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包商银行事件暴露出商业银行早期干预机制的缺失。“早期介入”机制对商业银行预防破产、降低市场化破产成本以及维护金融系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借鉴美国“迅速矫正措施(PCA)”与英国“三种稳定选择”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现行立法的缺失,结合包商银行事件暴露出的问题,以对《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稿)》中构建的早期介入制度在监管指标、监管机关的自由裁量权、监管主体、监管对象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问题银行的救助:北岩挤兑事件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良 《上海金融》2008,(6):55-57
2007年8月,英国北岩银行发生了自维多利亚时代以来的英国银行业首次零售存款挤兑事件。本文介绍了英国对北岩银行的救助,认为从中暴露出英国当前财政部、英格兰银行与金融服务局的三方协定存在缺陷、银行破产清偿机制不健全和存款保险机制安排不合理等问题,指出应当从中汲取的教训,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完善监管合作机制、建立问题银行风险预警机制和早期纠错机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来完善我国问题银行救助机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英国银行破产法律制度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英格兰银行法》已于1998年6月1日实施,其突出特点就是把原来由英格兰银行行使的金融监督管理权赋予金融服务管理局行使。本文介绍金融服务管理局在银行违反监管法规时的权力及银行经营出现问题时金融服务管理局、法院的一些具体做法。英国银行破产法律制度(一...  相似文献   

4.
银行监管的天然使命是保护社会公众利益,防止银行破产引发系统性风险。因历史发展阶段不同,围绕这一使命,银行监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银行发展的早期,资本并不是银行监管的主要选择,但随着经济与金融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从上世纪末以来,资本已逐渐成为银行监管的重要核心。  相似文献   

5.
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各国适用普通破产法处理银行破产的方式,对控制系统性风险、维护和实现金融稳定的贡献度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评析危机后各国银行破产处置立法改革的关键条款,为我国构建以保持银行基本金融服务连续性和银行特许权证价值为目标的、针对问题银行特殊处置的法律框架安排,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黄志凌 《金融研究》2015,421(7):45-59
由于银行具有很突出的外部性特点,破产的外部负效应明显大于普通工商企业,尤其是大型银行破产会带来金融系统的连锁反应,进而波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引发系统性风险甚至经济危机。经济学上的逻辑推理与经济发展史上的大量案例,都可以佐证上述判断。从实践来看,当银行面临技术层面或经济意义上的破产风险时,政府往往会不惜成本采取注资、再贷款、信用担保、购买资产等救助手段,不会动辄实施破产清算。另一方面,政府救助预期形成的银行“大而不倒”的道德风险,以及纳税人为商业银行过度风险行为负责也被广为诟病。为有效平衡银行破产的风险和成本,应着眼于提升银行体系整体竞争力和金融市场运行效率,通过完善银行破产立法、实施前瞻性的宏观审慎监管、改进“坏银行”救助手段和措施、优化银行微观层面治理,建立防范银行破产风险的多道防线,对银行破产风险进行层层拦截和有效缓释,将残余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从国际实践看,金融危机之后一套以预警和前瞻性管理为核心的“坏银行”预防、化解和有序退出的银行破产风险治理框架已初现雏形。完善银行破产风险治理和金融风险基础设施,既是当下中国金融改革的题中之意,也是下一步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压舱石。  相似文献   

7.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多家银行陷入流动性困难,导致银行破产或被国有化.我国虽未发生银行破产事件,但为了保持金融秩序的稳定,应当对银行发生流动性危机时的处理制度进行规范.在《存款保险条例》实施之后,我国的金融安全网制度进一步完善,但就人民法院宣告银行破产之前,各种制度如何协调,以及银行破产的法律细则等制度,国务院并没有颁布详细规定.因此,应当完善金融机构破产的单行法律法规、明确银行破产的标准、确立在破产过程中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基本原则,同时应当对金融监管部门与司法机关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破产事项中的职权进行分配.  相似文献   

8.
丁艳 《中国金融》2007,(9):27-29
考虑到银行破产的现实可能性和强烈的负外部性,各国法律都赋予了银行监管机构从破产预防、破产重整到破产清算一系列程序中充分的权力。但是我国尚未建立系统性的银行破产法律制度,也没有对银行监管机构在破产程序各个阶段的定位加以明确而充分的界定。2006年8月通过的《企业破产法》对金融机构破产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同时考虑到金融机构的特殊性,明确授权国务院另行制定实施办法。因此,如何尽快制定专门适用于银行破产的行政法规或规章并对监管机构在其中的定位加以合理界定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作为银行竞争的退出机制,银行破产曾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和金融的正常运行。为此,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成为银行业健康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与国外商业银行破产的成熟立法相比较,我国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存在着存款保险、信息披露、破产预防、破产域外效力、破产责任等几方面的结构性缺陷。并且,现行处理银行危机的方式也存在诸多弊端,以行政手段替代法律法规不仅不能消除系统风险,而且扭曲了市场机制;用国家信用为银行信用担保,不仅效率低下,而且破坏了竞争规则。因此,当前行之有效的解决银行破产理论和实际障碍的方法是单独制定一部《商业银行破产法》。  相似文献   

10.
肖娅  薛原 《金卡工程》2010,14(3):305-305
本次金融危机使美国金融业遭受重创,破产银行数量日渐上升。不论是运用高杠杆运作衍生品的投资银行,还是传统的储蓄银行,都难逃厄运。而对于那些接受政府出手拯救的金融机构,从此则需要接受联邦监管机构严密的监管。本文力图以美国银行业的破产带给我国商业银行警醒与反思,重视其在不良信贷资产方面的问题,并对监管机构行使监管职能提出若干建议,期望我国银行业健康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尽管全球监管机构目前正在全世界寻求领导人的支持,且有英国央行行长马克·卡尼竭力推动,全球银行破产新规还是引发了重重质疑。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电子银行市场准入监管立法的经济本质,介绍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以及典型国家(地区)电子银行市场准入监管立法的状况,并在反思我国电子银行市场准入监管立法的基础上,对我国相关立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英国金融服务局作为银行监管当局因北岩银行发生挤提事件而被质询,质询所提问题涉及到对风险的识别、判断、控制、处置等诸多方面,这些质询反映了对监管当局履职作为的拷问,也反映了政府及民众对银行监管效能的期待和责任追究。本文就英国金融监管当局因银行风险事件所受质询,谈对强化我国银行业风险监管效能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关于银行破产的规定较为薄弱。德国银行业与我国银行业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且其银行破产也是以普通破产法为一般适用,立法模式与我国接近。通过简要探析德国银行破产相关规定,对完善我国银行破产制度提出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监管部门在银行破产中的话语权,重视破产预防、降低银行破产概率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美国银行破产若干法律问题探究及启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些年来,我国有关部门正在加紧对银行破产进行立法的制定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已将《金融机构破产条例》正式纳入行政立法规划。美国是世界上银行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也促使了美国银行法制的完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通过对美国银行破产法律制度的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的银行破产立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自十九世纪以来,受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等复杂因素影响,美国在银行业综合经营问题上,立法制度几经变迁,最终定型为现行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美国的银行可以依法有限度地介入不动产、股票投资、证券投资、经纪、承销等领域,在资产证券化和信托等领域则有着更大的经营权。历史上,美国国会对银行控股公司和金融控股公司架构下的综合经营可能产生的反竞争后果长期保持了高度警惕,并针对银行业综合经营作出了明确的规范与限制。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对银行业综合经营立法和监管的发展演变,得出以下启示:竞争、反竞争与风险防控一直是银行业综合经营立法的核心考量;适时立法,及时回应或指引银行业综合经营的集团化发展;根据立法现状,渐进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银行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7.
曾少清 《武汉金融》2004,(10):47-48
作为专司银行业金融监管部门,银监会在成立之初就提出了“叫个监管理念”、“旧个监管目标”和“六条良好监管标准”,对银行监管32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随着金融32具、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的不断创新,将使银行监管面临新的课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准确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内涵,切实加强银行监管文化建设,用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去支撑银行监管工作,潜移默化地落实新的监管理念,提高监管效率和监管权威,对于基层银行监管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巴塞尔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是公认的银行审慎监管领域最重要的全球性标准,本研究作者通过比较修订前后的巴塞尔核心原则及其评价方法的规定,认为本次修订一是从独立性、问责制度、透明度三方面强调监管当局自身良好治理结构对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作用;二是在明确监管当局职责的基础上以强化银行公司治理为核心,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本研究作者认为应从立法程序、立法形式、立法内容三个角度吸收借鉴以巴塞尔核心原则及其评价方法为代表的国际银行监管先进经验和做法,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9.
影子银行是在商业银行理财、民间金融等非传统银行业务的快速扩张.以及资产证券化等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的情况下应运而生.逐渐成为业界讨论的焦点之一.置于银行业改革与监管热点问题。由于影子银行定义模糊.易导致监管的缺失。加强对影子银行监管,尤为显得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特点及运行机制的分析,提出监管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对策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影子银行监管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银行监管法制虽然吸纳了《巴塞尔核心原则》所包涵的一些监管理念,但由于我国银行监管立法理念上的错位以及银行业结构上的差异,对当代世界银行先进监管法制的借鉴只是停留在形式上,若想受到实践的检验,必须进一步加以完善。本文从深化银行产权制度改革、银行监管法制的系统化等方面对中国银行监管法制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