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菲 《特区经济》2011,(11):114-116
本文采用1985~2009年的时序数据,利用回归分析、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对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通过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能够带来生产服务业和通讯、仓储等流通服务业等行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的增加,进而带动服务业产值和就业比重的增加,最终促进服务业内部结构和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  相似文献   

2.
基于由WIOD数据库整理所得的1995~2011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文章从整体就业和不同技能劳动力就业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了离岸服务外包的就业效应。研究发现:总体而言,离岸服务外包具有技能偏向型特征,因为离岸服务外包有助于高技能劳动力就业,而抑制了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离岸服务外包对就业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承接国异质性,由发达国家承接的离岸服务外包对中高技能劳动力就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由发展中家承接的离岸服务外包与其恰好相反;无论从不同技能劳动力就业视角还是从不同承接国视角来看,离岸服务外包对就业的替代效应均显著为负,而效率效应均显著为正。  相似文献   

3.
基于由WIOD数据库整理所得的1995~2011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文章从整体就业和不同技能劳动力就业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了离岸服务外包的就业效应。研究发现:总体而言,离岸服务外包具有技能偏向型特征,因为离岸服务外包有助于高技能劳动力就业,而抑制了低技能劳动力就业;离岸服务外包对就业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承接国异质性,由发达国家承接的离岸服务外包对中高技能劳动力就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由发展中家承接的离岸服务外包与其恰好相反;无论从不同技能劳动力就业视角还是从不同承接国视角来看,离岸服务外包对就业的替代效应均显著为负,而效率效应均显著为正。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服务外包方兴未艾,服务外包因其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附加值大、吸纳就业能力强等特点,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提供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构建了服务外包承接与发包对三次产业就业和工资增长的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就业效应和工资增长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了中国服务外包承接和发包对第一产业就业影响不显著,对制造业和服务业就业影响显著,其中承接服务外包对就业有促进作用,服务外包发包作用相反;服务外包发包的工资增长效应不显著,承接服务外包对工资增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承接服务业跨国转移的效应分析——理论与实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服务业跨国转移掀起了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包成为跨国转移的主要方式。本文运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服务业跨国转移对承接国所产生的效应进行研究。理论上,通过对修正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逐步分解,得出承接服务业跨国转移能够为承接国带来技术效应、优化效应、资本效应和就业效应等。实证上,通过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证明通过承接服务业的跨国转移,能够对承接国的发展带来正面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持续升温,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虽然中国的承接服务外包综合实力略逊于印度和爱尔兰,但以自身特有的优势被公认为是一个新兴的外包中心,是正在兴起的服务外包承接国。2004年,秦皇岛市被商务部确定为我国跨国公司服务业外包4个试点城市之一,这充分说明国家商务部对秦皇岛服务业外包发展方面寄予的关注与厚望。深刻认识服务外包的本质,对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予以合理判断,积极构筑承接服务外包的战略措施,是秦皇岛开发区积极应对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7.
服务业离岸外移的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服务业离岸业务快速增长的前提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于服务业离岸外移效应问题的争论日益激烈。利用制造业离岸外包的理论模型对服务业离岸业务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可以证明,服务业离岸业务对发达国家就业的消极影响是非常小的,从长期看反而可以增加其对技术型工人的相对需求,即服务业离岸业务可以带来服务业务输出国和服务业务承接国的经济增长和福利提高。  相似文献   

8.
国际服务外包、技术外溢与承接国的技术进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三个部门的开放经济增长模型,考察了国际服务外包的技术外溢对承接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服务外包产生的技术外溢对承接国的技术进步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是技术外溢效应的大小要受到承接国的贸易开放程度、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和国内外技术差距等因素的制约。承接国的贸易开放程度越高、人力资本存量越多,国际服务外包的技术外溢效应越大。在具有一定的技术吸收能力的基础上,当承接国与外包国的技术差距水平保持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时,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能够获得较大的技术外溢效应。本文的分析结论对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鼓励外资参与软件开发、跨境外包、物流服务等。建设若干服务业外包基地,有序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天津作为我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之一,应切实抓住全球以现代服务业及高端制造业和研发环节转移为特征的世界经济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要机遇,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转移,增强天津承接服务外包的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快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归核化战略和全球价值链的建立带动了全球分工的深化和创新,出现了产品内分工。FDI和外包作为跨国公司离岸分工的两种模式,对东道国/承接国来说既可能出现替代关系也可能出现互补关系。同时,国际服务外包作为服务业离岸转移的一种重要形式已经成为世界服务业现代化、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为此,本文在比较分析外包和FDI的经济效应及其对东道国/承接国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当前外资是推动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一个重要动力,即在中国,FDI与服务外包属于互补关系而非替代关系。由此,结合当前中国引进FDI面临的新形势,笔者认为,中国应当积极利用FDI来推动服务外包的发展,从而实现国内产业结构的顺势升级。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for the increase in the skill premium caused by international outsourcing through skill‐biased technological change (SBTC). Using 2000–2013 panel data from 27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China, this study conducts both probit and Tobit tests and shows that international outsourcing led to SBTC in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is found between international outsourcing and the increase in the skill premium in both static and dynamic models. For each 1‐percent increase in the international outsourcing index, the skill premium will rise approximately 10 percent. This finding indicates the existence of a mechanism through which the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outsourcing on the skill premium is reinforced where SBTC is occurring. However, this may enlarge wage gaps within the same industry. Therefore, China should not only use the skill premium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es benefiting from outsourcing and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employment but also prevent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an increased skill premium.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对于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解决就业问题以及形成新的出口支撑点有重要意义,但是存在人才瓶颈、企业规模小、商务成本高以及整体品牌形象不强等问题。要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离岸外包与在岸外包相结合,有针对性地给予政策扶持,打造并擦亮"江苏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13.
姚博 《南方经济》2013,(10):39-50
随着全球生产分工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参与国际化承接外包和对外发包生产方式的程度和规模呈不断膨胀趋势,这种趋势还伴随着价值链水平的提升而加强,本文着重探讨了承接外包和对外发包对中国工业行业价值链影响的差异性。研究结论表明:承接加工品、零配件和资本品工序外包对价值链的提升具有正向影响,并且这种正向影响较为稳定且逐渐增强;承接消费品工序外包对价值链的提升效应难以确定;材料发包比率的提高会降低行业的价值链水平,平均工序环节外包对价值链的正向影响会随着材料发包的提高而削弱;服务发包比率的提高会增加行业价值链的水平,平均工序环节外包对价值链的正向影响会随着服务发包的提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14.
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以及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服务业,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重点。辽宁省长期存在资源枯竭、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而软件业和服务外包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辽宁省最具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因此,辽宁省需要借助日韩等国服务外包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服务业外包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所以找出承接服务外包转移的影响因素,是分析辽宁省发展服务外包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付信明 《亚太经济》2008,8(2):117-120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确立了11家服务外包基地,一批初步具备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能力的软件企业,在某些特定市场上已经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是,与印度等服务外包比较成功的国家相比,依然差距明显。文章在比较中印软件服务外包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软件服务外包落后于印度的原因,并提出了促进中国承接国际软件服务外包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服务外包:金融危机下发展中国家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莉 《特区经济》2009,(5):20-22
服务外包作为服务业国际分工格局形成和产业结构国际间传导的重要渠道,其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服务业能否进入全球分工体系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给服务外包带来挑战的同时,更使服务外包可能面临行业洗牌而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原处服务外包相对劣势的我国能否抓住这次契机,成为影响我国今后服务外包发展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叶丽娜 《科技和产业》2009,9(11):29-32,99
国际服务外包日益成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新一轮服务业产业转移在世界范围内推进。本文用SWOT分析法剖析了宁波服务外包业存在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挑战。最后在此基础上,对宁波国际服务外包业发展给出了基本的路径。宁波应该高度重视服务外包的作用,扬长避短,积极融入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时代潮流中去。  相似文献   

18.
崔学海 《特区经济》2008,(10):45-47
本文阐述了东莞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东莞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了东莞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对策和措施,对于东莞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产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以及金融危机之后国际服务外包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同时对于发展服务外包又带来了一定的机遇。本文在分析大连服务外包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印度服务外包的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提出大连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对大连服务外包产业的蓬勃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