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货币政策效力的非对称性主要包括经济周期上的非对称性和政策方向上的非对称性。在考虑了主要相关变量后,本文分别对两种非对称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对实际产出存在经济周期上的非对称性,即经济扩张时效应要大于紧缩时期的效应;货币政策对实际产出存在政策方向上的非对称性,即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力要大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力,同时前者的持续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2.
1998年以来,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对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日益显著。为了检验我国扩张性与紧缩性货币政策操作是否存在经济周期上的非对称性,选取1998年3月—2012年3月的季度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着重研究在不同的经济周期阶段货币政策对产出波动和物价水平的影响。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对于我国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货币政策对产出和物价水平的影响都存在非对称性:在经济扩张时期,货币政策对产出波动的影响均大于经济衰退时货币政策对产出波动的影响;而在经济衰退时期,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均大于经济扩张时期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经济扩张和衰退时期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在产出和物价方面存在的非对称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1998年以来,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对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日益显著。为了检验我国扩张性与紧缩性货币政策操作是否存在经济周期上的非对称性,选取1998年3月—2012年3月的季度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着重研究在不同的经济周期阶段货币政策对产出波动和物价水平的影响。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对于我国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货币政策对产出和物价水平的影响都存在非对称性:在经济扩张时期,货币政策对产出波动的影响均大于经济衰退时货币政策对产出波动的影响;而在经济衰退时期,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均大于经济扩张时期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经济扩张和衰退时期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在产出和物价方面存在的非对称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货币政策效果非对称性的研究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大关注,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压力背景下,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显得更加举足轻重。本文从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特点出发,对当前经济形势下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完善货币政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货币政策作为需求管理的重要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对股市走势和波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海峡两岸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内地(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股市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采用DCC-MIDAS模型全面分析了低频货币政策对高频中国内地(大陆)与港台股市波动及相关性的非对称性影响,克服了传统同频数据模型无法处理月度货币政策与日度股市数据所带来的频次不匹配和信息损失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变化对于中国内地(大陆)与港台股市不同成分的波动影响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和异质性。在短期波动中,货币政策在香港和台湾股市存在非对称性;在长期波动中,扩张性和紧缩性的单一货币政策均会增大股市波动,但影响程度有所不同,而同时考虑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时,紧缩性货币政策会抑制内地(大陆)股市的长期波动。股市间长期相关性的结果表明,无论扩张性还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都将抑制中国内地(大陆)与港台股市间长期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货币政策效果非对称性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是指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效果,通缩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加速作用小于通胀时期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减速作用。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不同时期经济主体的预期和行为非对称,银行信贷配给的强度和范围不同,萧条和繁荣时期价格变动的灵活性有异,以及央行控制货币供应的能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银行业内在的顺周期性被认为是导致金融失衡并触发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银行在经济处于衰退阶段显现出的信用紧缩行为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力,从而影响到经济复苏的节奏、力度和持续性。这一现象无法通过经典的派生存款理论加以解释。分析在传统的存款准备金约束之上加入了监管资本约束条件,从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角度解释了银行信贷顺周期性的形成机理,并分析了双重约束下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原因与特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检验了银行信贷冲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扩张性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在区域内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效应,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经济周期下微观经济主体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建立充分反映区域经济特点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以及发挥货币政策结构性功能,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作用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外对货币政策的研究自20世纪30年代货币政策效力非对称性问题产生以来,国外许多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各流派由于假设前提、研究视角和方法不同,对货币政策效力非对称性的解释也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郭平 《上海金融》2015,(2):15-20
本文采用2006-2013年工业39个细分行业数据,分析了经济周期波动中货币政策的效力变动情况,研究表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的效力变动并不显著,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在绝大部分行业中都表现出其在经济衰退期的效力要大于经济扩张期。此外,本文还从金融摩擦的视角,通过构建产业金融摩擦指标来对货币政策的效力变动进行解释,实证结果发现资产负债率、偿债能力系数、短期负债占比指标加剧了经济周期波动中货币政策的效力变动,而国有企业属性能够通过削弱金融摩擦进而减少货币政策效力变动。  相似文献   

11.
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的讨论始终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货币政策的区域非对称性效应不能仅局限于国际货币联盟中,它们同样适用于单个国家内部,特别是发展差异较大的大国地区内部。但是,关于一个国家内部地区特别是对于我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研究还没有一个系统的介绍,因此,本文从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现状以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方面对这一领域相关的成果进行了整理。  相似文献   

12.
一、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原因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主要是指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效果,即货币政策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依赖货币政策的方向和强度,而且依赖经济周期的具体阶段。一般认为,在经济收缩阶段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加速作用小于经济扩张阶段紧缩性货币政  相似文献   

13.
一、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原因 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主要是指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效果,即货币政策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依赖货币政策的方向和强度,而且依赖经济周期的具体阶段.一般认为,在经济收缩阶段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加速作用小于经济扩张阶段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减速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股票收益率、货币政策以及产出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线性检验,结果发现三者之间的动态调整过程存在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平滑迁移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T-SVAR)刻画三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计算了ST-S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结果发现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具有显著影响,并存在非对称性,即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拉动效应大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抑制效应。而产出与股票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股票收益率并不能完全反应经济基本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两分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我国学者分析货币政策效应时所借鉴的主要西方理论及据此得出的我国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必然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的结论提出质疑,并结合我国实际,对目前盛行的模型进行修正,推导得出在我国通货紧缩背景下实施适度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并不必然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我国货币供应量变动对保险需求传导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建立STR模型,实证分析了1999年第一季度至2010年第一季度我国货币供应量变动对保险需求的传导效应。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变动对保险需求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和非线性特征,即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当期保险需求的影响显著,而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当期保险需求的影响有限。具体来讲,宽中趋紧与紧中趋紧的货币政策都将导致当期保...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长三角"城市货币政策环境的不同,导致货币政策效力存在明显城际差异,并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经济越发达的城市货币政策效力越明显,经济发展差的城市货币政策效力相对较弱.为了缩小货币政策效力差异,关键在于打破行政壁垒,建立统一的区域货币政策协调机构;促进金融资产的自由流动,建立区域金融共同市场;强化金融创新能力,提升金融机构跨区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8.
表外业务的兴起与壮大是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本文研究表外业务如何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信贷渠道,并且考察这种关系是否随着银行特征的不同而变化。使用2002-2014年中国24家商业银行的数据和双向固定面板数据模型,我们发现,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影响更大。另外,表外业务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强化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而且这种关系在小规模、低资本和低流动性的银行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对于理解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影响因素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视角,对于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健全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淑娟  王晓天 《金融研究》2016,433(7):17-32
在不同经济状态下同一产业对货币政策具有相同反应的假设,本文建立非线性STVEC模型和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研究货币政策产业效应的双重非对称性,并将金融加速器研究拓展到产业层面。首先,我国货币政策对同一产业的影响在不同经济状态下表现非对称性,对各产业的影响中存在金融加速器效应。其次,在相同经济状态下,货币政策对不同产业的影响也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主要原因是不同产业在要素密集度和企业类型分布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货币政策效果非对称性及"阀值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1992年1季度至2005年2季度数据,运用LM检验和t检验,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以及“阀值效应”,得出我国货币政策的“阀值”在-0.08-0.05之间。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和“阀值”的存在是由于微观信贷市场上的信贷配给导致的。“阀值”和“阀值效应”的存在反映了信贷配给的强弱程度,“阀值”可以用作度量信贷配给程度的指标,它间接地反映了信贷市场的完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