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衣光春 《改革与战略》2009,25(5):109-112
文章首先从劳动力质量、人力资本存量以及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考察了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现状,得出了西部地区人口文化素质低、人力资本存量落后于中东部和全国水平以及教育和健康投资水平低的结论,进一步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产权理论的角度对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自生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有必要建立起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自生机制,提出了培育西部地区人力资本自生机制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西部地区发挥竞争优势和后发优势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力资本方面的"瓶颈"制约,在注重西部基础教育的同时,如何培养、留住并吸引高素质的人才,以提高西部人力资源积累的速度和存量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发达地区经验已证实人力资本投资对于地区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贡献,同时人力资本投资也是推动经济长期发展的保障,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相对欠缺.以新疆为例,本文首先介绍人力资本理论的内容,通过大量实证分析指出当前教育水平和人口特征制约着新疆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发展;并通过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与居民收入之间的定性定量关系.据此提出政府的制度和政策是促进新疆人力资本提高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人力资本与地区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人力资本对于地区协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从一般意义上分析人力资本对地区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然后分析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对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开发和合理配置人力资本,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西部大开发的反思,结合国家新出台的《中长期人才规划》,指出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东西部之间的根本差距是人力资本的差距,建议实施人力资本优先开发战略,特别提出在西部率先推行12年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6.
人才问题是制约西部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如何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下,西部企业针对自身人力资本投资现状,提高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视,合理平衡人力资本投资项目,真正能够通过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企业效益,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缩短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成为研究此课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取得了令人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我国也存在着任何一个大国都存在问题:二元经济结构比较严重,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东西部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为此,我国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力求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西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因素很多,比如开发利用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加大资本投资,大力吸引外资,实行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吸引人才,等等。但笔者认为,其中最关键的是人才的建设,因为新增长理论和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知识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因此,发展西部经济,首先要做好的就是人力资本投资工作。  相似文献   

8.
西部人力资本发展及其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西部大开发以来该地区人力资本水平有了较大增长,但仍低于中东部地区。人力资本对西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高于单纯的人员数量投入的作用,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东部。因而应重视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水平偏低的问题,建议中央财政继续加强对西部地区教育投入。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西部增长驱动力的考察发现,各种力量都有所弱化,说明此次增长减速是必然趋势而非周期性波动。西部地区总体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继续推进工业化仍是未来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但在市场日趋融合的今天,西部地区也遇到了资本报酬下降的难题,加快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积累是延缓资本报酬下降的有效途径。根据预测,加快人力资本培育能够将西部地区潜在增长率提高约1个百分点。从政策导向上看,"十三五"时期西部大开发仍要以推动工业化为主线,但重点要从过去主要靠基础设施投资拉动转向更多依靠提升人力资本培育内生增长动力上来。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本:中部崛起的突破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东部快速发展、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中部地区经济正在塌陷。由于多种因素造成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这是形成中部塌陷的一个重要原因。能否拥有高水平人力资本与"发展极"的培育、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三农"问题的解决密切相关,中部崛起的突破口在于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贡献。为此,需要在人力资本投资、人才政策制订与落实、投资环境改善以及科技体制创新等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11.
西部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上均与东部企业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这种差异性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西部地区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对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人力资源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资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的缔造是一个事关西部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西部民营企业在人才招聘与使用、培养、考评和激励中的伦理实然状态不佳,使其缺乏持续性发展的动力机制,并成为西部民营企业最重要的竞争劣势。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来考察,伦理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西部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民营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就应树立互惠互利、公平公正、以人为本和诚信的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12.
选取了西部地区1991-2012年的相关数据,就外商直接投资、科技创新以及经济增长这三个变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DI促进了我国西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FDI的技术外溢效应使本地企业创新产品产值成逐年增长趋势,并辐射周边区域,提高了本地区的人均GDP,带动了经济增长,同时经济进一步发展又促进了更多外资的流入;西部地区在引进外资时不能盲目,应注重对人力资本等的培育,加强对外资的消化吸收能力,最终促进经济进一步地发展提高.  相似文献   

13.
开发人力资源是西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战略选择。西部民族地区必须把发展民族教育作为开发人力资源的根本手段来抓,以此为基础,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完善人才市场,为人才的合理配置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授权公司要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企业性公司,必须充分发展和完善资本运作、投资筹划等战略性经营职能。目前,集团公司发展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主要有:资本金筹集、经营机制转换、高级企业人才吸纳等。混合有限责任公司模式有利于吸取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经营管理的优点,有利于引入高级企业人才,对我国一般实力不太强的集团公司而言,是一种较为适合的产权改革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本与外资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人力资本的水平对于外资的吸引作用受到了人们的充分重视,但是外资对于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则为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其实,外资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影响人力资本的积累.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外资对于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是显著的.外资对于人力资本的积累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徐文军 《特区经济》2006,210(7):271-273
当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西部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新的条件,也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主要表现是:信息化可以加速优质教育资源的扩散,加快西部人力资源的培养;可以加速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为西部吸引人才创造了条件;有利于西部与发达地区共享人力资源;推动西部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信息化也可能加速西部人才的流失,加大了留人难度;信息化给西部人力资源管理带来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ole of human capital in China's provincial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growth over 1985–2004. The stochastic frontier approach is employed to measure the productivity growth of Chinese provinces. Human capital is measured both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In particular, enrolment rates at various levels of schooling are used to represent human capital composition. After controlling for endogeneity, we find that human capital has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TFP growth of Chinese provinces. However, when education quality is incorporated, productivity growth appears to b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by quality improvements in primary education only. Regional impacts of human capital are found to differ at various levels of schooling. In the eastern region of China, productivity growth i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secondary education. TFP growth in the central region is mainly promoted by primary and university education. Yet in the western region, primary education plays the most prominent role.  相似文献   

18.
当前FDI流入我国增速已经放缓;然而,FDI流入高技术制造业的比重却正在提高。FDI流向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将对我国制造业升级产生深远影响。在FDI流入总量及流向正发生深刻变化的新条件下,探讨如何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FDI,促推我国制造业升级,正成为急需探讨的新课题。本文运用1996~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FGLS模型,对FDI影响制造业升级的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FDI对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发展都有明显的促推作用;而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则存在较为明显的负向影响。从分地区层面来看,FDI促进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从东部向中部地区转移,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此外,FDI还促进了东部地区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占比提高。但是,FDI在西部对制造业的投资方向过于单一,主要集中于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这对我国西部地区制造业的长期发展不利。因而,要顺应FDI新变化,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好FDI。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合理界定并调整基础设施统计口径基础上,运用永续盘存法非传统途径和生产函数法谨慎测算了基础设施的全套资本存量和资本回报率,并构造1993-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从三个方面分解并检验了基础设施资本回报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全国生产性基础设施资本存量急剧攀升,年均增速达到12.6%。其中,经济基础设施存量持续高于社会基础设施。(2)基础设施资本回报率呈现倒"U"型变动趋势,且在不同基础设施类型和区域间保持稳健。其中,社会基础设施的资本回报率整体高于经济基础设施,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资本回报率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则长期处于低位运行。(3)基于基础设施资本产出比不断上升是其资本回报率持续下降的主因这一判断,进一步证实基础设施投资率及其资本深化程度,以及人力资本积累、城镇化等因素整体上均显著影响基础设施资本回报率。  相似文献   

20.
疫情时代,加快数字化发展已出现在“十四五”规划中。当前处在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拓展人口质量红利的重要时刻,人力资源的数字技能培养迫在眉睫。欧盟提出的数字技能培养政策、措施内容,在主要经济体中较为系统,且兼顾前瞻性与公平性。综合来看,其未来实施路径主要包括以提升基本数字技能应对短期变化,以培养高级数字技能迎接未来挑战,多措并举缩小“数字鸿沟”全面提升人口数字素养等,可以为我国在“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期开展数字技能培养,发挥人才红利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