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财政对经济发展具有天然的导向作用,本文在对财政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湖南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水平低下、资源制约问题突出等问题,并对当前财政促进湖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财政对经济发展具有天然的导向作用,本文在对财政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湖南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水平低下、资源制约问题突出等问题,并对当前财政促进湖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一定意义上,现代经济增长是以产业结构升级为核心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变动必须与经济增长水平相适应。文章通过对1978-2011年内蒙古产业结构与GDP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是内蒙古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产业结构已经由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向第二、第三产业并重方向转移,这无疑促进了内蒙古经济的高速增长。二是计量回归模型显示,第一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会带动GDP增长0.22%;第二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会带动GDP增长0.53%;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会带动GDP增长0.27%。因此,内蒙古的经济增长中,对经济增长拉动最大的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后。  相似文献   

4.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江苏省产业结构现状以及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得出第二产业对江苏的国内生产总值贡献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按照"配第——克拉克定律"和库茨列茨的理论,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会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所以,江苏省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且通过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主导产业来带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杰 《时代金融》2013,(11):98-100
本文基于湖南省税收与GDP的实证分析,结合税收理论就最优税负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结果表明:湖南省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存在着双向、复杂的互动关系,总的来说,湖南省的最优宏观税负是以动态而非静态存在,并在此基础上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宏观税负—经济增长"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产业结构的差异是理解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地区差异的核心因素。我国上海地区作为金融中心,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上海地区的经济增长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作为经济与金融中心,上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对本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十分重要。从上海产业的整体结构、贡献率及计量分析角度进行研究检验,可以较全面地论证上海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问题。本文研究发现,以金融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给上海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贡献,但也导致其经济的独立性不强及其不稳定。  相似文献   

7.
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农村金融是推动农村经济建设.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切实做好“三农”工作的主要支撑。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存在什么样的关联.其相关强度有多大.本文以湖南省为研究对象.运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对1990-2010年间湖南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湖南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但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并不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做大第三产业这块“蛋糕”,为地方税收提供不竭的税源,是促进经济和税收增长的关键。在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要同第二产业发展同步进行,合理布局、统一协调。只有调整好产业结构,促使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才能保证我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地方税收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对选取的湖南省1991年~2014年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了各要素对湖南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资本投入在湖南经济增长中占据主要地位,接近贡献经济增长的60%,其次是技术进步,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对较小,资本产出弹性以及劳动产出弹性之和小于1,湖南经济增长呈现出规模效应递减,本文的研究对研究湖南省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九十年代以来,北京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年均增长12.1%,高于经济平均增长水平。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带动了全市经济增长,优化了产业结构,增强了城市服务功能,吸纳大批劳动力就业,稳定了社会,壮大了首都经济实力和城市建设财力。作为首都经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使得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逐渐增加,因此研究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要研究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需要知道第三产业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利于了解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本省第三产业要素对GDP的影响,从而提出具体的建议和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灰色关联度模型工具。结合1978-2012年陕西省产业结构演变和陕西区域经济增长情况,对两者进行阶段性动态关联分析。实证检验表明:陕西省的产业总量不断增大,产业结构渐趋合理化,三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经历了“一二三”、“二一三”、“三二一”三个过程;第二产业始终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此外,第二产业的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的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第二、第三产业的内部发展不均衡且高级化程度还较低。最后,本文对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结构的升级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主线是经济结构的调整。本文分析了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认为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并提出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燕华 《时代金融》2013,(36):136-13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快速增长。内部的经济增长和外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都要求产业结构做出相应调整。而一国长期经济增长和短期经济波动与该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密切相关,同时产业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增长又存在密切联系。因此,对产业结构变迁与潜在经济增长率之间进行系统研究,可以充分认识和理解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对于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潜在经济增长率为研究对象,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出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赤峰市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本文从研究产业结构现状入手,分析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即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主导产业过于单一,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提出巩固和发展第一产业基础地位,优化第二产业,实现产业多元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对策,因此赤峰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由于当前国际形势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的存在,国内资源能源吃紧状态及对于第三产业的需求猛增的趋势,长三角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地区,必须抓紧转型升级不放松,推进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大力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协调与否是衡量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第三产业既包括吸纳大批劳动力就业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企业,也包括容纳大批高素质人才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和企业。第三产业比重的不断上升是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我国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来优化就业结构,加速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可以促进就业增长。深入分析和探讨影响第三产业发展及结构调整的因素,对化解河南省的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资本、劳动力要素在三次产业的分配与经济增长之关系进行的经验分析表明:首先,改革开放以来资本、劳动力要素的增长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其中,资本推进第二产业发展进而引致国民经济增长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径.其次,资本、劳动力要素的产业分配总体上与产业结构变迁的趋势基本一致,但存在着部分失衡现象.为此,第一产业的资本装备、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充分利用、第三产业的资本运营与整合构成三次产业发展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以全国为标准区域,分析了河北省从“六五”到“十一五”时期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劣和竞争力的强弱.结论表明:河北省第一产业偏重,是农业大省但不是农业强省;第二产业产业偏大,经济发展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偏小,缺乏竞争力,据此提出以投资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来推动河北经济快速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李华青 《中国金融》2006,(12):38-39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正当其时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多年来第二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近年来社会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事件的普遍关注,珠三角地区的“民工荒”等现象表明,靠消耗资源、毁坏环境和低廉劳动力成本实现的第二产业高速增长已经难以为继。国家倡导的绿色GDP增长给第三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是促进第三产业对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特别在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是提升第三产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