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中国银行业“鼻祖”之称的山西省平遥古城内日升昌票号的主厅门上,悬挂着一块“汇通天下”的金漆牌匾。这是19世纪末,清朝光绪皇帝为日升昌票号帮助清政府将全国各地的赔款银迅速汇至北京,解决清政府当时图支付各国赔款而出现的财政危机御赐的牌匾,也是对日升昌票号“汇通天下”庞大金融网络的肯定和赞许。以日升昌为代表的山西票号在鼎蛊时期,在全国100多个城市开设了450家分号,经营金额高达七八亿两白银,并将业务发展到了欧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从而形成了一个方便支付、汇通天下的网络。今天,以银行卡支付取代现金支付的观念和技术日益普及和成熟。在厚重晋商文化中浸染着的山西人,继续着他们在现代金融环境中实现方便支付的理想。  相似文献   

2.
在山西平遥日升昌票号原址,有一个“中国票号博物馆”,在其后院正厅廊柱上,挂着一幅日升昌票号当年的木刻对联,上书:日丽天中万宝精华同耀彩,升临福地八方辐辏独居奇。横批是:“丽日凝辉”。这“丽日凝辉”显然是因为“独居奇”,“奇”在什么地方呢?奇就奇在对面厅堂上的牌匾:“汇通天下”。  相似文献   

3.
普通的三进院子,前院五开间营业,中院办公会客,后院居住休息。营业区张贴着企业规章制度和一首古体诗,办公会客区里搭着西北典型的带桌土炕,后院门楼上挂一个御赐牌匾:汇通天下。你可能已经想到,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清朝“天下第一号”:日升昌总号。没错,这是“五一”在山西平遥游览时日升昌给我留下的直观印象,含蓄有余而霸气不足。山西商帮称雄天下500年,鼎盛时期,山西票号在一百多个城市开设450家分号,并在俄、韩、日设立分号,经营金额达白银数亿两,掌控满清全国80%的资金流动,晚清官饷、军饷、税收等很大部分都由山西票号汇兑存储。作为银…  相似文献   

4.
在清朝,全国一共有51家票号,其中43家由晋商创办.而票号的英文也被翻译为“shanxi bank”,西方人还将票号称做现代银行的“乡下祖父”,票号的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谈到金融,有几个要素是不可缺少的:资金、网络、人才和信誉.而清之晋商,在几点上都具备绝对的优势.票号在山西诞生,虽说自日升昌而起有少许偶然因素,但就全国范围而言,由晋商创办却是当时情势之下的必然:山西商人“富甲海内”,资金自然不成问题;晋商之发达使得全国各地都有分号,自然有了“网络”的雏形;人才,则来自晋商中一批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至于“信誉”,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有了足够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相似文献   

5.
晋商之票号,在明清商界驰骋长达5个多世纪,足迹遍布中国大陆,且远涉蒙古、俄罗斯、日本、新加坡等地,甚至垄断了对这些国家的进出口贸易;经营项目广泛,尤以金融业名震海内外,几乎垄断了全国的金融汇兑,山西票号被称为“汇通天下”,山西票商被誉为“第一商人”.  相似文献   

6.
山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古韵流芳。在这方孕育了华夏文明的大地上,山西票号创“汇通天下”先河,开启了中国现代金融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山西票号与西方激励制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票号是中国近代金融史上的奇迹,它曾执中国金融之牛耳,票号“汇通天下”。它的辉煌业绩显然是与以“身股制”为核心的一整套激励制度密不可分的。通过对比现代西方激励制度,特别在爆发安然、世通等经理层舞弊案的背后,使我们深深地感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固然重要,但中国五千年的丰富遗产更是值得我们探寻的宝藏。山西票号诞生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是山西商人经营以汇兑业务为主的金融机构。从山西票号的产权主体和形式分析,它只具备现代股份制的雏形。但它许多开创性的激励制度在今天仍令我们叹为观止。本文将其与西方的激励制度作一对比、以期得到有用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票号极盛时期的清末,26家票号在全国93个城镇设有总分支机构,在国内,从白山黑水到云贵高原,从东海之滨到北漠边疆,无处没有山西票号的分支机构。票号的活动舞台还延伸至国外,在国外的分支机构有日本的东京、大阪、横滨、神户,朝鲜的仁川,俄罗斯的彼得堡,印度的加尔各达,新加坡等地,享有“汇通天下”的美誉。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舆论对银行服务和排队现象的持续“炮轰”之后.央行不失时机地打出了改进个人结算支付的系列“组合拳”.“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提高ATM取款上限等便民举措相继出台。近日,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的建成实现了支票的全国通用。异地50万元上限、最晚3日收款、每笔收费1元等.这些举措无不是针对“现金搬家、银行排队”等大众金融生活中的老大难问题,这为广大居民勾勒出个人支票汇通天下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0.
最近,借到山西开会之机,参观了平遥古城。除了对保存完好的古城建筑留下深刻印象外,还侧重参观了以“日升昌”为首的多家票号,更是令人难忘。 “票号”是旧中国的一种信用机构,亦称“票庄”或“汇兑庄“。票号初期主要经营汇兑业务,以后存款放款业务逐渐发达。到20世纪20年代末,票号相继停业或改组为钱庄。  相似文献   

11.
王信  张翼  魏磊 《金融研究》2021,488(2):133-152
庚子赔款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一笔赔款,也是以长期债务形式体现的赔款。本文对庚子赔款的债务化偿付安排、利率水平、支付流程及经济影响等进行比较分析。发现:(1)庚子赔款本金4.5亿两,是清政府 1903 年财政收入的 4.33倍,但通过债务化偿付,每年支付赔款占财政收入比重逐步下降;(2)按购买力折算,庚子赔款本金约占1900年中国GDP的2.1%;(3)与当时主要国家长期债务利率相比,庚子赔款4%的利率属于中等水平;(4)将庚子赔款与德国“一战”赔款进行比较,发现赔款本金和占经济总量比重,中国低于德国,但中国每年支付赔款的财政压力高于德国;(5)庚子赔款偿付对近代中国的财税金融产生深刻影响,外籍海关税务司借机成为独立于中国政府的“第二财政”,外商银行藉此强化其“隐性中央银行” 地位,赔款还催生了货币流通的“新周期” 和“新危机”。总体上,赔款的债务化偿付安排不仅受政治外交形势主导,也与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跨国经营存在密切联系。赔款的经济影响不仅取决于偿付总量,也取决于经济治理能力和财税金融制度。国家财税金融制度落后,则受到冲击较大。  相似文献   

12.
《金卡工程》2012,(12):47-48
日前,国内领先的金融支付公司汇付天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付天下”)在2012信息服务业(上海)论坛暨第四届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中首次展示了其移动支付专利产品——全新移动刷卡器POSmini,POS—mini拥有双接口和独特密码键盘,  相似文献   

13.
日升昌票号——中国第一家票号,从一百多年前就开始掌握着中国的经济命运,对中国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将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分析日升昌由盛入衰的历程,并由此阐述内部控制在企业生存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位于山西省晋中盆地的太谷古城,享有“旱码头、金太谷、小北京”之誉。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晋商文化发源地之一。明清时期,这里的票号“执全国金融之牛耳,汇通天下”。太谷,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深邃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无数优秀的山西儿女,荣获200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的  相似文献   

15.
高海珍 《理财》2015,(2):36-38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只有在为更多的小微企业的服务中,才能成就互联网金融公司"——王鹏走进晋商睦家,首先会有一种"家"的感觉,因为这里的装修极具中式风格,无论从整体还是局部,处处流露着"家"的温馨。晋商睦家董事长王鹏出生于山西。曾经,晋商票号汇通天下,为中国的金融史写下了辉煌的一笔。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如何再现和续写这样的历史,自然也是众多金融人士  相似文献   

16.
谈到中国票号业,不得不说到日升昌。尽管对于其是不是“中国第一家票号”仍有争议,但是它的诞生开创了金融业的新纪元,树起了银行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并一度操纵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而日升昌能享有如此高的赞誉,和当时雷履泰这个职业经理人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梳理了被保险人从第三方获得赔款的来源,界定了其中不应当扣减的部分与应当扣减的部分,论证了不同扣减方法的差异;提出了保险人是否做到了“足额赔偿”和被保险人一方是否存在“不正当得利”,不应当以保险人支付的赔款与保险标的的损失的比较为判断依据,而应当以保险人支付的赔款与其应当支付的赔款或被保险人应当得到的保险赔款的比较为判断依据的观点。本文认为对被保险人一方从第三方获得的赔偿金额中应当扣除的部分采用“先减”的方法予以扣减,会使被保险人一方不正当得利,违背补偿原则。在此基础上,笔者按“后减”法对2012年协会车损险示范条款保险赔款的计算公式作了修正。  相似文献   

18.
天津,上世纪初中国金融业历史中一个举足轻重的’地名。早在公元1797年,天津开办的日升昌票号就以首创中国汇兑业务而名垂中国金融史册。在20世纪40年代,天津的老金融街解放北路上设有49家国内外银行,其中12家国内银行的总行设在天津;有270多家国内外保险机构,还有功能完备的证券交易所。如  相似文献   

19.
农村支付结算服务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基础,对建立和完美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意义重大。自2009年以来,人民银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人民银行铜陵市中心支行在上级行的指导下,也积极开展了辖区“农汇通”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在产生银行以前,就有了票号和钱庄。票号约有二百年的历史。清嘉庆二年(公元一七九七年),山西商人在天津开设日升昌颜料铺,颜料中的铜绿,须到四川采购,货款运送十分不便。于是创造了一种汇划的方法。凡客商往来,接收代汇,凭票据到汇往地点的分号或联号,如数兑收,这就叫做票号。汇兑时,按各地银色高低,路途远近,银根松紧,加收汇费。因为这种汇兑方法很方便,深受行商欢迎,甚至国家饷款、丁赋也托日升昌转汇。到清末,大清、交通两银行设立,票号才趋衰落。钱庄的起源,也远在一、二百年以前。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