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杨文 《技术经济》2006,25(1):68-70
本文借鉴西方关于股票上市后市场表现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股市的实际,选取沪市101只股票作为样本,计算上市公司上市后的超常回报率及购买持有回报率,并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得出,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后的短期、中期市场表现不优于市场的整体表现,但长期表现优于市场的整体表现。  相似文献   

2.
选取2006--2009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拥有控制权的大股东进行股份减持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和测度。经验证据表明管理层进行向上的盈余管理时,第一大股东售出股票,通过股价上升阶段出售获利。同时从数据还可以看出,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通过盈余管理水平进行股票出售获利的水平更高,这与中国从2005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所造成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3.
首次公开发行和增发新股是股票市场新股发行的两种主要方式。其中,增发新股是上市公司增资扩股时采用的股票融资方式。发行抑价足指股票发行价低于上市价的情况,增发新股抑价则是增发价格低于增发新股的上市价格。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国资本市场“微利现象”,以1998-2009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微利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方式。研究表明:微利上市公司同时存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两种方式,并且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是微利公司调增利润的主要手段,微利公司的总体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比非微利公司平均高3%或4.6%,而应计盈余管理程度平均只高1.5%,为我国资本市场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存在性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5.
以2006—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操纵性应计利润作为衡量盈余管理程度的代理变量,以高管年薪、持股水平分别作为衡量其短期、长期薪酬水平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高管的长、短期薪酬水平及两者的交叉变量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因果关系。结果显示:高管的短期薪酬是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基本诱因之一;高管年薪与持股水平的相互作用也会加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与其后期市场表现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志强  刘星 《经济管理》2003,(18):78-81
公司管理层在IPO时为取得一个较高的价格存在操纵盈余管理的动机,但是随着信息的逐步公开,投资者逐渐意识到其真实价值,股票的价格会逐渐回归,市场表现为后期回报率的下降。本文通过对1999年IPO样本的实证分析,验证了这一假设,同时发现IPO时盈余管理程度越大的公司,其后期平均回报率越低。  相似文献   

7.
于铭阳 《经济师》2009,(12):91-92
文章研究了实施股票期权的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股票期权实施中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在期权计划公告前一季度,上市公司通过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向下操纵盈余,在期权计划公告后存在盈余的反转;但并没有显著证据表明上市公司通过非经常性损益操纵了盈余。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股权激励制度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提高激励股权数量的意愿可能诱发股权激励实施前严重的盈余管理;股权激励模式会对实施股权激励后的盈余管理产生显著影响,实行业绩股票模式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比实行非业绩股票模式时的盈余管理更加严重;行权时长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和性质也是影响盈余管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与以往的盈余管理研究主要关注股权融资中的资本市场动机不同,文章通过研究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中基于资本市场动机的盈余管理行为发现,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在2007-2011年间进行债务融资时,无论是通过公开发行债券的直接融资方式,还是通过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间接融资方式,新债的产生都诱发了企业向上调整盈利水平,并且由于公开债券市场的监督效率低于银行的监督效率,发行债券的直接融资方式对企业盈利操控的影响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净利润连续5年增长的深沪上市公司作为研究主样本,同时将主样本按照主营业务收入是否持续增长分为两类公司,进行其盈余质量的实证研究。以盈余持续性、盈余的价值相关性、盈余和现金流的关联度和盈余披露的及时性作为衡量盈余质量的标准,证实了盈余持续增长的公司的盈余质量水平较高,其中收入同时持续增长的公司的盈余质量水平更高。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2001—2014年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盈余管理的差异以及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相比经济扩张期,上市公司在经济收缩期的盈余管理程度更大。同时发现相比经济收缩期,审计师在经济扩张期更倾向于发表非标准审计意见来增加提高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2004-2005年的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分析了我国财务分析师在预测上市公司未来盈余时影响其预测精确度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预测机构数量的增加、盈余可预测性以及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将伴随着高的盈余预测精确度,而盈余波动程度越大、公司规模越大,预测的精确度则越低。同时,可预测性、盈余管理、盈余波动以及公司扩张速度对分析师的悲观预测有显著的影响,而可预测性、盈余管理以及公司规模则显著影响分析师对盈余的乐观估计。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以200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2006—2008年间的相关数据作为估计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变量的基础,研究发现:可疑公司运营年度会表现出较低的经营现金流量和较低的可操控性费用,并有调高利润的趋势;公司规模过大容易引发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国家股、法人股、高管持股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正相关;流通股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负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成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大股东与小股东代理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公开增发新股与定向增发新股中的盈余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由于大股东在股权再融资中存在获取私人利益的动机,上市公司在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前都存在盈余管理现象,但公开增发新股前进行的是正的盈余管理,而定向增发新股前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与定向增发新股的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事件研究法以证券发行核准制为制度背景分析了1999—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的上市公司样本,以此检验我国证券市场发行监管的效率,发现对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总体而言在上市前存在盈余管理的行为,对比核准制实施之前,这种行为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因而得出我国证券市场发行监管虽然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但由于缺乏系统的配套监管措施,其监管效果不容乐观,离实现建设成熟的证券市场,保护投资利益这一监管目标还有较大距离。  相似文献   

16.
羊利锋 《技术经济》2001,20(10):14-16
不久前,虹桥机场等公司开始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这是继1992年深圳宝安发行转债以失败告终以来我国上市公司首次在国内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尽管我国在1997年3月就出台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但国内已有的几只可转换公司债券都是由非上市公司发行的,因而在此以前我国证券市场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购并的法律环境分析史云一、现行上市公司购并的法律环境目前我国对公司兼并收购的主要法律和法规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下称《股票条例》);3.《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4.《关于企业兼并...  相似文献   

18.
作为波动性较强的资产,证券投资本身就是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个比较有利的工具,公允价值计量为上市公司利用政券投资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在2007年新会计准则实施与大牛市的背景下,证券投资收益为参与证券投资的上市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本文选取了2007年578家持有金融资产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其盈余管理现象及动机,结果发现:在控制了经济因素与规模因素后,上市公司在2007年利用证券投资收益进行了盈余管理,其动机是为了"扭亏"和"平滑利润".  相似文献   

19.
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发展以及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透明度和利用率提高,会计盈余管理已经成为影响股票价格的重要因素。会计盈余是反映公司经营业绩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投资者关注的核心。只有会计盈余具有真实性、合法性和确认原则的一致性才能保证股票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黄克勤  晏华 《时代经贸》2007,5(11X):162-162,170
1引言 2005年12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允许已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可以采用公开发行新股时预留股份、向激励对象发行股份、回购公司股份等三种方式作为股票来源实施股权激励计划。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一股份支付》,对股份支付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也以独立的会计准则加以规范,确定了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股份支付交易费用化的确认计量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