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华东地区国际集装箱运输在我国乃至亚洲地区的集装箱运输网络中均占有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华东地区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是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1977年上海港集装箱码头的建成是我国国际集装箱运输起步的标志。上海港于1978年正式开辟了我国第一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随后陆续开辟了日本、香港等近洋集装箱班轮航线。1982年上海远洋运输公司开辟了中──美集装箱班轮航线,标志着我国远洋运输企业进入了全球集装箱运输行列。1997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为252.7万TEU,占同期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  相似文献   

2.
面对航运服务和班轮运价敏感的托运人,构建由两个竞争性班轮和一个货运代理组成的集装箱航运市场Stackelberg模型,文章通过逆向归纳法求解博弈均衡发现:随着集装箱航运服务的改善,班轮提供给货运代理的优惠价格以及货运代理向托运人的班轮报价都随之上涨,但处于成本和份额劣势的班轮上涨幅度相对较小;班轮利润则发生相反变化,处于成本和份额优势的班轮利润随之增加,而处于成本和份额劣势的班轮利润则随之减少;班轮承运量和航线市场满足程度都随之提高,但处于成本和份额劣势的班轮提高幅度相对较小,建模方法和研究结果可为集装箱班轮运营商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降低空集装箱调运成本的目的出发,从班轮公司协同的视角研究和构建了空集装箱协同调运优化模型,从而为协同方提供了更为节约的成本和更高的业务运作效率.首先以协同班轮公司的空集装箱拥有数量和运输能力状况为基础,结合空集装箱运输的成本费用、租赁费用、航线节点可达性、调运方向以及最大空集装箱运输能力等多种因素,以重集装箱的顺利运输为前提,研究和探讨了使得班轮公司协同体获得最小的运作成本的方案和途径,然后通过实例应用验证了模型的实践有效性和合理性.以期为班轮公司空集装箱调运优化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上海物流》2008,(1):8
去年第100万个集装箱平稳起吊,这标志着南京港正式跨入全国百万标箱大港行列,在南京港百年历史的长卷中,集装箱运输再次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十五”期间,南京港集装箱运输以年均22%的速度增长,“十一五”开局以30%的速度增长,2007年突破100万标准箱。目前,南京港开辟了南京至日本、韩国近洋集装箱航线4班/周;南京至上海洋山江海直达外贸内支线19班/周,南京至上海外高桥外贸内支线45班/周;南京至下游港口中转的支线40班/周;内贸华南直达航线4班/周;另外还有上游重庆、武汉等地区的支线经南京中转。南京成为我国“黄金水道”辟集装箱航线最多的港口。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提振消费内需还是投资内需,都离不开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和有力支撑,而内贸集装箱港口企业是国内工农业产品的集散地,是水陆交通运输的集结点和枢纽,是目前综合成本最低的现代物流运输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但是,我国内贸集装箱码头港口费率严重偏低,不能有效促进港口投资人对内贸集装箱码头投资的积极性,制约了我国内贸集装箱港口企业的快速发展,内贸集装箱码头港口费率上调已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企业与文化》2007,(5):12-14
上海市锦江航运有限公司(简称锦江航运)成立于1983年,是一家以国际航运为主、服务于现代物流业的地方航运企业,主营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同时还相继在境内外拓展和完善市场营销体系,经营国际船务代理、国际货运代理、集装箱堆场、仓储等与主业配套的上下游产业,开辟了以上海为中心,辐射日本东京、大阪、神户、横滨、名古屋、清水等港口和台湾基隆、台中、高雄的集装箱班轮航线,提供上海一日本每周六班和上海一台湾每周二班的集装箱运输服务,同时在长江流域开辟了内支线物流服务。  相似文献   

7.
刘丽  吴文一 《物流科技》2010,(11):42-43
首先分析了班轮运输的变化现状,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运输网络的整体最优。结合集装箱运输具体的特性,构造了一整体最优情况下,各集装箱路径选择的模型。对班轮公司的日常经营调度、航线规划等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郭亮 《物流科技》2010,33(5):30-32
运用不同的回归预测方法并借助Excel对我国沿海内贸集装箱运量进行短期预测,帮助航运企业及时调整发展战略目标,减少国际金融海啸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赵礼强  高燕 《物流科技》2011,34(1):10-12
从港口腹地经济、港口职能、吞吐货物、航线、码头、集装箱吞吐量几个方面对辽宁主要港口的运作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辽宁港口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下辽宁港口投资建设,港口资源整合起到决策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致远  范元伟 《物流科技》2015,38(2):125-129
针对低碳经济下港口泊位—岸桥分配问题的研究,文章建立基于低碳经济下的泊位—岸桥分配模型。模型由两部分组成:低碳经济下的泊位分配以及港口的岸桥分配。将船舶到港时间引入传统泊位分配中,同时考虑船舶油耗和碳排放量,建立了船舶油耗量最小和船舶离港延迟时间最短的双目标函数。并通过确定每艘船舶的泊位和停靠时间,设立港口岸桥分配函数,使港口分配岸桥总数量最小,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提高港口的工作效率。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求解,通过试验算例证明所建立的模型的优化性。  相似文献   

11.
李尧 《物流科技》2011,(7):137-140
对在香港及广东地区开展跨境疏港集装箱甩挂运输的可行性、需求等问题进行研究,得出了跨境疏港集装箱甩挂运输适合在该区域推广开展的结论。还在借鉴国内集装箱甩挂运输模式的基础上,结合香港及广东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两种跨境疏港集装箱甩挂运作模式,并结合了粤港实际,对甩挂中心车场的选址问题进行系统性分析,以达到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促进跨境疏港运输行业良性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集装箱多式联运运输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秋秋  王辉 《物流科技》2006,29(12):29-31
基于集装箱多式联运在进行门到门的运输过程中可以选择多种运输方式和路径的组合进行优化运输这个特点,本文将多式联运的运输优化问题转化成为一个最短路径问题,以成本和时间为优化目标建立了选择最优路径的模型,并选择遗传算法作为求解算法对实例问题进行了求解验证。  相似文献   

13.
文中对MRP(Material Resources Planning)的原理进行了说明,结合某班轮公司的实际冷藏箱设备调运的流程,阐述MRP在调运冷藏箱中的运用,尽可能的降低库存,提高冷藏箱设备的周转率。  相似文献   

14.
用电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有的用电系统没有分类,而且对于智能电网没有特别的适应性。文章主要研究智能电网用电组件的技术要求和发展方向,提出了包含智能电网技术特征的智能用电系统的框架设计,阐述了功率流和信息流以及系统的特点。这个设计构造了用户、分布式发电的微网结构,并优化了需求侧管理,使用电环节更经济、灵活、易得...  相似文献   

15.
基于海铁联运集装箱作业流程特征,提炼包括运输时间因素和运输空间因素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联运货物中转换装延迟主要影响因素,分析项目数学模型建立所需数据、多式联运参与人所需数据以及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作业数据,建立中心站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进而对集装箱中心站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初步设计。该系统不仅能够满足多式联运参与人查询集装箱运输状况的需求,同时也为站内装卸作业优化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针对集装箱共享不能有效实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平台的集装箱共享模式,并对集装箱共享模式下的不确定语言评价双边匹配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满意度和公平性的双边匹配方法。首先,通过分析集装箱共享模式的运作流程及双边主体的偏好指标,构造基于TOPSIS法的匹配满意度计算规则;其次,考虑双边主体的总体满意度和匹配公平度,建立双边匹配多目标优化模型;最后,通过案例计算验证了设计方法可实现双边匹配结果的输出,有效解决集装箱共享模式下的集装箱需求匹配问题,促进集装箱共享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目前集装箱配积载中尚需结合人工经验来进行箱位选配的问题,通过研究集装箱船配积载前重心距基线高,运用集装箱船初稳性高度计算原理,结合集装箱船的结构特点,建立集装箱船初稳性高度优化模型。运用交互式的线性和通用优化求解器编写程序,其研究成果将为实现集装箱船自动化配积载目标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物流中,对集装箱货主而言,选择最佳的出口港不仅仅是考虑陆上运输方式的成本优化,而是要考虑到最终用户手中总成本的优化问题,即需要考虑货物的时间价值。文章以广西防城港经济腹地国际集装箱运输为研究对象,利用货主决策模型,讨论了基于时问价值的货流路径优化问题,为防城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集装箱码头作业流程及其传统作业工艺,提出了使用蚁群算法,以集装箱卡车到达目的地的距离最短为目标.建立集装箱卡车路径优化模型,为码头集装箱卡车寻求出发点与目的地之间的最短路径。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解决集卡最短路径搜索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云浮新港码头自投入营运来,随着码头业务快速增长,集装箱装卸作业中暴露出因企业员工的经验缺乏而引起装卸作业过程不协调、港口堆场管理混乱一些问题,针对云浮新港码头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结合对港口的实地调研,优化该港口的装卸作业流程,对提高港口的装卸作业效率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