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对江苏、江西、内蒙、云南、安徽五省(区)756户农户的信息服务调查,运用支付意愿方法,得到上述地区农户的信息服务支付意愿,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信息服务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农户信息服务支付意愿的因素除了农户家庭和生产等一些常见的特征变量外,还有农户所在社区信息服务可及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基于这些实证研究结果,政府应增加投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  相似文献   

2.
董洋洋  鲁虹 《商业时代》2014,(32):63-65
加强无形服务的有形展示是服务企业提高消费者溢价支付意愿,从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从餐饮业有形展示出发,调查分析服务有形展示对溢价支付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品牌信任在有形展示的设计因素、气氛因素、信息传播与溢价支付意愿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服务有形展示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立足于甘肃省酒泉地区,了解了"新农保"支付意愿的相关情况,分析出了影响支付意愿的因素,主要有农民倾向的养老方式、农民对"新农保"政策的了解情况、农民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熟悉程度以及农户家庭年收入,并基于此建立因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确定影响支付意愿的主、次因子(附属因子)。  相似文献   

4.
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认知程度是影响其溢价支付意愿重要因素。本文以有机水果为例,运用有序LOGIT模型分析了消费者对有机水果溢价的支付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年龄、教育程度、收入等统计变量以及消费者对有机食品在食品安全、口感品质、时尚性等认知方面的因素变量显著影响消费者的支付意愿。由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分析居民对节能建筑的认知及支付意愿,通过对江苏省的实地调查,探讨居民对节能建筑的认知情况、接受程度、支付意愿以及其影响因素。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居民对节能建筑的认知及支付意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居民对节能建筑的认知程度较低,支付意愿受个人年收入、家庭月燃气费用支出和家庭月电费支出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北京市平原造林重点区域的调查数据,运用双栏模型分析了北京市居民对于城市造林工程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研究表明:(1)62%的北京市居民愿意为城市造林工程付费且其平均支付水平达778.81元/年;(2)影响北京市居民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的关键因素包括居民对环保问题的重视程度、对平原造林工程的了解程度和留京发展意愿等;(3)不同限定条件下,影响北京市居民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的因素具有异质性。  相似文献   

7.
对农民新农合的需求作了框架性研究。运用线形扩展支出模型定量分析了农民的支付能力。农村贫困人群确实存在支付能力问题。政府应对贫困人群的合作医疗筹资给予更大的支持力度。对于绝大数农民,关键不在于支付能力,而在于支付意愿。对农民的支付意愿构建了国家、社区、家庭和个人的四维解释框架。在国家层面,影响因素主要是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政府的"机构能力"以及补贴的力度大小;在社区层面,社会资本在社区健康融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家庭对合作医疗的支付意愿主要取决于其对参与的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同时,家庭成员内部风险分担机制和家庭之间风险分担机制也会对家庭的支付意愿产生影响。支付意愿还和农民的个人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8.
农户对新农合的需求研究:一个分析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农民新农合的需求作了框架性研究.运用线形扩展支出模型定量分析了农民的支付能力.农村贫困人群确实存在支付能力问题.政府应对贫困人群的合作医疗筹资给予更大的支持力度.对于绝大数农民,关键不在于支付能力,而在于支付意愿.对农民的支付意愿构建了国家、社区、家庭和个人的四维解释框架.在国家层面,影响因素主要是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政府的"机构能力"以及补贴的力度大小;在社区层面,社会资本在社区健康融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家庭对合作医疗的支付意愿主要取决于其对参与的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同时,家庭成员内部风险分担机制和家庭之间风险分担机制也会对家庭的支付意愿产生影响.支付意愿还和农民的个人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9.
农业企业对农业商务信息的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较强,同时具备相应支付能力,将逐渐成为农业领域电子商务信息网站参与的主体.本文通过调查农业企业对电子商务网站的使用情况,分析了农业企业对商务信息的使用动机,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以期为相关电子商务网站提高市场竞争力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调查分析人们对恢复和保护三江源区生态系统的支付意愿,继而得出三江源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非使用价值为1444.20亿元/年,其中存在价值占比52.97%,共764.99亿元/年,遗产价值占20.54%,共296.64亿元/年,选择价值占26.49%,共382.57亿元/年.同时通过相关性检验,得出影响居民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为受教育水平、收入、工作状况等.  相似文献   

11.
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公共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内在关系,认为农村教育、电力、道路、水利和通讯设施对农业生产、非农生产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具有显著影响,农村公共服务也发挥了显著作用。陕西省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应继续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资力度,合理选择资金投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全省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朱晓喆 《财贸研究》2006,17(2):52-57
我国政府在制定有关“三农”问题的社会政策和法律制度时,应该从农民最基本的生存利益出发,从法律上来说,必须围绕着如何保障农民的生存权利,展开各项制度建设。我国目前已经通过各种形式的立法,努力确保农民的生存权。农村社会保障法是落实农民生存权的最为重要的法律途径。本文将从法理上廓清农民生存权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在关联,从而对农民生存权和农村社会保障问题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不能顺利开展的直接原因在于农保制度供给不力,如相关制度未能及时修订等。当前,由于农民分化为纯农户、农民工和失地农民,在制度供给上也应针对不同农民实行分类制度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农民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14.
保持与发展现代农业相适应的人力资本水平,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从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一个悖论出发,通过对现代农业发展困境的分析,认为设计一套符合新型农民培育的制度对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现阶段农民人力资本积累的最主要形式,而培育新型农民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点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15.
以湖北省711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影响农民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对被调查地区的农民进行满意度评价。研究表明:影响农民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经济收入、惠农政策、教育投入、教育水平、医疗水平、交通状况和干部作风等;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以及有无孩子上学的农民在满意度上差异不显著,但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来源、不同家庭人口的农民在满意度上差异明显;农民满意度总体水平偏低,但农民对惠农政策、教育水平和医疗水平表现出较高的满意度,而对经济收入、交通状况和干部作风表现出较低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杜明义 《商业研究》2012,(10):173-177
目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农地市场不完善等问题损害了农民土地权益。为此应健全农地市场制度与机制,如完善农地法律制度,确立市场交易规则;健全政府规制机制,严格市场监督、规范仲裁;建立土地合作组织,鼓励合作组织市场运作;扶持农地市场中介,逐步完备农地融资市场;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完善城乡统一社保体系等。惟其这样才能有效保护农民土地权益,顺利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恒科 《商业研究》2020,(4):139-145
现行法律和政策关于家庭承包经营制下农户享有完整收益权的规定,以维护农户土地利益和提升农地经营效率为目标。集体所有权的价值功能在于为集体成员提供平等的土地保障,但是,承包关系长久不变,使得农户分享土地利益代际代内不均等;集体不得参与家庭经营收益分配,加剧集体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和家庭承包经营的低效率。从集体所有权的成员受益权能有效实现的视角出发,需要更新立法理念和制度设计,确认农民集体基于农户公平分享集体土地利益而行使的农地利益调节权,以及农民集体基于农户共享集体公共服务利益而行使的必要收益权。  相似文献   

18.
对武陵山区农村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村生态农业经济,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武陵山区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具有政策、区位和资源等优势,但在农村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方面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农民的环保意识淡薄,农村环境污染和农业资源减退等等。因此,必须转换农民的落后观念,并依据武陵山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加快农村生态旅游观光和生态家园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是一个典型的“关系社会”,社会资本对于信息分享和资源配置具有较强的干预。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6年的农村样本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从收入增长与收入差距缩小的双重视角考察社会资本对中国农村贫困户减贫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2010-2016年间,中国农村的贫困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一趋势主要源于收入增长,而不是收入差距缩小。社会网络、社会参与和社会信任所体现的社会资本可以显著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有效发挥减贫作用。就缩小收入差距的视角看,社会网络对农村的减贫作用比社会参与和社会信任更为显著。注重农村贫困人口社会资本的构建,尤其是提高贫困农户的社会网络质量,对于农村减贫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浙江省部分农村地区的农户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现有的金融供给远远不能满足该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农户的外部融资需求很少能从金融机构得到满足;缺乏担保和抵押物;民间借贷行为较普遍;农户融资规模较小、期限短;当地农业保险体系较完善。浙江省可实行农作物与保单"捆绑式"抵押的新型贷款模式,并加快整合相关资源,建立有关部门的联动机制,以充分发挥正规金融机构的供给主导作用,满足农户资金需求,支持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