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水价管理方式、价格水平、水费计收、供水成本及财政补助机制等方面深入分析四川省水利工程水价改革现状,针对深化水价改革中存在的供水价格严重偏离供水成本、水费计收机制改革相对滞后、水费补偿机制有待建立和优化等主要问题,从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探索建立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维护费财政补助机制、推行激励节约用水的水费计收机制、深化水管单位体制改革、探索建立水价联动政策等方面,提出全面深入推进水利工程水价改革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水费的计收、使用与管理方面,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水费计收标准较低;水费收取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水费使用效益不佳;水费纠纷明显增多。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着重从可操作性方面提出了四点对策:以供水全成本为基础,实行多种水价;优化计收方式,强化约束机制;加强水费的使用管理,提高使用效益;树立法治观念,依法治水、管水和收费。  相似文献   

3.
灌区水费计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月林 《水利经济》1998,16(2):29-32
水费计收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目前难度较大、问题较多的一环。为了维持水管单位的生存和发展,合理利用、科学利用水资源,适应建设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需要,使供水走向市场,水利产业实现良性循环,必须加强水利行业的水费计收工作。根据多年灌区管理工作的实践,对以粮定价、分步到位、浮动水价、水费预收、以户计收及多种水源水价的平衡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自1985年国务院颁发《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办法》以来,各地水利部门及供水单位大都按新的标准重新核订了供水水费标准。但是,近年来国内市场物价波动较大,严重影响供水单位的正常运行。因此,应该建立浮动的供水水价模式,以适应当地的市场行情,实现水利工程运行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推进农业水价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水价改革不断深入,农业水价有所提高,水费计收率有了增长。但是,受目前我国农民收入相对较低、农民用水承受能力弱、农业供水计量基础设施差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农业水价改革面临水价偏低与水费计收困难的两难局面,农业水价改革还不到位,有必要对农业水价改革重新认识,全面分析和认识当前农业水价改革所存在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完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6.
分析南水北调供水实行两部制水价制度的必要性,并对其三种基本模式进行分析,建议南水北调供水实行按基本水量缴纳基本水费与计量水价相结合模式的两部制水价制度。  相似文献   

7.
一、基本情况山东水费计收在1982年省府下达《水利工程供水收费标准和使用管理规定》之后,是一个大的转折,省府文件规定,农业水费每立米8~12厘,工业水费50~70厘,每年收取水费由1982年前的1200万元左右,逐步上升到1986年的8900万元,加上综合经营的收入,解决了 62%的管理单位管理费用,引黄灌区也解决了部分清淤经费。 1985年7月22日,国务院发布了《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办法》;7月29日,省府办公厅转发各市、地贯彻执行。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的指示,搞好水费的核订、计收  相似文献   

8.
1985年7月22日,国务院以国发[1985]94号文发布了《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水费办法》)。在《水费办法》中规定,“水费标准应在核算供水成本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经济政策和当地水资源状况,对各类用水分别核定。”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务院发布的《水费办法》,各地都进行了水利工程供水成本测算。山东、河北、山西、辽宁、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参加水费测算的实践中,感到梯段计算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它具有概念明确、方法简易、水费计收合理等特点,现把这种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计算原理在供水成本梯段计算法中,将供水网络分成若干计量点,如图1所示,要建立二个概念: 1.相对水源概念  相似文献   

10.
供水成本是供水价格的基础,针对南水北调东线江苏境内工程的实际,论述了新增供水成本费用的构成与核算方法,提出了新增供水成本费用的分摊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南水北调东线江苏境内工程新增供水成本进行了具体核算,核算结果表明,江苏境内供水成本为0.516元/m3。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引黄济青水价改革的进程以及工程供水计划的严格执行和加强水费计收工作的经验及做法,并对工程水价改革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的意见和设想。  相似文献   

12.
吴东  吴泽 《水利经济》1993,(3):50-52
(一) 概述水费是水利工程的一项直接效益,也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一项主要收入。关于水费的计收制度,过去各地对灌溉用水基本上是实行按亩计收水费,但由于不论用水多少均按一个标准计收,加之有的地方亩数不实,致使水资源大量浪费,而且造成水费拖欠、挪用和收多收少一个样的种种弊端。为改变这种局面,打破灌溉用水上的喝“大锅水”状况,根据1985年7月22日国务院关于颁布《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  相似文献   

13.
在国务院发布的《水利工程水费核定、计收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水费办法》)文件推动下,1986年2月8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布了《关于水利工程水费核定、计收和管理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为了使水费计收工作更为落实,省府要求各地(市)、县(区)政府都要以政府名义制定具体实施办法,颁发执行。我省9个地(市)、70个县(区)的水  相似文献   

14.
南水北调工程实行两部制水价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南水北调工程实行两部制水价的必要性出发,对南水北调工程实行两部制水价的政策依据、水价结构和实施模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思路:①应遵循<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和<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中有关两部制水价制度的基本内涵和共同原则,结合南水北调工程特点,制定能够有效地补偿工程成本,保证工程良性运行,兼顾供需双方利益的两部制水价;②在确定水价结构时必须综合考虑满足工程基本运行维护以及归还贷款本息两个因素;③基本水费不必再与设计水量之外的其他水量(如基本水量)挂钩.  相似文献   

15.
正9月13日,从水利部获悉,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200亿m~3。东、中线一期工程供水量逐年增加,已成为京津冀豫鲁地区受水区大中型城市的供水"生命线",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亿人,工程正在稳步达效。通水以来,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区精心制定水量调度计划,建立健全水量调度协调机制;原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强化安全生产,规范调度运行管理,供水量逐年增加,工程稳步达效。中线一期工程已不间断安全供水1 371天,共调水  相似文献   

16.
李松柏  孙涛 《水利经济》2021,39(4):19-23
针对新时代江苏南水北调工程面临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雄安新区用水安全保障等新形势,分析总结了江苏南水北调工程面临的节水空间大、优化配置难、治理任务重和供水成本高等突出矛盾。为解决江苏南水北调工程面临的新形势和矛盾,基于新时代治水思路,提出了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江苏南水北调工程高质量发展战略,为江苏南水北调工程的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翟浩辉 《水利经济》2012,30(5):74-74
合理的水价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的关键环节,而水价的核心是供水成本核算。南水北调工程水价形成机制应遵循价值规律,反映水资源的稀缺性、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和供水成本,实行统一政策、分环节核算、分级管理。南水北调工程供水要通过南水北调水源工程、主体供水工程、专用配套工程  相似文献   

18.
白龟山水库供水价格分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5年国务院发布《水利工程水费核定、计收和使用管理办法》国发[1985]94号文和1988年实施《水法》以来,白龟山水库的供水价格依据河南省的有关文件规定进行了4次改革,获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实效,已成为我局主要的经济来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物价...  相似文献   

19.
为了巩固现有水利基础,发挥水利工程效益,1981年以来,全国开展了水费改革。1985年国务院颁发了《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水费办法》)。几年来,各地的水费改革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已初见成效。1980年全国水费收入只有  相似文献   

20.
杭军  姜海波  刘新兵 《水利经济》2001,19(6):40-42,46
结合位山灌区水价改革和水费计收与使用管理的实际,调查分析了灌区农户对水费的承受能力,计算了灌区近年的灌溉增产效益,提出了一些水价改革的思路和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