他霉素粒度的方法。采用Mastersizer 2000激光粒度仪干法测定那他霉素粒度,分别对分散气压、振动进样速度及测量时间等关键测定参数进行了优选,并对本方法的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耐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分散气压为0.30 MPa、振动进样速度为45%、背景和测量扫描时间为10 s、样品折射率为1.50、颗粒吸收率为0.1、遮光度范围为0.5%~5%等条件下,所测样品的RSD均小于2.5%。方法学各项验证指标相对标准偏差均符合要求。所建立的测定那他霉素粒度的激光散射法精密度较高、重复性好,能够有效控制原料药的批间差异,可为生产出安全、有效、均一、稳定的制剂产品提供保障和参考。[HJ4mm]  相似文献   

19.
超支化聚合物是一类非线性聚合物,具有高度支化结构和大量可改性端基,其反应活性高、溶解性好、黏度低,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以顺丁烯二酸酐和多元醇经开环半酯化反应,得到以多元醇为核的水溶性超支化聚酯型单体,用其与作为反应单体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进行乳液聚合,制备得到粒径为70~110nm的纳米级超支化聚丙烯酸酯乳液,其后用FTIR、DSC、SEM对其性能进行表征。重点讨论了支化单体配比及单体滴加顺序、链转移剂类型等对乳液聚合的影响,并对乳液的固含量、粒径、稳定性以及胶膜的形貌及胶膜的吸水性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超支化聚丙烯酸酯类乳液的黏度较低,稳定性较高,所得胶膜平滑光整;且制备成本较低、工艺简单,因此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激光淬火工艺是一种新型的热处理加工工艺。为了提高激光淬火质量,本研究对轴承钢GCr15试件进行激光淬火实验。在实验中分别改变激光淬火主要工艺参数——光斑大小以及激光束扫描速度等,测量淬火后淬火区域表面硬度,以分析激光淬火工艺参数对试件表面硬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激光淬火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可以得到较高的淬火硬度。本研究为实验确定较佳激光淬火工艺参数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