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危机后为刺激经济复苏,各国采取了非常态经济刺激计划,最终引发了债务危机。此次欧债危机是复合型危机,既是债务危机,又是政治危机与社会危机。长期以来,由于多数欧洲国家都面临经济增长缓慢、福利开支较高、人口老化严重的问题,财政压力一直都比较大。再加上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欧元区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性缺陷,因此演变成主权债务危机。面对债务危机,各国采取不同的应对政策,通过对美欧债务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应对债务危机政策比较,从中得到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新疆金融》2013,(7):77-90
<正>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盟、欧央行等及时对希腊等危机国实施资金救助,建立了欧洲金融稳定机翩和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等危机救助机翩,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控制危机继续恶化和进一步蔓延。本文从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市场反应和政策效果等角度,对紧急资金援助、债务重组、超宽松货币政策、建立银行联盟和财政政策等重大应对策略进行了梳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应对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美欧主权债务危机涉及多国,成为全球经济稳定发展的主要威胁。由于国情各异,美欧采取的危机应对措施也不尽相同。本文对美欧各国的危机应对政策进行分析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2012年8月阿根廷政府宣布偿还了10年前发行的“博登债券2012”的最后一笔欠款,意味着这个拉美第三大经济体终于摆脱了债务危机的阴影。文章回顾了阿根廷爆发债务危机的原因,包括宏观经济长期失衡、财政放任和社会福利政策过度等,介绍了其应对债务危机的相关举措,并从维护宏观经济持续均衡发展、严肃财政纪律强化债务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其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正美欧发达国家政府债务危机日渐严重,引起了广泛关注。面对此次危机,美欧各国都相继采取了各种财政、货币政策措施加以应对,然而其债务危机的产生原因不尽相同,各国国情各异,应对措施及其效果也不同,因而有必要对美欧国家债务危机应对路径进行专题国际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6.
戴慧  陈国权 《海南金融》2012,(12):12-15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与始于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的一个共同点是两次危机均从资产泡沫破灭、实体经济局部下滑开始,但美国在应对两次危机中表现出很多不同的特点本文从金融机构救助政策、存款保险和债务担保政策、金融监管等角度出发,对应对两次危机的经验与教训进行了初步研究与总结,并提出了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2010年2月初开始,随着希腊债务危机的发酵,全球金融市场再次出现震荡.针对于此,欧元区国家逐步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通过此次的欧洲债务危机,我们不难发现公共债务在一国经济之中的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欧洲债务危机成因、发展和各方应对的探析,思考了我国公共债务管理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8.
谈璐 《中国外资》2010,(18):17-17,19
从2010年2月初开始,随着希腊债务危机的发酵,全球金融市场再次出现震荡。针对于此,欧元区国家逐步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通过此次的欧洲债务危机,我们不难发现公共债务在一国经济之中的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欧洲债务危机成因、发展和各方应对的探析,思考了我国公共锈务管理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9.
为应对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经济刺激措施,代替民间企业和金融机构承担危机成本,这不可避免带来一定的政府债务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政府债务问题逐步凸显,成为全球经济走出危机阴影的障碍。文章分析认为,当前国际上政府债务问题呈现脆弱性、复杂性、集中性和长期性特征,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绊脚石,甚至会给世界各国经济带来灾难性影响。文章同时总结了国际政府债务问题带给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美国债务问题引起了全球的关注,美国债务危机是债务膨胀及扩张性宏观政策的结果,并呈现债务膨胀长期化的趋势。其根源在于美元霸权下的国际经济体系是一个债务推动的经济模式,长期发展必然会导致经济失衡,并表现出债务依赖症。现阶段,美国采取货币化的手段应对这一危机,使得危机在很大程度上转嫁到债务持有者手上,中国作为美债最大的持有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这一挑战。  相似文献   

11.
国际金融危机后,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又给世界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本文分析了欧美等国债务危机发生的原因,探讨了主权债务危机中暴露出的长期赤字政策、过度依赖货币政策、政府作用发挥失当这一系列问题。分析了目前中国的债务问题,指出正确认识政府在经济调控中的作用,才能避免应对失当引发的更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相栋 《新金融》2012,(2):38-41
虽然从违约意愿和认购者负担能力来看,美国并未发生显性的主权债务危机,但是美国主权债务危机的确以自身独特的方式在"上演"。文章主要探讨了美国主权债务危机的观测维度、危机"特色"、发生原因、前景展望和中国的应对方略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于建勋 《云南金融》2012,(1X):77-77
国际金融危机后,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又给世界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本文分析了欧美等国债务危机发生的原因,探讨了主权债务危机中暴露出的长期赤字政策、过度依赖货币政策、政府作用发挥失当这一系列问题。分析了目前中国的债务问题,指出正确认识政府在经济调控中的作用,才能避免应对失当引发的更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应对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经济刺激措施,代替民间企业和金融机构承担危机成本,这不可避免带来一定的政府债务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政府债务问题逐步凸显,成为各国和全球经济走出危机阴影的障碍。当前国际上各国政府债务问题呈现脆弱性、复杂性、集中性和长期性特征,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绊脚石,甚至会给各国经济带来灾难性影响。我国应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引发了希腊债务危机,并由此拉开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序幕.先后卷入债务危机的欧洲国家包括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等.时至今日,欧洲债务危机仍在进一步恶化.本文从三大财务报表阐述欧洲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分析欧洲债务危机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最后从财务角度提出中国企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应对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经济刺激措施,代替民间企业和金融机构承担危机成本,从而带来一定的政府债务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政府债务问题逐步凸显,成为各国和全球经济走出危机阴影的障碍。当前国际上各国政府债务问题呈现脆弱性、复杂性、集中性和长期性特征,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绊脚石,甚至会给世界各国经济带来灾难性影响。我国应该从中得到一些警示。  相似文献   

17.
美国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于2007年的次贷危机在美国纵深发展并波及全世界,不同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货币当局的反应,美联储迅速采取全方位、创新式、深层次的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和大型金融机构进行援助,分别采用了TAF、TSLF、PDCF、AMLF、CPFF、MMIFF等新型政策工具,有针对性地增加市场流动性,借助未来的通货膨胀来转移美国的债务负担,在全球树立了统一行动和政策协调的典范。借鉴美国经验,未来中国要以新视角和创新工具来应对金融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18.
D公司由园林景观转型为PPP项目后,前期充分享受政策红利,企业规模迅速扩张,但PPP项目垫资金额大、周期长,2017年PPP项目清库存政策使债务压力加剧,“史上最凉发债”事件迅速引爆了D公司的债务危机,2019年10月某区国资委成为实际控制人,控制人易主后利润扭亏为盈.本文梳理了债务危机爆发后D公司的解决措施,并总结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欧洲主权债务信用危机频发,债务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说明需要处理好政府债务与财政可持续性及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选择深陷债务危机泥潭的希腊、被视为财政稳定典范的德国以及备受债务问题困扰的美国3个国家,从财政可持续视角分析其赤字与债务政策运用的成败经验,揭示对中国保持财政可持续性与经济增长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次贷危机后,受零利率下限的约束,发达国家传统货币政策的作用有限,各国央行纷纷转向非传统货币政策。这些措施最初是为应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危机,但很快扩展到通货膨胀目标、刺激实体经济、抑制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本文试图对量化宽松政策的主流研究视角进行分析,勾勒出研究的基本轨迹,并结合各国量化宽松政策实际操作提出反思,以其对未来研究和政策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