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也是能源消耗、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低碳经济实现的关键在于低碳生产,低碳发展的重点应放在产业部门。因此,发展低碳产业,构建低碳产业体系是推进低碳经济、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环节。文章从工业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低碳产业链和促进低碳产业集群等方面构建了低碳产业体系,并从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体系、制订低碳产业发展规划、完善市场机制、推进制度创新和法律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低碳经济背景下看低碳产业发展方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低碳产业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内容,是低碳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文章追溯低碳产业的产生背景,概括低碳产业的定义和特点,通过分析不同低碳产业的减排量、减排成本、发展现状和市场潜力,根据我国国情,分类评述重点低碳产业的发展方向。这将有助于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制订合理的产业政策,充分发挥低碳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低碳产业创新系统的构建及运行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碳产业创新系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它以提升低碳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系统目标,以低碳产业创新主体、低碳产业创新资源和低碳产业创新环境为构成要素.以此为基础,低碳产业创新系统的结构模型主要由低碳产业创新技术子系统、制度子系统、组织子系统和评价子系统四个部分组成,并通过低碳产业创新的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和导向机制来保持系统运行的高效性、稳定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4.
刘丹丹 《经济师》2012,(1):14-15
低碳产业集群是低碳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大背景下提出的的一个新概念。文章先介绍了低碳产业集群概念,认为低碳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的一种顺应经济形势和时代变化的创新升级,以低碳理念为导向,发挥集群优势,促进低碳技术与政策的创新推广,实现集群内产业链中各节点企业的低碳化发展。通过实例介绍了我国低碳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从政策、技术、集群优势三方面提出了我国未来低碳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欠发达地区低碳产业创新系统主要由低碳产业创新主体、低碳产业创新资源和低碳产业创新环境三大要素构成。〖JP2〗其中,主体要素是低碳产业创新的推动者和执行者,其具有不同的创新动力及创新行为规则;资源要素是低碳产业创新的支撑和基础,其具有不同的存在形态和配置结构;环境要素是系统存在的外部条件。各创新要素通过相互间的作用关系和运作机制,决定着低碳产业创新系统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低碳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下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采用低碳产业集聚发展的方式来发展低碳产业是我国各城市通用的做法,但在这个做法过程中,很多城市没有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诸如产业关联度不高、缺少低碳龙头企业、政府干预过大、产业创新基础不强及一些产业发展矛盾的出现等问题。有鉴于此,在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发展低碳产业集群对于实现中国低碳经济目标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本文论述了我国低碳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内涵,认为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低碳产业集群的思想基础,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创新对产业集群企业和公众的低碳活动起着激励作用,经济绩效是低碳产业集群的直接动力,技术创新是低碳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国内外低碳环境的压力和产业集群外公众的市场取舍与监督构成了外部动力。各种动力互相配合作用,推动了低碳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新技术产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愈来愈凸显。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基于协同学理论,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系统的创新实体和创新环境子系统,确定了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系统的影响因素,给出了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系统因果关系和系统流图。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系统仿真模型,设计了5种动态仿真实验方案,并结合近6年京津冀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Vensim软件进行了仿真。根据仿真结果,提出了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基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减少对化石等高碳型能源的需求,增加对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等低碳型能源的生产与消费,促使经济发展方式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这将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对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具体为:提高对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技术水平;组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协调机构,建立统一管理的协调机制;完善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与法规。  相似文献   

10.
正文化创意产业是典型的低碳经济,具有生态增值、创新驱动等优点和功能,对于环境保护、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十几年来,在我国的经济社会领域中,文化创意产业的地位日益提升。国家在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时,明确指出将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新兴战略性产业加以大力发展,希望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力带动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借助文化创意产业来实现繁荣中华文化、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综合目标。反观  相似文献   

11.
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推出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这些政策措施主要表现为:改造传统高碳产业,加强低碳技术创新;积极发展可能源能源与新型清洁能源;应用市场机制与经济杠杆,促使企业减碳;加强国际范围内的减碳协作等。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启示是:必须尽快提出低碳经济战略,建立起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大力发展低碳产业群,激励企业从事低碳生产与经营等。  相似文献   

12.
王灵  韩东林 《技术经济》2011,30(8):51-57
利用2009年安徽省制造业各行业的数据,应用突变级数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安徽省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评。结果表明:安徽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较高,轻纺工业和原材料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相对较低。提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下,提高制造业各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是安徽省"十二五"期间全面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关键途径,也是实现安徽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Global warming has exerted severe challenge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ociety and the food security,resource security,energy security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of the world.Low-carbon economy has become the current trend of the glob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us,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China must seek th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nergy.High-end industry has become the main factor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society.Thus,to develop the high-end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realize low-carbon economy.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trategi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ly emerging high-end industries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low-carbon economy form such perspectives as effective use of resources,the improvement of independent innovative ability,and leading the high-end,high quality and high efficiency industries to the important region.  相似文献   

14.
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房地产行业既是重要的支柱产业又是碳排放大户,探索其低碳发展的战略与路径有着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文章从政策引导与制定、经济扶持补贴、低碳技术创新、产业完善整合、低碳行为宣传等战略角度,研究低碳房地产发展路径的选择,得出合理的结论,并提供某房地产项目的成功实践经验。研究成果不仅可为低碳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而且为房地产低碳实践提供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产业创新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Warshall算法对产业间的二元关系直接进行量化,通过关系矩阵确定产业创新系统中的"通径产业"。以江西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计算创新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来验证其六大主导产业中的"创新源产业"和"效益体现产业"。研究结果显示:江西省确定的六大主导产业基本符合该省投入-产出所显现出的经济贡献率的梯次要求,江西省可将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业作为"创新源产业",将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和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业作为"通径产业"。  相似文献   

16.
The mining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sector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which provides essential support for energy and other resource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ustrial linkage and economic distance are two different concepts in measuring the correlationship of different industries, in this article, we apply the model that combines both of them to analyse the industrie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mining industry. We find that electricity and heating industry, and the mining industry itself from forward linkages have greatly influenced the mining industry, and the industries from backward linkages affect mining industry are changing with industri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We also find resources can flow across several regions only after 2007, which means the role of geographical factors limiting long-range transportation of resources is weakening after 2007. And we explain how resources flow among various regions during 1997 ~ 2007. Based on the findings above, policy implications from the empirical results obtained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汽车产业作为江苏省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分析江苏省汽车产业及其创新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应作为江苏省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基点和重要举措。故在分析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存在问题后,针对提高汽车产业创新能力,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以为江苏省汽车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西安市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导产业是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点,对该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和趋势具有导向作用,它反映和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总体水平和发展前景,决定着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起着关键作用.要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就必须正确地进行主导产业选择,其他产业只有围绕着主导产业才能实现不断的增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由于各国经济社会背景、发展目标和技术基础不同,其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中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战略和路径。英国以市场机制建立为核心发展低碳经济,德国以低碳技术为核心发展低碳经济,美国重视新能源开发与应用,日本重点建设低碳社会,韩国实施绿色增长战略,印度将低碳与环保相结合,巴西大力发展生物燃料等可再生能源。通过对这些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进行梳理和分析,得出如下启示:发展低碳经济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国情的低碳道路;低碳立法和政策规划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制度保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传统产业的低碳化和新能源产业是低碳经济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对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深层次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著  吴栋 《经济经纬》2007,(6):27-30
依赖于煤炭等资源型的经济伴随着资源枯竭必然走向衰落.政府的政策引导对其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选择主导产业时,要综合考虑其技术水平、思想观念、宏观经济、人才资源等诸多因素,优先发展传统产业,重视产业链条的整合,凸显比较优势,产业规划和产业集群的规划要充分考虑到产业结构、资源效果、人才素质和资本流量的关联,更好地实现产业梯度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