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浅析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 从委托代理理论看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分离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必然产生委托代理问题。在这种代理关系中,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在利益目标、风险态度上并不完全一致,加之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信息的非对称性,经营者很容易为追求自身代理收益而不惜牺牲所有者的利益。因此对经营者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必要的监督与约束是降低代理成本、维护所有者利益的有效途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与所有者职能联系在一起。伴随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二十年来“放权让利”、“政企分开”等的…  相似文献   

2.
从“内部人控制”看会计信息失真:兼评会计委派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联生 《上海会计》1999,(12):45-46
一、“内部人控制”与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关系“内部人控制”是日本学者青木昌彦分析了70年代和80年代中欧、东欧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特有情况而提出的。它是指企业内部人员(如厂长或经理、职工等)在事实上而非法律上拥有了对企业的控制权。根据现代企业理论,资产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他们的目的往往是不一致的。如果缺乏必要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经营者就有可能作出违背所有者利益的事情。可见,“内部人控制”实质上是委托—代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内部人控制”是由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实质上是双方进行博弈的过程,信息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有者为了在博弈中获得更多的收益,会要求经营者尽可能多地披露会计信息。在传统的"两权分离"模式中,解决股东经理之间利益冲突的常用方法是采用财务信息为基准制定经理人补偿契约。正是上述的原因,经营者需要定期对外披露公司的财务信息。  相似文献   

4.
关于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国有企业特定的委托——代理关系导致的产权主体缺位以及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机制、必要的股权约束机制和经营者自我约束机制的缺乏,形成了国有企业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而治理这一问题,必须依据成因,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5.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内部人控制”,而“内部人控制”的根本原因则是国家所有者身份的缺位、国有企业代表身份模糊不清。在现代企业中,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后形成的是一种委托代理契约关系,企业所有者委托经营者代表他们管理企业。由于所有者追求的是企业资产价值最大化,经营者追求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二者利益取向的不同导致目标的不一致。加之对经营者的行为一直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使国有企业变成了内部人控制的企业。其直接后果就是经营者以牺牲所有者(国家)的利益来换取私人利益的最大化。面对“内部人控制”而导致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委派制的倡导者们试图以委派制这种形式赋予会计人员一个超然的独立地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但实践证明,会计委派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营者的败德行为,仍然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依旧限制着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一、会计人员的身份问题决定了其仍然难以保持相对超然的独立地位。会计人员以什么样的身份到企业进行工作,这是委派会计人员最为关心的问题。赋予国家公务员身份,则派出人员在心理上有一种安全感,有助于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但是,即使派出的会计人员是国家公务员身份,依旧不能排除其与企...  相似文献   

6.
<正>一、引言自《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这一经典著作问世至今,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被视为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基石。"两权分立"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核心特征,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也成为了基于委托代理契约的博弈双方。根据委托代理理论的观点,为了确保经营者的行为与所有者的利益相一致并达到共同提升企业绩效的目的,企业的所有者就必须对经营者实施有效的激励政策。毋容置疑,薪酬激励作为现代企业激励政策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必然也在企业运行  相似文献   

7.
委托——代理理论是过去20年中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是指所有者在保留所有权的前提下,将其拥有的资产按照预定条件委托给经营者经营。一般说来,在委托一代理关系中,所有者是委托人,享有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经营者是代理人,在委托人授权范围内对资产行使占有、支配、使用和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国国有资产监管体系一直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最为严峻的就是“政资不分、政企不分、规模大、效率低”的现象。为了更有效地协调国有资产各个监管环节间的关系,使产权及职责更明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政府提出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由“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并构建出“国资监管机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国有企业”的新型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加强法人治理,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  相似文献   

9.
激励性股票期权是针对现代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中所有者和经营者利益不一致,对企业经营者进行激励约束的一种制度安排,本文对其本身的局部性和在我国现阶段施行的障碍进行了分析,并对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问题提出市场化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委托代理关系简单地说就是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风险分担收益分享的关系,这种关系广泛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在股份制公司中,作为公司所有者的股东将公司所有权委托给通过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董事会代理行使,形成所有权代理关系。董事会通过契约把公司的经营权委托给经理人员行使,形成经营权代理关系,这种双层代理关系使股东对经理的所有权约束力弱化,导致经理经营企业的价值往往小于他是企业完全所有者时经营企业的价值,这两者之间的差额被称作“代理成本”。我国国有企业的绝大部分资产是国有资产,国有资产的终极所有者为全体人…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集团持续不断的扩张进程中,对外投资所形成的经营主体纵向组织层级日渐增多。委托代理链条相应拉长。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投资链条非理性无序延伸下。所衍生的投资管理混乱、资本控制弱化、代理成本膨胀、投资收益萎缩、经营风险激增、财务信息虚假以及内部舞弊现象泛滥等负面效应,已经越来越明显地增加了委托代理成本,降低了国有企业集团的资本运营效率。本文在对一家省级国有企业集团进行现场实地调研后认为,必须关注由于投资链条过度延伸而引发的种种问题,理性地选择适度的投资组织层级。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是辩证认识国有资本投资链条纵向延伸所引发的代理成本与规模效益的"双刃剑"问题。注意投资链条的适度性,从而减轻由于代理链条过长、监管力度弱化所导致的代理成本增加问题.提高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从委托代理理论看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存在以下委托代理问题:1.对国有资产监督力度低;2.对国有资产监督可信赖度低;3.政企不分导致经营者管理积极性低;4.委托链过长引起的代理成本高昂;5.非有效竞争以及外部约束软弱带来的隐患.可通过将国家股转化为债权、加强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等途径来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3.
PREFACE/前言公可两权(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了独立审计的产生。出于对经营者代理行为不信任的考虑由所有者委托审计是最初的审计委托权定位。本文从独立审计委托人应具备的禀赋分析了公司三种两权依存状态下的审计委托权定位,认为除所有权与经营权完全分离时的强经营者状态下由所有者委托审计有其合理性外,在其他两权依存状态下将审计委托权赋予所有者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一、实行财务集中核算制度的必要性1·构建公共财政的需要财会集中核算制从建立行政事业事业单位新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体制入手,对财政资金的组织、预算、分配、执行及使用实行全过程的监督,不仅有效防止了财政资金的损失浪费,还为部门预算和公共财政改革创造了条件。2·国家作为所有权人实现对财政资金有效监管的需要所有者财务理论是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的,在经济实践中,所有者将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及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不经济问题。为维护自己的利益,降低经营者背离所有者目标的可能性,所有者就必须建立所有者财务,对经营者进行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EVA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目标函数存在差异,由此产生代理成本,需要对经营者进行相应的激励。然而,基于传统业绩评价而实施的股票期权存在一些弊端。本文探索将股票期权嫁接到EVA(经济附加值)平台之上,提出了基于EVA的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方案,以期能更有效地解决激励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由于基金市场失灵、过度投机以及委托-代理等问题的存在,需要对基金实施监管,而目前国内、国际的基金监管模式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应充分借鉴和引进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构建我国的现代基金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没有形成所有者与经营者这样一对利益共同体.二者的关系是封建家长式的,干得好与坏同自己没有利益关系。笔者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可以从这两个层面上分别进行:一是解决国有产权经营问题.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经营机构,整合经营性国有资产.促进国有资本的经营性与流动性.  相似文献   

18.
王满 《金融科学》2001,(1):106-107
财务总监制是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而建立的一种新型监督机制。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制度残缺,对经营者监督乏力的状况。本文提出了建立财务总监制的理论依据,明确了国有企业实行财务总监制的作用,指出了其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一种以经营性国有资产为载体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收支计划。通过这种收支计划,国家以所有者的身份对来源于经营性国有资产(即国有企业)的增值性收入和转让性收入以及国家以财政投入或者公债转贷的方式为国有企业筹措的资金做出制度性安排,并对这些收入的分配进行统筹安排。2003年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就明确提出了“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设想。2005年年末,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当年的中国财税论坛上就已明确提出“积极探索并加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2006年年初,  相似文献   

20.
李航  王莹 《会计师》2006,(7):48-50
现代公司制企业在公司治理的框架下进行运作和管理,其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不可避免会带来“委托代理”问题。股票期权制度,使经营者能够分享企业剩余收益,被认为是完善企业经营者约束与激励机制、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有效制度安排,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