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立法规定是有所侧重和不同的。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立法例和传统学说认为,债权人代位权诉讼的效力只能及于债务人。我国《合同法》没有明文规定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效果直接归属问题,但其《解释(一)》抛弃了传统的“入库规则”,更好地体现了对债权人的真正关怀。在债权人代位权行使问题上我们应注意和坚持几个问题,进而完善代位权制度立法。  相似文献   

2.
合同保全制度中,法律规定,撤销权的行使须依入库规则处理行使权利所得财产和财产权利.本文认为入库规则在债权人行使权利的动力、权利行使范围及债权人负担、债务人再次处分权的行使上等极不利于撤销债权人权利的行使以及其利益之保护,因此,有必要引入优先受偿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债权人的代位权,是债的保全制度的一种。法律明确规定代位权,对债权人代位权的理论及其行使研究有利于保护债权入债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债权人的代位权,是债的保全制度的一种.法律明确规定代位权,对债权人代位权的理论及其行使研究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债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与单一企业相比,关联企业具有促进企业规模经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等功能.但一些控制公司滥用控制权,严重损害了从属公司继而从属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对从属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和救济的法律制度主要有公司法人人格否定制度,利益补偿规则,抵销禁止规则,实质合并规则,母公司债权居次规则等.  相似文献   

6.
代位权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债权保全方法,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采纳。《合同法》虽正式确立了代位权制度,但立法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本文从最大限度地尊重债务人活动自由这一价值目标出发,分析了代位权行使的条件和方式,提出扩大债权人代位权客体、加强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程序等主张,以便更好地解决我国目前大量存在的“三角债”纠纷。  相似文献   

7.
债权人代位权是债的保全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债权人的一项重要权利.债权人代位权制度有利于保障合同债权人的权利实现.法律设定代位权制度,根本目的就在于保持债务人的责任财产,从而确保债权得以清偿,责任得以承担.在我国民事立法中作为一项新生法律制度的债权人代位权制度,<合同法>对其的规定是不完善的,<合同法解释>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其在实际的适用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具体问题.笔者拟从债权人代位权行使的标的、范围、方式、限制等方面对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予以初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8.
债权具有相对性,需要债务人的正确履行,始得满足。而债务人能否正确履行,拥有足够的责任财产是关键。法律为了防止债务人责任财产的不当减少,设置了撤销权制度和代住权制度,一方面防止债务人不当积极减少现有财产;另一方面,防止债务人不当消极减少财产,即该增加的未增加,确保债权人债权的实现,理论上叫做债的保全。我国合同法确认了这两项制度,尤其对于代住权制度,从入库规则发展为直接受偿规则,突破了债的相对性原理,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合同法为保证债权人的债权实现即为防止因债务人的责任财产不当减少而给债权人的债权带来危害,而赋予债权人以撤销权。但是行使撤销权的债权人不具有优先受偿的权利。如果行使撤销权的债权人冒着给自己增加额外负担的风险向法院提起诉讼,能够优先受偿追回的财产或利益,就会极大地调动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积极性,以达到立法设立的初衷。同时,笔者认为在债权人有证据证明债务人与受让人具有恶意,侵害了债权人的利益时,是否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两便原则”的精神,在主张撤销权的同时,直接向受让人主张代位权?对此,立法者似乎没有考虑。建议在修改合同法时,债权人在行使撤销权时,可以依据合同法第73条的规定,直接要求受让人代债务人向债权人优先偿还其个人债务,使撤销权之诉与代位权之诉合二为一,以增强合同法第74条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合同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这是我国民事立法史上的一大进步,是吸收国外先进法律文化为我所用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1.
通过从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农民工群体作为"漂移的社会"的特征,提出农民工的"依法维权"解释模式及其维权特点,认为造成农民工弱势地位不仅有制度方面的原因,也有非法侵害;农民工对"法定权益"的维护会向对"基本权利"的争取方向发展。当前,政府进行制度改革,增强农民工维权能力、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基本权益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一个用于指导反腐败斗争的国际公约,全面规制国际反腐败活动,涉及面非常广泛,既包含实体规范也包含程序规范,比较直接系统地规定了惩治腐败犯罪的相关证据规则。在兼顾各国国内法证据规范及不同诉讼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协调和完善国际刑法中的证据规范与证据制度,使证据的种类、证据的收集、保全、质证、证明标准均有创新发展。深入研究反腐败公约,对于完善和发展国内法律规范以及丰富证据法学内容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区域法治建设是施行法治国家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标志,我国区域法治建设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发展态势。法治湖南建设在法律法规制定、法治宣传、化解基层矛盾、树立法治典型模范等方面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位置未摆正、效力打折扣、法权受干涉、功能发挥不充分、法定职权欠合理等诸多阻碍与误区。应加强公众人物治理、改善法治环境、高效解决民生问题、严厉遏制司法不公,加大法治湖南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4.
“买断工龄”是与企业改制相伴随的经济行为,但其合法性是受到质疑的,且有明显的违约倾向。无论从程序上还是实体上,“买断工龄”都存在明显的不公平。在我国社会改革的大环境下,在程序上应当使“买断工龄”公平、公开、公正,具有合法性,实体上应当足额补偿职工,同时,应当加强政府在企业改制中对劳动权保障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法律关系中,不仅存在一定的以“意思自治”为主的教育民事法律关系,也存在着一定的以“行政自治”为主的教育行政法律关系。教育自治法律关系就是基于有关教育自治法律规范的确认和调整,而在教育自治关系当事人之间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学校以制定校规校纪等方式对教师、学生进行管理,正是教育自治法律关系的现实体现与运用。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权益保障法律关系的主体是特定主体,不是一般主体.其主体包括农民工、政府及部门和用人单位三方面.农民工为权利主体,政府及部门和用人单位是义务主体.《劳动合同法(草案)》对该法律主体问题有新的突破,这对构建和谐社会、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要意义,但也还存在着需要反思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本文回顾了过去十年中国法治建设的历程,认为有形的法治建设已取得明显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基本保证了社会发展各方面“有法可依”,但无形的法治机制推进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继而提出当前中国社会需要良法之治,既要有良法,又要有忠于法律、熟悉法律的执法队伍,还要有严明的违法惩戒机制。  相似文献   

18.
法治内蕴着对人权的保护。从实在法角度来看,民法中的人格权制度是人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治理念的接受和实践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独立担保是一种新兴的国际融资担保形式,它具有独立性、单据性、付款责任的第一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独立担保人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其中最严重的就是欺诈索赔的风险。在独立担保中,担保人的权利是有限的,包括审查权、抵销权、追偿权和抗辩权。为了减少风险,保护担保人的合法利益,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合法而正确地行使抗辩权。担保人行使抗辩权的法律依据包括:担保书、国内法、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据此,担保人的抗辩权可以分为两大类共八种。重视担保人的权利尤其是抗辩权的研究,才能解除独立担保制度上的缺陷给担保人带来的巨大风险,使独立担保制度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20.
中国当前的市场经济法治创新必须以科学建构体系化的善法为最终目标,坚持以消费者为本、以市场导向为用、以法律伦理为纲、以本土法律资源为体、以公平和效率兼顾为目的原则。加强对消费经济、消费者、消费权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以此为起点构筑市场经济法治框架成为市场经济法治创新重要的着力点,新一轮市场经济法治创新需要重点考量消费者及其消费权的倾斜保护。目前来看,在发展消费经济的过程中,市场经济法治创新仍将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和挑战,其中包括消费体制和消费环境问题、消费能力问题、消费教育问题、法治现代化问题以及研究范式的转型问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