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8 毫秒
1.
企业财资管理的首要和关键环节是对企业的财资风险源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企业财资管理的核心是形成较为清晰的投融资逻辑分析思路。后危机时代,通胀与贸易保护实际上构成了企业财资管理的主要风险。本文基于后危机时代的国际背景,结合企业财资管理理论的进展,提出了改进企业财资管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企业财资管理服务是指银行协助企业全面规划现金流,在保证流动性的基础上,促进企业降低财务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实现有效的财务管控。企业财资管理方案已成为国际大型商业银行重要业务产品线。过去十余年,电子银行和资金池业务是商业银行企业财资管理服务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内外环境变化,商业银行财资管理业务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企业财资管理服务4.0启航。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金融环境动荡剧烈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也更加注重财资管理在自身发展中的作用.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亚中国)利用自己来自香港,和内地文化同根同源的优势,通过打造”中港联动”平台,加强与财资服务伙伴合作等方式,将专业的金融服务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帮助内地企业全面提升财资管理水平. 一脉相承与企业共成长 内地越来越多的集团,企业快速发展,走向海外,它们从最初简单的资金集中管理,开始向全面的财资管理发展.作为一家紧密联系香港与内地的银行,东亚中国了解香港以及内地市场,在帮助企业进行跨境财资服务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它利用在香港贸易中心多年的服务经验,将全球跨国企业财资服务经验引入内地企业的财资管理,帮助企业提高资金运营效率,特别是提供在公司治理、内部平台框架构建、香港融资渠道、国际贸易环境分析等方面的专业帮助.东亚中国不只是把自己定位在金融市场中介的角色,而是从更为深远的角度为企业着想,力求与企业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4.
作为企业最活跃的资产形态,财资是企业经营资金运转周期的起点和终点。经过十来年的发展,资金池、票据池、集中结算、移动报销、外汇融通、银企直联、跨国联通、智慧财资、财务共享以及供应链金融,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中国的财资行业迈入了互联网时代。  相似文献   

5.
长远来看,我们预期风险管理议程会对企业决策起到更大作用。这将使财资管理者在制定业务策略过程中成为很有影响力的角色。风险管理在财资管理的每一项决策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虽然财资管理工作的一项经常任务就是风险  相似文献   

6.
于跃 《新理财》2013,(5):94-96
尽管未来10年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战略机遇期,但对企业而言,未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陛,以及国内金融改革、相关政策的推进和实施,则要求企业切实地做好财资管理。3月20日,《欧洲金融》在北京举行“第七届中国企业现金、财资与风险管理年会”,与会嘉宾就未来经济形势下企业如何做好财资管理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鱼招波 《新理财》2014,(2):115-116
财资管理考验着企业整合内外部金融资源的智慧与能力。借助现代管理手段和IT互联网技术,我国企业财资管理加速升级,在现金集中管控、投融资集团运作、运营资金集成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首席财务官》2014,(14):54-55
本次调查显示,财资管理转型已经刻不容缓。中国企业需要加强财资管理的集中度,考虑采用更为先进与专业的财资管理系统,同时也需要将范畴从基础的现金管理拓展到风险管理上去。《首席财务官》与SunGard携手开展的一项全新市场调研发现:中国企业已将新技术和风险控制作为其财资管理部门的重点投资领域。这符合他们提高现金管理效率、加强财务控制,以及更大力地支持业务增长的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财资管理市场正处于大规模需求和新技术应用爆发的前夜。企业应紧跟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明确细化需求,让财资管理在企业业务发展中显示出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不恰当的资产负债管理行为促进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和蔓延,也加剧了自身的风险积聚。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面临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实施转型迫在眉睫。本文总结了西方银行在危机中汲取的经验教训,展望了后危机时代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面临的挑战,剖析了未来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发展趋向,并在此基础上为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转型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博览》2012,(17):49-50
在国际金融环境动荡剧烈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也更加注重财资管理在自身发展中的作用。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亚中国)利用自己来自香港,和内地文化同根同源的优势,通过打造“中港联动”平台、加强与财资服务伙伴合作等方式.将专业的金融服务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帮助内地企业全面提升财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商业模式变化、满足全球化背景下的公司财务需求,财资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金融危机后,重视现金管理、保持健康的现金流已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部分,写进众多公司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这一大背景下,企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加强企业管理创新必不可少。本文简述了后经融危机时代的特征,阐明了当下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企业管理创新策略。本文多以污水处理企业为例。  相似文献   

14.
一方面企业对全球资金管理的诉求日益提升,另一方面便利企业贸易投资的新政不断推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外资银行都在紧跟客户发展需要,不断优化财资管理的产品与服务。本期对话相关企业代表及部分中外资银行专业人±,聚焦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中企的财资管理,探寻商业银行在服务企业全球资金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与未来业务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5.
后危机时代企业用工策略的多元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契机也形成了更为复杂的风险,如何有效的识别风险就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本文基于系统分析的视角,对影响企业用工的宏观风险、中观和微观风险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并以此作为依据指出形成危机的关键成因,提出企业可供选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金融电子化》2013,(8):55-56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中国企业的普遍建立,引发了企业财资管理的变革,与此同时,集团企业因为市场竞争与财务资源的压力,也呼唤更为高效的财资管理工具。商业银行敏锐地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争相研发了功能、架构各异的现金管理业务系统,中国银行全球现金管理平台凭借强大的业务能力、先进的技术,成为大型集团客户现金管理服务的优选。  相似文献   

17.
成熟的企业不等于永恒的企业,其财资问题最本质的东西可以归纳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资取向,如果这个维度选准了,就可以做到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18.
在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世界经济危机逐渐消除,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本文在此背景下结合“十二五”时期国家的政策支持深入探讨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面临的风险并对“后危机”时代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以下是针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转变、后危机时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策略对后危机时代下企业内部审计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丁晶  甘卓霞 《新理财》2010,(7):67-69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管理滞后、会计信息风险控制不力导致风险加剧,往往是企业在危机中倒下的共因.后金融危机时代,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会计信息系统风险控制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