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静 《时代经贸》2012,(22):73-73
住房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影响着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和幸福感;但是,近年来,中国房价居高不下,完全超出老百姓可以承受的程度,刚毕业的大学生更是在北京这种高房价的城市过着蜗居的生活。对于房价高的各种评论不绝于耳,到底谁应该对高房价负责,人们也是众说纷纭。在此背景下,本文仅从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供求关系理论的角度来对此问题加以分析,剖析高房价背后隐藏的经济本质,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房价成因的供求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飞 《经济与管理》2009,23(1):74-76
近年来,中国房价一直持续上涨,过高的房价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房地产市场的非常规发展也成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不和谐因素.中国高房价的主要原因是有效需求过旺与有效供给相对不足造成的,因此,抑制有效需求与增加供给是遏制高房价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3.
薛桂萍 《时代经贸》2012,(4):203-203,206
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是目前困扰民生的三大社会问题,随着中小学学费的减免,新农合的推广,是将近8亿农民纳入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中高职教育为学生的上学问题提供了保障,那么,居民的住房问题如何解决,我国的房价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和美国的房价持平,而美国的居民收入是我国居民收入的34倍,现行的分税制对目前的高房价有何影响。如何解决这一影响整个人民幸福指数,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本文就自己的理解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内大中小城市房价快速上涨,远远超过了国内居民的承受能力,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严重的泡沫,房地产业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以高房价为研究起点,分析了高房价反映出房地产业结构性失衡的机理。进一步通过高房价的形成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基于房地产业结构调整的房价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房改在向市场化迈进过程中,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房价日益走高。本文从全国商品房平均成本、售价和房地产业平均利润等方面,揭示了高房价客观事实,并阐述了高房价必然引发资本向房地产业集聚的规律和高房价势必拉大贫富差距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房价的上涨,是我们共同能感受到的社会现象,从2005年开始房价急剧地上涨,让住房问题成了社会的关注话题.房价居高不下,使得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日益凸显.住房问题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各级政府都越来越重视实施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工作,普遍采取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棚户区改造房和公共租赁房等方式对低收入群体进行住房保障.本文会对成都市的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现状进行分析,并且从中总结出成都市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在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相似文献   

7.
表面上,中国当前的尖锐问题出现在房价上,其实只是把更尖锐的重大社会问题转移到房价上.有关房价,媒体一次一次放出烟雾误导老百姓,记得曾把房价高赖到炒房者手中,但我翻看经济学的书,知道炒房者无法也无能力炒高房价,(他们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中国在搞市场经济时,修改了法律,把投机倒把罪从中删除,炒房者付出时间与资金成本,为获利冒险,他们有可能因计算不周而赔本).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男女性别结构失衡的条件下,男性在婚姻市场上竞争激烈,因此男性会以购房来提高其在婚姻市场上的竞争力.那么,男性为婚姻而购房是否会推高房价呢?从中国男女性别结构失衡的角度并采用2005-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性别结构失衡会推高房价,且性别结构失衡是通过加剧婚姻挤压而推高房价的.进一步的调节效应分析表明,受教育水平对性别结构失衡与房价正相关关系具有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学龙  杨文 《经济评论》2012,(4):88-96,144
住房商品化以来中国经历了两轮房地产价格加速上涨,而最近这一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人认为地价是推高房价的主要原因。本文构建了土地供应限制下的房地产市场均衡模型。模型表明房地产市场的真实逻辑是房价决定地价,而非地价决定房价。推动房价飞速上涨,致使房价脱离真实供求因素的根本原因不是地价,而是土地财政。土地财政导致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过分依赖,从而有动力利用各种政策支持高房价,这就降低了房地产投机的风险,刺激了房地产市场中的投机需求,推高了房价。通过国际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中国的房地产投机明显超过了不依赖土地财政的经济发达国家。这表明房价调控政策必须与财政体制改革相结合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房地产投机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学术界和政界日益强调税收自发稳定宏观经济的职能,即税收自动稳定器功能。但若要税收充分发挥自动稳定器功能需要很多前提条件,房价稳定就是其中之一。基于中国1999~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文章首先采用静态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对中国税收是否具有自动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展开实证研究,继而采用门槛面板回归模型分析高房价与税收自动稳定器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税收的确发挥了显著的自动稳定器功能,但日益升高的房价抑制了这一功能的充分发挥。文中认为高房价之所以具备这种抑制作用,是因为税收结构自身的问题,如果在全国范围内或至少在高房价地区对住房持有环节开征房产税,高房价就不再是税收发挥自动稳定器职能的阻碍。  相似文献   

11.
近来有些地方楼市趋冷、房价趋降,房价“拐点”一时成为一个热议话题。房价“拐点”是否到来?各方吵来吵去,莫衷一是。这多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群众对缓解住房困难的翘首期盼,值得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百姓急盼房价“拐点”,其实是急盼赶快摆脱眼下的高房价煎熬,真正租得上房,买得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房价逐年偏高,今年全国人大、政协"两会"上,几乎一半以上的议案都是围绕高房价,老百姓也把安居希望寄托于两会,正如某房地产界知名人士所形容的,"两会"似已变相成了房地产大会。当政府和社会各界都把目光聚焦于"房价"之上时,毫无疑问,"房价"这等民生大事肯定位列两会热议的首位。房价过高的原因有很多种,有人说是城市建设用地供给的有限性造成的,有人说是各种住房需求的增长造成的,有人说是由于房地产开发商对信息的操纵放大了市场失衡的状态等等。但是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房价过高的根源在于中国不合理的税收制度———分税制。浅析高房价与税收制度的关系,并提出解决高房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高房价对各行业的利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预测了未来房价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房价似乎陷入“调整一观望一再涨”逡巡往复的“怪圈”,高房价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房价过高与土地财政化、住房结构不合理、政府官员涉足房地产关京密切,这就需要改变“土地财政”、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打击房地产领域的腐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保障人民生活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VAR模型的房价与地价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非理性攀升现象引发了关于高地价与高房价孰因孰果关系的争论。针对这一问题,对基于中国2000—2010年房价与地价的季度数据建立VAR模型,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房价与地价间存在正向的相互影响,短期内房价冲击对地价的影响速度及程度均大于地价冲击的反作用。因此,短期内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以达到房价维稳是关键,而长期只有增加土地供给,打消供求双方关于房价上涨的预期,才能最终使过高的房价与地价回归理性。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载体的人力资本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流动,通过人口迁移,积累到宏观层面就形成了城市的人力资本存量.城市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能够增加城市住房的有效需求,推动房价上涨,并且城市人力资本水平对房价的正向影响存在异质性.为探究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力资本水平与城市住房价格之间的关系,对中国25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分位数回归的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城市人力资本水平与城市住房价格之间存在正向关系,高人力资本水平对高房价地区房价的正向影响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上偏”随机前沿模型对2001—2009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商品房价泡沫进行了测算,这一模型的特点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以往研究中测算出来的泡沫程度为负的问题。结果表明,房价的“基本价值”部分主要是由需求即收入拉动的。我国的商品房价确实有泡沫存在的现象,特别是一线城市的房价“泡沫化”相当严重,银行贷款是房价泡沫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高房价并不意味着高泡沫风险,低房价也不意味着没有泡沫风险。自2004年以后,泡沫的不确定性一直在增加。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房价及其所衍生出来的一系列问题成为两会的热点话题。在探索高房价的深层次原因时,众多学者将矛头指向地方政府所主导的“土地财政”。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土地财政对地价、投融资需求、保障房建设和中央调控政策四方面影响,从理论上分析土地财政影响房价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土地财政进而稳定房价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供给侧与需求侧求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房价过高的原因.经过逻辑推理以及相关的数据论证,文章认为,土地垄断是推高房价的根本原因;刚性需求对房价起到了基本的支撑作用;投资性需求主导了房地产市场的行情.本文认为,通过地票制度,盘活存量的工业用地,可打破现有的土地供给瓶颈进而可以缓解目前我国房价过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中国285个地级以上城市2006-2018年的相关数据,估算各样本城市房价泡沫指数,并将其作为房价替代指标以研究高房价与区域创新能力二者间的关系.结果 显示:一是虽然房价一直在涨,但房价总体泡沫水平却呈现倒"U"型特征;二是样本期内,城市房价与地区创新呈显著正相关性,即房价每上涨1%,区域技术创新将上升0.154%;三是城市房价上涨通过加快生产资本形成、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提高外商投资水平三条路径促使区域创新能力上升;四是房价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因地区及规模各异而不尽相同,东部地区影响为正,而中西部地区呈负向作用,此外,大城市房价对于创新能力的影响显著高于小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