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经济也在不断发展,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人民对于生活的标准在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成为许多国家面临的一大问题,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成了制约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全依靠政府是不可能的,政府压力过大会导致经济崩溃,针对这一现状很多政府都在研究PPP融资模式,这种融资模式是一种创新的融资模式,可以缓解政府建设基础设施资金不足的情况.本文针对现阶段PPP模式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现阶段政府在PPP项目中的现状,确定研究政府的责任以及要承担的风险,针对这些风险政府如何做出回应,来规避这些风险.  相似文献   

2.
公私伙伴关系PPP模式成功的关键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私伙伴关系(PPP)模式能够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提高公共项目的供给水平与供给效率,已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运用.为促进PPP模式在中国的应用,借鉴国外实践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对影响PPP模式成功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公共项目采用PPP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政府正确地行使职能,通过合同确立恰当的激励机制,明确公私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对风险进行合理分担,以及必要的环境与机构支撑.  相似文献   

3.
公共产品供给的"第四条道路"--PPP模式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唐祥来 《经济经纬》2006,16(1):17-20
PPP 是基础设施等准公共产品供给新模式。该模式依据公共产品理论和代理理论,依托私人部门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等优势,缓解了公共部门支出不足,提高了公共支出效率的新公共管理模式。PPP 的突出特点是公共部门向私人部门转移风险和私人部门向公共部门传递现金价格。我国已具备实行 PPP 模式的现实环境和管理意识。应重新界定公共部门,加强政府服务意识,加快公共管理改革步伐,通过 PPP 模式,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提升我国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6,(8)
文章对江门市某城市快速路项目的政府还贷、经营性和BT三种投融资模式优劣势分析,提出PPP项目融资模式建议,对该模式下的交易结构、投融资结构、财务费用和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9,(10)
随着我国城镇化人口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投入建设,为快速发展项目建设并缓解政府财政压力,PPP融资模式是首要之选。加强PPP项目的造价管理,可以更好地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文章通过论述PPP项目造价管理的必要性以及项目建设各阶段造价管理内容,提出目前PPP项目建设中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为加强PPP项目造价管理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9,(2)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是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重大创新,对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为例,分析PPP项目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潜在风险点,尤其是财政承受能力论证不规范、变相突破红线等问题,有助于规范PPP项目运行,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新的经济状态下,政府部门应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融资平台,从而降低财政风险.PPP模式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能够最大化的满足社会资本收益,实现资源利用.增加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合作,能够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根据PPP模式下的财务管理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给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7,(1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变得越大。为了推动我国城市的大力发展,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国家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出PPP项目融资模式的作用,加强政府、民间投资者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与联系,不断提高项目工作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有效减轻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压力。然而,基于PPP项目融资模式下,基础设施与公共事业的建设发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周期长以及参与方众多,项目运行将会面临更多的融资风险。文章对PPP项目融资的风险防范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旨在为参与方提供融资风险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PPP模式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重大创新,它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短板.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高居不下,PPP模式被视为中央政府为推动新一轮基础设施与社会公共产品投资的创新性融资与管理模式.对此地方政府非常踊跃,纷纷公布了愿意与社会资本合作的项目清单.但从实践层面来看依旧存在着政企互信、“以商养公”或“假公肥商”以及财政承受能力的问题.破解这些难题,致力推进PPP的大力发展,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BOT/PPP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模式,对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解决政府财政压力、引进外资、促进民间资本投入和提高效率等方面有很大优势.然而,BOT/PPP项目同时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本文在详尽汇总原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BOT/PPP项目的特点,试图建立一套适合BOT/PPP项目社会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共有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20个,以方便评价人员依据项目的特点选择指标体系进行社会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11.
现在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政府相应的也有着一定的财政压力,目前来看PPP模式是解决政府财政压力最为有效的手段,也是对于处于融资瓶颈期的政府最为有效的改变方式,需要将这种模式推广到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当中.现在的PPP模式中的一些项目,对于银行方面的传统融资模式有着主导地位,但是自身的融资方式也较为单一,PPP模式因为前期的投资很大,投资回报期也长,使得私人投资者没有办法对其产生兴趣,但是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模式就可以有效的解决这方面问题,这就需要将两者进行结合,因此本文针对PPP模式中的资产证券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PP模式是国际上运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最新模式,是通过政府与私营部门的合作共同发展基础设施,实现参与各方的利益,同时共同承担责任和融资风险的一种模式。而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腾飞时期,就更迫切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引入PPP模式。  相似文献   

13.
国际工程市场中,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需求和政府投资的不足使得PPP模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国际PPP项目投标耗时长、费用高,而且投标过程中有许多关键点和风险。本文总结了国际PPP项目在项目特征及招投标方面与一般建设项目的主要区别,然后从项目所在国制度环境、投标程序、不正当竞争这三个主要方面对国际PPP项目投标阶段的关键要点及风险进行梳理,为企业进行国际PPP项目投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关于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结构框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许多城市政府采取BOT、TOT、PPP模式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在建设中发现,运用单一的BOT、TOT、PPP模式进行建设时,由于环境的变化,往往会打破项目相关群体原有的收益与风险的平衡,激化项目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矛盾,导致项目出现危机.本文提出了城市基础设施集成融资结构框架,即把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子项目,根据各个子项目的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融资方式,并在项目运行过程中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变更或组合为其他的模式.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保证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5.
2023年11月,PPP新机制正式实施,标志着PPP开启了规范化发展新征程。在新旧机制转换的关键时期,如何在财政能力可承受范围内推动存量PPP项目顺利实施,是关系到未来能否新增特许经营项目的重要前提。基于前期从财政部PPP项目管理库中获得的广西存量PPP项目数据,对广西14个地市的财政承受能力进行评估,发现因存量PPP项目未来财政支出责任造成的财政风险总体较小,但个别地市的财政风险隐患较大。在PPP新机制下,围绕建立存量PPP项目分类处理机制和加强重点地区财政风险防范提出分类处理建议,为广西各地市后续规范存量PPP运作并防范财政风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的倡导者认为PPP能够为地方政府分担财政压力,分散投资风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其反对者则认为PPP背后隐藏着政府的隐性担保和补贴、腐败和寻租,预算内的财政压力减小只是一种财政幻觉,反倒无形中累积了系统性风险。本文利用中国2015—2020年间的债券发行数据以及PPP在各地的落地信息,以地方政府债券为实验组,以国债和金融债为控制组,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PPP集中落地是否增加了地方财政风险,进而抬升了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成本。实证结果表明,2016—2017年左右的PPP集中落地使得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受到来自市场的利率惩罚,5年期地方债发行利率的风险溢价为67个基点~297个基点,10年期地方债发行利率的风险溢价为21个基点~41个基点,且这种效应在PPP项目较多和较少的地区之间存在异质性。更换控制组、推后PPP项目对地方财政的实际冲击时间、假设虚假的实验组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证明这一发现具有可信性。此外,本文还讨论了这一实证结果背后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促进PPP良性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9,(11)
随着PPP项目在我国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采取PPP模式也受到政府和市场的关注,此类项目通常涉及多方利益,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影响项目发展及公众利益。文章通过对现阶段高速公路PPP项目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研究,寻找适合此类项目的风险识别、评估方法及各类风险的控制措施。并对造成项目风险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各类风险提出一些列控制措施,促进此类项目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的倡导者认为PPP能够为地方政府分担财政压力,分散投资风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其反对者则认为PPP背后隐藏着政府的隐性担保和补贴、腐败和寻租,预算内的财政压力减小只是一种财政幻觉,反倒无形中累积了系统性风险。本文利用中国2015—2020年间的债券发行数据以及PPP在各地的落地信息,以地方政府债券为实验组,以国债和金融债为控制组,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PPP集中落地是否增加了地方财政风险,进而抬升了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成本。实证结果表明,2016—2017年左右的PPP集中落地使得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受到来自市场的利率惩罚,5年期地方债发行利率的风险溢价为67个基点~297个基点,10年期地方债发行利率的风险溢价为21个基点~41个基点,且这种效应在PPP项目较多和较少的地区之间存在异质性。更换控制组、推后PPP项目对地方财政的实际冲击时间、假设虚假的实验组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证明这一发现具有可信性。此外,本文还讨论了这一实证结果背后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促进PPP良性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拓展地铁项目融资渠道,提高建设和运营效率,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按照北京市政府关于在市政公用行业引入多元化投资、推进市场化运作的政策精神,北京地铁参照国际惯例,率先研究了采用公私合作模式(“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鄄ship)投资建设和运营北京地铁新线的方案。PPP模式在我国地铁等基础设施领域尚属新生事物,地铁项目市场化过程中的政府管制模式的优化与选择,成为地铁项目实现PPP模式运作的前提条件。由于地铁定价问题直接决定投资项目的价值评估,因而成为投资者对政府管制最关心的问题。本文分析票价问题在PPP运作中的…  相似文献   

20.
贾康  吴昺兵 《经济纵横》2019,(12):25-32
在新型城镇化动力不足而发展增速放缓、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的背景下,以"产城融合"为核心理念的产业新城综合开发式建设有助于推动"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双重目标的实现。但政府难以独立完成产业发展与城市管理,需要考虑对接可发挥市场优势的PPP模式,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实现产业新城在规划、规模、成本、激励等方面的高效运作,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我国产业新城PPP模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经营性子项目与公益性子项目边界不清晰、回报机制存在合规性风险、风险控制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未来应明晰项目定位和产出目标,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执行性,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完善政府支付模式、强化运营管理、增强风险控制能力,以期实现产业新城PPP模式实践与政策的"良性共振",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