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杭州都市圈为研究对象,通过面板数据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经济的外溢效应。总体上,FDI每增长1%,大约带动杭州都市圈0.482%的经济增长。从具体城市来看,FDI对绍兴外溢效应为负,这与绍兴发展以纺织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关,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外资产业的关联度是偏弱的。而FDI对杭州、嘉兴、湖州均有正向的外溢效应,外溢效应大小排序为湖州、杭州及嘉兴,三城市开放程度高,受外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于斌斌  金刚 《技术经济》2013,(12):53-62
以杭州都市经济圈为例,通过测算一系列衡量产业结构差异、地区专业化水平、产业竞争绩效的指标,证实了区域一体化对制造业空间转移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杭州转移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专业化于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信息都市型的少数产业;绍兴和嘉兴进一步推进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并积极发展通用设备制造业等重工业,从而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和高级化;湖州积极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更明显,从而使其制造业的市场份额在杭州都市圈中的比重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3.
洪田芬 《经济师》2009,(8):251-251,253,254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提出了上海都市圈的发展框架。文章从中心城市上海的发展提升和次中心城市苏州、杭州、宁波的产业发展两方面来阐述上海都市圈的发展之道,并通过对这一构架中中心城市与次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之间的产业发展关系的研究,解析了上海都市圈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对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影响下都市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文献中,信息城市、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等新的信息空间现象被相继提出。城市资源配置需达到新的要求来满足信息经济的发展。文章以杭州都市圈内杭州、嘉兴、湖州和绍兴四座城市为研究对象,研究杭州都市圈信息经济的空间聚集模式,选取相关统计指标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天津作为环渤海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应起到中心城市的核心辐射和扩散作用。但由于计划经济造成的产业分工体系的不合理安置和都市圈发展起步较晚,天津还未发挥出中央政府寄予它的重要作用。从国家的发展战略来看,天津必须承担起环渤海都市圈中心城市的作用。借鉴其他都市圈的成功发展经验,文章探讨了天津应选取的发展路径,希望天津能早日成为环渤海都市圈发展的真正龙头城市。  相似文献   

6.
根据都市圈演化过程中首位城市和成员城市间竞争合作关系的发展变化,将都市圈的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结核期、集聚期、次中心形成期和均衡期。基于这4个阶段的划分,分析都市圈不同演化时期产业分工的形成机理,研究都市圈产业布局分异的产生与强化过程,从调节市场利率、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方面提出了有效引导产业布局的区域分异和实现都市圈整体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省平板显示产业基本形成了以宁波奇美电子等企业为龙头,宁波、杭州、绍兴等区域为重点的平板显示产业集群,具备一定的上、中、下游产业链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都市圈域产业的整合与协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圈的产业整合是提升都市圈整体竞争能力的核心问题,现阶段的产业整合,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竞争的需要,进入跨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整合层次,把都市圈域融为一体,形成深化分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竞争的产业体系。该文着重对苏锡常都市圈的产业整合、上海与苏南板块的产业协同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江南论坛》2010,(4):I0004-I0005
王江泾镇,位于浙江沿海北部,地处世界第六大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区域,毗邻上海、杭州、苏州和杭州湾乍浦港,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  相似文献   

10.
创意产业对于促进杭州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和打造"生活品质之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创意产业简单介绍的基础上,对杭州LOFT49、A8艺术公社、唐尚433、开元198和杭州数字娱乐产业园五个创意产业园区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同时对杭州各城区居民进行了随机调查访问.通过实地调查和访问,对杭州创意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杭州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武汉市中心城区创意产业企业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蕾  田玲玲  罗静 《经济地理》2015,35(2):114-119
通过对武汉市中心城区创意产业进行分类,调研整理武汉市中心城区现有创意企业的基本情况,利用Arc GIS10建立武汉市中心城区创意产业7大类创意企业的空间数据库,运用栅格法分别计算绘制武汉市中心城区各类创意产业企业空间分布机构密度图,并进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揭示武汉市中心城区创意产业企业空间分布规律和各类型创意企业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发现:1武汉市中心城区创意产业企业在中心城区商圈附近高密度面状集聚;2沿河与沿交通干线次密度带状扩散;3高校与高科技园区周边地区低密度点状蔓延;4各类型创意企业中心城区的空间格局呈现出一定的差异,表现为三种形态、三种密度和三种不同的发展阶段。最后,总结武汉市创意产业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武汉市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2.
李慧巍 《经济论坛》2007,(12):37-40
一、引言 环杭州湾区域指以杭州湾为中心的呈"v"型分布的包括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在内的传统意义上的浙东北6市,组成了长三角南翼地区.  相似文献   

13.
王建强 《时代经贸》2010,(24):42-43
城市产业结构是城市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按照不同产业对城市的带动作用,可以把城市产业划分为城市中心产业、配套产业和一般产业。培育并优先发晨中心产业是调整优化城市产业结构的关键,同时要重视发展城市配套产业与一般产业。优化城市产业结构还应顺应时代潮流逐渐改造并淘汰高污染的产业,重视发展低碳环保产业。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产业结构角度,利用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标——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对杭州文化创意产业与该产业发展相对成熟的北京、上海两市进行比较分析,基于分析结果,对杭州未来发展成为全国文化创意中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市产业结构是城市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按照不同产业对城市的带动作用,可以把城市产业划分为城市中心产业、配套产业和一般产业.培育并优先发展中心产业是调整优化城市产业结构的关键,同时要重视发展城市配套产业与一般产业.优化城市产业结构还应顺应时代潮流逐渐改造并淘汰高污染的产业,重视发展低碳环保产业.  相似文献   

16.
都市圈演进中的产业空间影响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都市圈空间发展与产业影响关系进行了探讨,构建都市圈产业空间影响模型,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辐射效应、放大效应等方面对都市圈内产业空间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群发展中,围绕核心大城市建设都市圈,既符合全球范围内城市发展规律,也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河北省省会石家庄正在逐步具备建设都市圈核心城市的条件,加快建设以省会为支撑的现代化都市圈,是河北省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本文全面阐述了建设现代化都市圈的重要意义,从多角度对比分析指出建设以省会为支撑的现代化都市圈是河北省的客观选择,在借鉴长三角等先进地区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确定了省会都市圈的基本架构,并从明确各城市产业功能定位、提升核心城市吸纳辐射能级、促进大中小城市梯度协调发展、构建省会都市圈现代产业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建设以省会为支撑的现代化都市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宣武区商业发展概况 宣武区是首都的中心城区,商业资源集中,老字号云集,拥有众多商业名牌企业。为此,宣武区政府将商贸服务业确定为重点发展产业之一,积极制定政策,采取措施,挖掘区域品牌优势,支持引导品牌企业加快发展,以使特色商业逐渐壮大。近年来,更涌出像菜百、全聚德、张一元等一批特色名牌企业。  相似文献   

19.
《技术经济》2019,(7):91-99
在区域产业转移、全面开放和资源共享的共同作用下,杭州湾逐渐呈现具有一定区域经济规模的多中心协同发展态势,但产业空间重构和未知效益双重压力仍阻碍着湾区多中心协同发展模式的高效运行。结合多中心治理和协同治理理论,研究认为推动产业、交通、生态、创新和制度五大先行战略,实现基础设施、产业环境等硬条件的优化联结和制度、创新两大软实力的双向驱动,将是杭州万大湾区晋升世界一流的关键制胜点。  相似文献   

20.
文化往往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每个城市都蕴含着异常丰富的文化底蕴.2005年,杭州提出了以“腾笼换鸟、凤凰涅□”的理念推进结构调整及转变发展方式,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本文结合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从产业集聚的角度探讨了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