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本文基于"核心控制权"和"一般控制权"的认识,通过构造企业家融资决策模型,从融资结构的视角,考察了债权投资者和股权投资者参与约束下控制权的最优配置.研究表明,最优控制权安排不仅受到企业家的努力水平、概率折现因子等诸因素影响,还受到融资结构选择影响.模型分析最终得到了最优控制权安排下企业家的最优的融资结构选择.  相似文献   

2.
张洽 《财会月刊》2019,(18):37-43
企业并购中CEO与股东的控制权配置直接决定了并购效率,而控制权配置方式随着企业内外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将动态演化博弈的方法运用到企业并购CEO与股东的控制权配置中,并根据CEO与股东在企业并购中动态控制权配置的稳定策略及理论机理,分析了在企业并购中CEO与股东如何动态地分配控制权,才能使并购达到帕累托最优并购区间,可为优化并购中CEO与股东的控制权配置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代理理论认为,企业所有权就是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配置机制,企业的最优激励机制实质上就是能使剩余所有权和剩余控制权最大对应的机制,最优的安排一定是经理与股东之间的剩余分享制,股票期权正是适应这一要求而产生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风险投资中高新技术企业控制权配置问题的产生原因,分析了企业主体对控制权的要求,通过与传统企业控制权配置特征的对比分析,揭示了风险投资模式下高新技术企业控制权配置具有不完全性、状态依存性、部分控制权转移、创业者具有主动权等特征,为高新技术企业控制权的优化配置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于公司治理的企业控制权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控制权的配置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合理配置企业控制权和促进控制权的有效运行,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保护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本文对企业控制权配置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立有效的企业控制权配置机制和构建企业控制权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公司治理的企业控制权配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控制权的配置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合理配置企业控制权和促进控制权的有效运行,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保护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本文对企业控制权配置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立有效的企业控制权配置机制和构建企业控制权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企业控制权安排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控制权安排是企业治理的重要内容,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经营者实事上掌握了企业的全部决策权。代理问题的存在虽然对所有者的最大化利益形成一定的影响,但就企业治理来说,经营者掌握企业控制权却是一项有效率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合作伙伴关系强调合作和信任。但是,供应链的成员企业都是独立的利益实体,成员企业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委托代理关系,个体理性可能会导致机会主义行为,因此,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需要治理。治理的首要问题是控制权在成员企业之间的安排,控制权安排之所以在合作伙伴关系的治理中显得如此重要,是因为它影响供应链成员企业合作努力的激励。因此,需要通过控制权的有效配置,解决代理问题,从而提高供应链的运行效率。本文提出了以供应链总收益最大化为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最优控制权配置的准则,构建了控制权配置的模型,得出最优控制权配置的解,并分析了解的特性以及影响最优控制权配置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
一般研究认为,法人产权制度是导致企业代理问题产生的根源,然而,按照现代企业契约理论,其真正原因更在于契约的不完备性。企业代理问题是各利益相关者对因不完备契约而产生的剩余控制权的竞争。本文分析认为,企业金融契约安排是一种融资治理机制,是对与企业所有权相关的剩余控制权的配置,表现为界定所有权的一个动态“博弈”过程。  相似文献   

10.
当前各种类型的创业企业非常多,创业企业家是保有其企业控制权还是将控制权交于其他投资者,会受到外界环境和自身条件局限的影响。创业企业家和创业投资者会根据各自利益的不同,结合所处市场环境和自身能力,争夺企业的实际控制权。通过构建企业实际控制权争夺的基本理论模型,本文认为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创业企业家的风险偏好和创业投资者的投资偏好会影响到企业控制权的初始配置,而控制权的归属是由企业成长过程中绩效的高低程度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银企战略联盟下的企业控制权配置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银企战略联盟中,企业的控制权分配问题影响着银企双方的风险承担、利益分配以及联盟的稳定.联盟企业需要将部分控制权让渡给银行,以获得融资的便利;银行需要通过从联盟企业获得控制权,以便有效地监控企业,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维护自己的利益.通过企业控制权配置模型,导出了银行与企业拥有企业控制权的比例.  相似文献   

12.
家族制企业的制度实质是家族对企业拥有持续控制权。对于我国家族制企业的发展,控制权转换是当务之急,而不是简单地寻求继任或接班。家族制企业控制权转换总体上表现为从传统控制权向现代控制权转换的一个连续动态过程,其转换路径应注意类型转换的顺序性、力度调控的梯度性和质量结合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13.
在La Porta等(1999)开创终极控制权的讨论以来,众多学者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探索和文献铺垫,显示出公司治理领域对终极控制权配置格局及终极控制权经济后果的关注。这些文献的切入点包括投资者利益保护、企业价值、信息披露质量、融资结构与资金成本、企业风险等。其中,投资者利益保护可视为宏观层面的经济后果,而其他方面则为企业微观方面的经济后果。本文基于微观视角,从企业价值、信息披露质量、融资结构与资金成本、企业风险等方面对终极控制权配置的经济后果进行综述。文献显示,只有对上市公司的隐性终极控制权进行研究,进而与国外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真正揭示我国公司治理的深层次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公司治理机制、规范证券市场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企业理论中,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基本观点是,让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分享尽可能对应起来。由于享有剩余索取权实际上就意味着承担风险.而享有剩余控制权则意味着制造风险。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基本原则,体现于现代企业中,则表现为现代企业所有权安排合约的基本框架——企业剩余控制权安排给企业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控制权配置研究--兼议股权分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控制权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国有企业控制权特点的分析,构建了国有企业控制权配置模式,并对当前进行的股权分置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国有企业控制权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公司治理结构的本质是企业控制权的安排.在企业控制权安排这个问题上,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论流派:一种是传统的“股东至上”理论,主张企业控制权应由股东单方面拥有,企业经营的目的是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另一种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利益相关理论,主张企业控制权由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消费、政府和社区等利益相关共同分享,企业经营的目的是实现相关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资本结构与企业控制权的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司治理的需求随着市场经济中现代股份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产生。公司治理是一套制度安排,用以解决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投资者、经理、职工等之间的利害冲突,在这套制度下,谁拥有资产所有权,谁就拥有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即对法律或合约未作规定的资产使用方式公作出决策的权利。公司治理的首要功能就是配置这种控制权。企业控制权随着投资者对企业的资本投入而形成,谁投入资本,谁就拥有与之相匹配的控制权。投资者的资本投入有两种途径:以股权(如购买股票)形式投入资本;以债权(如购买债券和银行贷款)形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母子公司治理角度解析格力母子之争,指出母子公司产生分歧的原因主要是董事会战略功能的缺失和母子公司控制权配置失当。而后阐述了可以从三个方面实现母子公司治理的优化:选择不同产权安排下的母子公司治理模式;实现控制权在母子公司之间的合理配置;加强对董事会的治理。  相似文献   

19.
刍论企业财务控制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财务控制权理论起源于企业契约理论,是企业控制权的理论延伸,并逐渐成为现代财务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以财务控制权概念的产生背景为出发点,主要着眼于其概念的界定,同时就与财务控制权相关的其他几个概念作了辨析,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性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公司治理结构的本质是企业控制权的安排。在企业控制权安排这个问题上,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论流派:一种是传统的“股东至上”理论,主张企业控制权应由股东单方面拥有,企业经营的目的是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另一种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利益相关理论,主张企业控制权由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消费、政府和社区等利益相关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