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固定资本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勇 《经济师》2004,(11):21-21,23
固定资本投资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文章综合索罗模型和皮尔逊相关分析 ,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论述了固定资本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而且 ,就此对我国投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固定资本理论对理解马克思经济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必须从资本循环和周转的动态视角理解马克思的固定资本理论。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联合生产体系及置盐—中谷模型, 讨论了联合生产体系在分析固定资本问题中的局限性。 接着从现有的资本循环模型出发, 构建了刻画固定资本周转过程的动态模型。 通过本文所构建的模型, 本文讨论了马克思经济学关于固定资本的一些基本观点, 并对马克思的固定资本理论和联合生产模型之间的差别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彭水军  包群 《财经研究》2006,32(6):110-119
文章通过将存量有限且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引入生产函数,构建了一个产品种类扩张型的四部门内生增长模型。首先,通过对模型的市场均衡分析,给出了平衡增长路径的经济增长率以及均衡解存在的一个充分性条件,系统地探讨了在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不断耗竭的约束条件下内生技术进步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其次,通过对平衡增长路径进行比较静态分析,讨论了各经济变量以及经济环境参数的变化对稳态增长率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并给出其经济学解释;最后是综合结论及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Aghion和Bolton的滴漏理论,选择中国的城乡年人均储蓄比、城乡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固定资本投资占总固定资本投资比及人均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四个变量数据,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储蓄比及农村固定资本投入之间的关系,以此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滴漏效应进行判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滴漏效应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将能源消耗作为经济增长的影响因子引入Cobb-Douglas生产函数,采用1978—2008年安徽省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VAR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运用JJ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证明了安徽省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单向因果关系,并估计出能源消费、就业人数和固定资本存量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显示,能源消耗对安徽省经济的影响较为显著。此外,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得出,保持能源消耗、固定资本存量与就业人数的协调增长对于安徽省经济增长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应用于中国贸易政策内生化的模型综合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借国际贸易模型和制度经济学解析代理人目标函数 ,构造出满足转型经济需要的单部门和多部门模型及其演进路径 ,突出强调部门间利益表达能力和国家间实施贸易政策的治理结构差异对于代理人行为的意义。同时 ,通过观察 2 0世纪以来贸易政策实践 ,运用不变和可变替代弹性模型分别构造非谈判均衡约束和均衡谈判约束条件的贸易政策内生化模型。进而依据模型的经济含义提出改进中国贸易政策实施机制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斯拉法复兴了古典理论以联合生产来研究固定资本的分析方式,这种方式不仅避免了新古典理论的逻辑缺陷,而且为从新的角度研究固定资本问题提供了思路。最近一些关于可转移机器的模型研究不仅重新激发了对固定资本问题的研究兴趣,也改变了对现有理论的一些认识,这些都使得重新梳理斯拉法体系下固定资本问题的研究成为必要。本文是对斯拉法体系下已有固定资本模型的综述性研究,总结了各模型假设条件和成本最小化生产技术的特点,并指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模型的理论框架下,通过构建包含环境保护部门和实际生产部门的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应用动态优化理论探讨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多重均衡关系。而后利用我国2007-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两者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波特假说"在我国得到了经验支持,环境规制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不同的环境规制强度下,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9.
喻煊  史妍 《时代经贸》2010,(8):53-54
对于经济增长的研究从古典经济学时代就开始受到经济学家的关注,自古至今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都尝试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存量或增量方面探究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本文从柯布道格拉斯模型出发,构造了专门生产物质资料和专门生产人力资源的两个部门的生产模型,在家庭最优化模型的约束下,推导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在不同部门构成比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模型,并引入实证分析,验证该模型对中国实际情况的适用性,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和理论模型提出适当调整投资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于经济增长的研究从古典经济学时代就开始受到经济学家的关注,自古至今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都尝试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存量或增量方面探究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本文从柯布道格拉斯模型出发,构造了专门生产物质资料和专门生产人力资源的两个部门的生产模型,在家庭最优化模型的约束下,推导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在不同部门构成比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模型,并引入实证分析,验证该模型对中国实际情况的适用性,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和理论模型提出适当调整投资结构的政敢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35个主要工业行业为对象,实证分析了1991—2014年中国工业增长的动力演变过程。研究表明,规模和结构是中国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因素。规模因素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始终较大,并且资本要素的规模变动效应明显超过劳动要素,而结构因素对工业增长的贡献较低。工业内部的集中度在逐渐提高,工业增加值排名前十位的行业,转向技术密集型为主的行业,反映了中国工业正处在转型升级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使用2001—2016年我国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中针对人才出台的地方性法规及部门规章对人才政策予以定量识别,并与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匹配,实证检验了地方人才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才政策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体而言,人才政策出台数量平均每增加1条,能够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约0005。机制检验证明,人才政策通过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纠正人力资本在企业间的错配两条路径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此外,企业及行业异质性研究发现,人才政策对非国有企业及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大于国有企业及非高技术产业。以上发现对于当前地方政府人才治理体系建设具有较大意义,对如何完善政府人才政策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银行资本为切入点,从银行提供小微企业贷款的角度,探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可能的路径。新资本监管降低了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权重,改革前后可以视为“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本文深入研究银行资本与小微企业贷款的关系,并对“小银行优势理论”进行再检验。结果表明:(1)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权重优惠政策显著促进了银行发放小微企业贷款,特别是对小银行来说,政策效果更好;(2)在优惠政策实施之前,资本水平较高的银行会紧缩小微企业贷款,而且这种惜贷行为在大银行中尤为突出;(3)在优惠政策实施之后,资本水平越高的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偏好反而越强,且这一促进作用的力度在大银行中更为显著。因此,应当继续执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权重优惠,提高银行资本水平,构建多层次银行金融体系,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xplores whether the international mobility of physical and/or financial capital is essential for productive efficiency in each of three open OLG models of neoclassical growth that vary in terms of dimensional attributes. A tradeoff between capital mobility requirements and dimension has previously been established by example where, ceteris paribus , neither form of capital mobility is required with three productive sectors, only physical capital mobility is required with two sectors, and both forms of mobility are required with a single sector. This paper reconsiders that tradeoff using a general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and utility functions which introduces the potential for specialization along the transition path—an event which would imply inconsistent capital mobility requirements along the growth path for models with fixed dimension. Conditions are established under which the tradeoff between capital mobility requirements and dimension remains valid.  相似文献   

15.
高储蓄率、要素收入分配不平等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三个典型事实。本文构建一个非平衡增长模型表明这三者是一个自洽的系统,存在相互制约和矫正关系。在我国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的储蓄倾向不同与劳动收入占比较低的背景下,高储蓄会出现两个相反地影响产业结构的动力。一方面,高储蓄转化的高投资更多体现为工业品,阻碍了服务业发展,同时,高储蓄导致的低消费使得恩格尔效应无法发挥作用,阻碍了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高储蓄导致高投资,推动了资本深化,这又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变迁又反过来影响社会储蓄率和要素收入分配。文章证明这个系统存在一个广义平衡增长路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资本及资本有机构成分析框架及论断的基础上,利用我国2005—2015年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全面考察了增值税转型和“营改增”两次改革对地区资本及资本有机构成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后固定资本投入增加,可变资本投入相对减少,资本有机构成进一步提高;而“营改增”后,固定资本和可变资本投入均有增长,但资本有机构成相对下降。本文检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及资本有机构成论断在我国的现实意义,对进一步加强应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我国财税制度改革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7.
2013年后,中国的P2P网络借贷(简称P2P网贷)异军突起,在激活金融要素和拓展投融资渠道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将群组制度视为重要的社会资本,并以此为理论视角,对世界上规模最大的P2P网贷平台Prospercom①超过126万个借款标的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加入群组,特别是加入借款标的经过群组组长审阅和信誉评分较高的群组,不仅能提高借款人获得贷款的成功率,而且能降低借款人的借款利率。本文认为,Prospercom的群组制度能够为中国P2P网贷平台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2007年以来颁布的有关规范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和资本预算制度为背景,本文考察了上市国有企业分红对其资本性投资支出决策价值相关性的影响机理。搜集以国有企业分红返还为代表的“体内循环”证据,通过国有股权比例衡量红利“体内循环”的预期操控强度,验证了国有股红利“体内循环”与企业资本性投资支出决策价值相关性的关系以及受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和预算制度的影响。本文指出的国资红利再分配的“两面性”,对混合所有制发展和国有企业市值管理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two-sector models of endogenous growth with sector-specific external effects, and government expenditure financed by distortionary taxation. When this type of external effect is combined with a sufficient degree of capital taxation in a Lucas-Uzawa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continua of equilibria will emerge in the region of the balanced growth paths. By contrast, indeterminacy is not possible when either sector-specific external effects or factor taxation are added to the model in isolation.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paper, we demonstrate that if labor supply is endogenous, indeterminacy can be consistent with much lower degrees of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Furthermore, certain types of fiscal policy will be associated with multiple balanced growth paths and the existence of a poverty trap. Finally, in the last part of the paper, we demonstrate that if physical capital is employed in both sectors of the economy, indeterminacy will emerge for varying combinations of factor taxation and external effects, even when returns to scale are constant at the social level.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量化生态占用并评估生态价值基础上,提出运用税收实现超额生态占用价值补偿的税收方案,也称生态赤字税。根据税制生态化的改革思路,本文运用CGE模型分析了征收生态赤字税和降低所得税的政策效应。本文研究发现:(1)在各税收方案中,生态赤字减少,就业增加,支持双重红利假说,全行业中间投入减少相对总产出减少更大,名义GDP保持增长;(2)实际GDP在生态赤字税基础上仅减少企业所得税的方案中下降,同时减少个人所得税则能实现增长,此时减税额低于生态赤字税收入;(3)在开征生态赤字税同时,降低个人所得税在保持经济增长方面较好,降低企业所得税在减少生态赤字方面较好,但降低企业所得税所减少的生态赤字价值低于降低个人所得税时劳动和资本增加值的提高。本文建议在完善生态占用核算基础上开征生态赤字税,并减轻所得税,促进经济增长由资源环境消耗转向劳动和资本投入的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