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我国耕地和农产品重金属污染形势严峻,工业排污是重要来源之一。本文通过对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和近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的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地区重金属污染企业数量多、增长快,技术水平低,布局分散。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不可逆性,各级政府必须彻底转变"先污染、后治理"的常规思路。重金属污染企业须集中布局,从源头上扭转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扩散态势;加强对企业重金属污染排放的监测,激励企业通过治污革新技术工艺;治理农村污染须多部委协作和地方政府切实转变发展观念。  相似文献   

2.
重金属污染农用地风险分区与管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重金属污染农用地的风险等级,对重金属污染农用地的风险分区进行划定,建立农用地重金属污染风险分区分级以及风险控制区划方法,提出不同风险分区的管控对策。[方法]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农用地土壤与农作物污染等级进行评价,构建农用地重金属风险控制区划方法体系。[结果]利用目前已有的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污染评价标准,可以将土壤与农作物污染等级划分为清洁、尚清洁、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5种类型,根据其污染风险等级,按照安全与基本安全保护区、低风险监控区、中风险预警区和高风险限制区对其进行管控利用。[结论]将农用地土壤与农作物重金属污染评价有机结合,确定土壤与农作物不同污染程度下农用地的风险等级,可以对重金属污染农用地实现有效安全利用分区与管控,为国家分级分类管控治理农用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如今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治理。论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修复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全球范围内受到极大关注。大多数重金属元素具有强生物毒性危害极大,在人体内累积可造成慢性中毒,研究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对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发展的展望,以期为实际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是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的重要依据。常用的单因子指数法无法直观反映综合污染状况。为了更为有效、合理地开展土壤重金属评价工作,采用复合指数法对研究区进行评价,该方法通过将单因子指数法评价结果进行空间叠加处理分析,可得到复合种类指数和复合等级指数。复合种类指数可以表示存在污染的元素种类和复合污染的区域,复合等级指数表示复合污染的程度。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复合污染的面积依次为:单元素污染双元素污染三元素污染四元素污染。其中单一污染物为As,双元素复合污染物分别为As、Cd或As、Hg;三元素复合污染物分别为As、Cd、Hg或As、Cd、Pb或As、Hg、Pb;四元素复合污染物分别为AS、Cd、Hg、Pb。各程度的污染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当地复合污染问题较为严重,政府部门应尽快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复合指数法能更为全面、客观、综合的反映评价区的实际污染状况,应加以推广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的出台,政府把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总体上讲,我国的土壤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许多问题。土壤污染防治职责不明、土壤污染治理资金无法保障等问题严重。因此,政府需认识到土壤污染治理中存在的不足,采取合适的对策,创建美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市北郊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哈尔滨市北郊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经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对土壤的理化性质,重金属的含量及空间分异性以及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采用单因子和综合因子指数法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哈尔滨市北郊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贡献因子是Cd;哈尔滨市北郊菜地土壤为轻污染;土壤对Cr,Cd和Ni的吸附容量取决于土壤颗粒的组成状况;Cu,Zn,Ni和Cr和土壤理化性质间存在相关性;重金属元素间存在相关性,说明它们的来源可能相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肥硕的土壤,可以带给农业更高的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所以保证土壤的肥沃性和防止土壤的污染就成了土壤管理工作的重点。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控制土壤污染,提高土壤肥沃度,也成了农业研究中的重点问题。就土壤污染及治理和如何保持土壤肥沃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11月14日,农业部在云南昆明召开全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出席会议并讲话。张桃林要求,今后一个时期,要坚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农业生产相统筹、外源污染防控与内源污染治理相协同、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做好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抓好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工作,探索建立耕地重金属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监测,抓好示范建设,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常态化;加大秸  相似文献   

10.
欧美国家污染土地治理修复政策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欧美国家开展土地污染治理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土地污染治理修复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上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方面也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体系。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对土地污染治理与修复的关注起步较晚,很多方面还不到位。通过分析欧美发达国家的污染土地治理修复政策,对完善我国污染土地治理机制、促进土地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区域分异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农业面源污染是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把握农业面源污染的时空规律,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管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该文通过分析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成途径,确定农业面源污染的评价指标,并利用该指标分析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时序特征,发现1985~2005年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呈现线性增长特征、阶段加速特征和农资污染为主特征。文章分析了2006~2007年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分布的空间特征,发现中国存在3类污染区域:农资污染区、畜禽污染区和水土流失型污染区。根据时空特征分析,该文给出了农业面源污染管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Policy discussions on agricultural pollution problems characterize prevention as more cost effective and precautionary than ex post treatment. We deriv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reatment alone is more cost effective in situations involving multiple sources of emissions, multiple sites affected, and a commonly used precautionary approach to uncertainty. We also show that a greater degree of precaution can result in less reliance on prevention. An empirical case study indicates that treatment alone is the most cost-effective means of dealing with nitrate in most Maryland community water system wells. The use of leaching prevention measures is restricted to the most intensive poultry producing areas. The incremental cost of precaution is substantial.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是矿业城市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业城市目前大都面临着矿竭城衰和产业转型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是矿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大多数矿业城市都存在着经济结构单一、城市建设滞后、再就业矛盾突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矿业城市应建立社会预警与利益平衡机制,做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职业培训、发展循环经济等项工作。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因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有矿山地质灾害、占用破坏土地资源、影响及破坏地下水系统、水土污染。湖南省从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治理规划、治理备用金制度、评估及企业和政府投资治理等方面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了一定的保护。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需要进一步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法规体系,通过法律手段促进矿山地质环境可持续发展;实施严格、高效的矿山地质环境行政管理措施;运用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经济手段,从影响成本和收益入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根本上减少矿山地质环境破坏;采取无废开采,矿区复垦等技术措施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保护。文章还探讨了新建、生产、闭坑三种类型矿山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Nitrate pollution control under soil heterogeneit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article presents results on measures to abate nitrogen pollution when soil heterogeneity is considered by using a dynamic model of corn production. Several policy op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nitrate pollution are evaluated by their cost efficiency. While results show that a nitrogen standard or tax is a good second-best control instrument, neglecting dynamics may lead to the wrong choice of instrument. Other important findings for the design of nonpoint pollution policy measures are that water pricing, as advocated by the 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 is inefficient as a pollution abatement tool, and differentiating control measures by soil type enhances welfare, although welfare gains may be small.  相似文献   

16.
As the pollution of urban soil in brownfield redevelopment sites can adversely affect the surrounding ecosystems and human health, China's rapid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necessitates the remediation, treatment and redevelopment of contaminated urban soil. This study aims to address the policy implications of inventorying and mapping soil heavy-metal pollution in brownfield redevelopment sites in China, using the Tiexi district in Shenyang as a case study. Enrichment factors analysis of the soil samples proved that the soil in the brownfield sites was highly enriched with copper, cadmium, lead, zinc, arsenic and nickel relative to background values. Furthermore, the analysis of the pollution index and the integrated Nemerow pollution index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soil was most heavily polluted by cadmium. The hot-spot metal contamination areas, determined using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technology, were mainly located near historical high-pollution enterprises. Based on our findings,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further brownfield management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17.
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及生物整治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探讨对我国农药污染的防治,用生物防治和生物修复整治措施,解决农产品的安全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发展生态农业以及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方法及土地利用调控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综述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及调控措施的进展,展望中国有关研究的发展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果:全球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方法主要有土壤类型法、模型法、GIS估算法、生命带类型法等,但受资料来源、区域土壤的空间异质性等的限制,估算方法的适用性和结果差异较大;土壤固碳的土地利用调控措施主要有农艺措施、生物措施、化学措施、政策措施等。研究结论:正确评价土壤碳储量与合理的土地利用,对减缓可能的温室效应、减少全球碳循环通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矿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资源、环境、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的形势下,研究矿区资源开发对脆弱的生态系统的影响,探索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在分析矿区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恢复重建策略:一是建立矿山环境巡视制度;二是建立健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三是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加强联合执法能力建设;四是加强矿业权管理,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评价体系,形成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矿产资源管理秩序;五是建立现代化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六是加强矿产资源储量基础管理工作;七是培育发展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产业。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通过罗维朋比色法与分光光度法对颜色深浅不一的一级大豆油样进行色泽定量检测,对两种方法在测定一级大豆油进行对比,分析了罗维朋比色法在测定原料成熟度差、透明度差、油色发青和发乌的大豆油时无法定量检测的局限性。结果表明,分光光度法在测定此类油脂色泽时更有优势,更适合油脂生产中的色泽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