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阶段模式”是美国风险投资业界项目评审决策过程研究中最具影响的成果之一。它是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教授Vance H.Fried和Robert.Hirsch于1994年提出的。“六阶段”指风险投资决策过程可分为以下六个阶段:(1)寻找项目;(2)风险投资方向性筛选;(3)全面筛选;(4)项目初步评审;(5)尽职调查;(6)成交。在这种模式下,风险投资公司强调的是投资功能,风险投资的成功与失败是与风险企业不同阶段(种  相似文献   

2.
所谓科技风险投资,是指资金投向蕴藏着失败危险的科技研究领域的一种投资行为,主要是为未列人政府计划及大企业计划的自主开发的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服务,旨在促进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以取得高额收益。科技风险投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高风险、高收益”,据统计,由风险投资公司所支持的风险企业ZO%一如%完全失败,约ho%受到挫折,只有10%一20%的风险投资可获成功。美国风险投资发展最早,也最成熟。据有关资料,美国每年风险投资的资金为400多亿,从事风险投资的机构则达300多家。这些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银行、…  相似文献   

3.
风险投资中组合投资机理的微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投资实质就是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国际上比较通行的是按投资组合理论进行投资。据对1969年至1985年风险投资的一个调查统计,1/3的风险投资是绝对失败,但15个项目的组合投资中有一个项目的回报是投资的10倍以上,这个盈利构成了组合投资最终价值的495%和投资收益的614%。 组合投资就是对一个包含10个项目以上的项目群,同时或相继进行投资,期望利用其中若干个(约三、四个)成功项目蜕资后所取得的高回报,来抵偿失败项目的损失并取得收益的风险投资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加快,跨国购并这一国际流行的投资方式也悄然在中国展开。2000年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一系列购并活动,显示购并已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新的趋向。 在竞争激烈的食品饮料行业,世界排名第七、欧洲排名第三的法国达能公司在2000年购并中国该行业领先企业的活动颇为引人注目。3月,达能公司与乐百氏集团达成协议,由达能控股乐百氏负责经营“乐百氏(广东)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12月,达能公司收购上海梅林、海虹股份所持有的上海梅林正广和饮用水有限公司50%的股份和正广和网上购物公司 10…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速发展,国际企业间的兼并与收购高潮迭起,并具有交易数量增加、规模趋大的新特点。购并作为一种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规模效益、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它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正当大多数人认为“1+1>2”时,美国纽约默瑟管理咨询公司经过对近10年来合并的3m家大企业的跟踪调查后却发现,“1+1”有可能“〈2”。调查对象中,57%的公司在兼并后的3年内在行业内处于下风,而且从长远来看,失败的风险会更高。难怪这家公司的一位负责人…  相似文献   

6.
公司购并中的组织重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伴随着国有企业的结构性调整,新一轮的公司购并浪潮已经初见端倪,浪潮澎湃,但是,大浪淘沙过后,并不是所有的公司购并都能获得成功,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影响企业购并成功的因素很多,其中,购并企业之间的组织重组是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关于企业购并风险规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90年代以来 ,全球经济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企业购并浪潮迭起 ,方兴未艾。众所周知 ,企业购并已成为企业综合成长策略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目前 ,几乎没有一种能象购并那样迅速而神奇地推动企业的发展 ,关键在于购并活动能给企业带来协同效应。但购并活动也潜伏着各种风险 ,企业购并未必能达到预期效果 ,甚至适得其反。因此 ,强化决策层的风险意识 ,深入研究企业购并的内在规律性 ,从而建立一套适宜的风险防范机制 ,对于推进我国公司集团化战略至关重要。2 .企业购并风险的系统分析2 .1购并是企业超常规发展的重要方式。企业购并是市…  相似文献   

8.
李曜  王秀军 《财经研究》2015,41(2):4-14
价值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实现是风险投资的投、管、退三部曲.文章研究了在价值实现过程中,风险投资对创业板企业IPO折价的影响.文章通过将首日折价率分解成一级市场的“内在折价率”和二级市场的“市场反应率”,解决了传统首日折价率所隐含的市场有效前提条件可能不成立的问题.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对创业板企业IPO折价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风险投资具有认证作用,可以缓解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其支持的企业具有显著较低的“内在折价率”;另一方面,风险投资还具有市场力量,能够吸引更有声誉的承销商、更多的投资者和分析师关注,其支持的企业具有显著较高的“市场反应率”.在风险投资的双重作用中,市场力量占主导,从而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IPO首日折价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吴菁  王虹  臧根林 《经济论坛》2004,(15):46-47,55
购并作为一种低成本扩张的有效形式正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但在购并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只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进行资本运营上,而没有充分重视购并后企业文化的融合问题。企业文化的有效融合是购并后的企业能否创造新价值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购并成功的另一半:企业整合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购并已成为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重要形式。整合是企业购并后能否获得价值增值的决定因素。然而在现实的购并中,企业还未认识到整合对于本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形成,对于增强购并后的经营、管理及财务的协同效应的作用,本文从价值链的分析入手,探讨企业整合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希望引起企业的关注。———编者一、整合是企业收购成功的重要因素当购并企业取得了目标公司的合法控制权后,整个企业购并过程只完成了一半。只有收购后对公司进行整合发展,在业务上取得成功,才是一个成功的收购,否则,只是在财务上的操纵。企业采取购并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风险投资项目尽职调查阶段中的各指标进行了科学的分类、考察、评估,然后采用模糊一致矩阵对各项目进行综合评判,以确定最佳风险投资项目。  相似文献   

12.
风险投资的特点及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所谓“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的一种权益资本。我国风险投资问题专家成思危教授说:“风险投资”是指把资金投向蕴藏着较大失败危险的技术创新领域,以期成功后取得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2009年10月23日-2011年12月31日创业板281家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横截面多元回归、倾向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等方法,研究风险投资及其异质性对IPO后公司绩效变化的影响.实证结果证明:我国创业板市场和国外资本市场一样存在“IPO效应”,创业板公司IPO后的公司绩效普遍呈下滑态势;有风险投资参与的公司IPO后的“营业收入增长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率”指标相对于无风险投资参与的公司更低,风险投资的参与并没有发挥其资金与管理优势,没有促进IPO后绩效指标的增长,而是相反.外商背景的风险投资、联合投资有助于IPO后公司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经济导刊》1998,(3):58-61
对我国企业购并的现状调查及案例分析国家经贸委企业研究中心天津市企业管理协会研究部1997年5月至11月由国家经贸委企业研究中心和天津市企业管理协会研究部组成的课题小组就我国目前企业购并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一、企业购并的特点及其主要...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理论 ,从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角度对公司购并进行动态博弈分析。为刻画行为主体利益动态均衡过程 ,论文应用Rubinstein讨价还价模型 ,揭示公司购并过程中利益均衡及其对公司购并的推动作用。为解开“购并公司股东损益之谜” ,论文引进购并公司信息占优条件下的风险套利模型 ,分析购并公司溢价购并损失在市场背后的风险套利补偿。在此基础上 ,采用市场分析法对上市公司购并利益分配进行实证 ,检验结果显示中国证券市场同样存在“购并公司股东损益之谜”。  相似文献   

16.
购并中价值创造的三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围绕着购并是否创造价值、购并为谁创造价值、购并如何创造价值三个问题,总结了以往的购并研究,并分别作了评述。在经济总体水平上,购并作为一种资源的重组优化是有利的,但是面临的一个困境是,目标企业的股东获得的收益要远远高于购并企业的股东。学者们对此做了解释,比如认为经理们的动机“不良”,或者资本市场有效性值得怀疑,但是也有可能是购并企业在整合过程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技巧,因此理解购并如何创造价值就成了关键。组织匹配性研究和过程学派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确实大大增强了我们对整合过程的认识,但是离透彻地理解整合机理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笔者预言,社会资本等社会学、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可能会成为一个主要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组建企业化风险投资公司势在必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险投资的实质是通过投资于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群,将其中成功的项目进行出售或上市,这样不仅能弥补失败项目的损失,而且还可使投资者获得高额回报。企业化风险投资公司就是强调风险投资行为应当是一种商业行为,不能视为一种政府行为或不是完全的政府行为。因此,企业化风险投资公司具体起来就是指:投资主体社会化、投资风险分散化、投资行为企业化。1组建企业化风险投资公司的必要性和迫切性1.1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贷款及担保问题在现代经济中,大型企业无疑起着主导和支柱作用;而中小企业因其“小而专”、“小而精”…  相似文献   

18.
论风险投资中的尽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多位风险投资家的调研,对他们尽职调查所必备的条件、策略及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出其内在规律,以期对我国风险投资项目的筛选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跨国公司购并对我国国企改革与重组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跨国公司购并活动频频,购并金额记录一个接一个刷新。联合国1996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1990年跨国购并购买值总计为159608百万美元,到1995年增加为229368百万美元。1996年12月波音公司以140亿美元购并麦道公司,震动国际航空业及经济界,影响深远。1跨国公司购并的特点叨年代掀起的新一轮跨国公司购并浪潮呈现的特点有:同业规模经济重组,强强联合,银行业购并引人注目。1.1同业规模经济重组在战后的企业兼并中,曾有过同类企业的“横向合并”和相关企业的“纵向合并”,以及把不同部门的毫无联系的企业合并到一起的“混合合…  相似文献   

20.
汪洱 《经济纵横》2006,(3):75-75
为什么有的公司拥有大量的人才,也有不错的战略和产品,在经营业绩方面却不如同行业的其他公司?来自美国海氏管理顾问公司的一项基本调查显示,这些企业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真正看到员工与利润之问的联系,这些企业的管理者往往只是在口头上喊着“员工是我们最重要的资产”“员工是我们竞争优势的来源”,却没有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去认真研究好企业选人用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