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银行所有权结构对银行道德风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银行所有权结构是影响银行道德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国,银行所有权结构的缺陷是导致银行业不良资产居高的重要原因,因此改革银行产权结构对防范控制我国银行道德风险,稳定银行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比分析不同银行所有权结构下银行道德风险的激励约束机制,提出我国银行产权改革的几点建议以防范银行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2.
与工商业相比,银行有鲜明的产业特质性——以经营和管理风险为主要业务、高财务杠杆的商业银行非常脆弱;资产质量的模糊性又使其面临更严重的代理风险。产业特质性影响银行业的适应性效率。相应地,产权和市场结构影响银行效率的机理亦有其特殊性。本文构建"市场-组织-适应性"的效率分析框架并视"结构-产权-产业特质性"为核心因素,分析三类因素影响银行效率的内在机理。使用中国商业银行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安全性和创新性对银行效率的正向激励作用已初步显现;流动性制约着银行业的效率改善;盈利能力的提高对银行业效率产生了积极作用;国有化程度过高和市场结构过于集中,制约了银行业效率的整体改进。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银行业改革的若干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业改革的成功与否决定着中国金融改革的成败.中国银行业改革和打造国家金融安全体系的核心是银行产业组织效率的提升.国有银行体制转轨的路径选择应该是股权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改革和放开行业管制的市场结构改革并重的综合改革.银行业应该在对外资开放的同时全面对内资,特别是民间投资者开放.  相似文献   

4.
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市场结构改革还是产权结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如何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能力这一问题上,逐渐形成两大主张:市场结构论和产权结构论.本文认为,这两种观点的前提、政策重点都存在一致性,因而完全可以双管齐下--在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改革的同时,优化银行业市场结构,增强银行业市场的竞争性.市场结构改革和产权结构改革同等重要.在具体措施上,市场结构的改革重点应是在给予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民待遇"的同时,鼓励它们开展市场化的并购.  相似文献   

5.
何韧 《财经研究》2005,31(12):29-40
文章利用上海市银行业1999~2003年的相关数据,对该市银行业的市场结构、综合效率和经营绩效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上海市银行业是一个中等集中度的市场结构类型.利用DEA技术测定的银行业效率的结果显示,上海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整体综合效率要好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且股份制上市银行的综合效率对非上市银行不具有比较优势.此外,研究发现决定商业银行绩效水平的市场力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在上海银行业中都不成立,但是银行业的规模效率对银行绩效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产权结构调整:新时期我国银行业改革的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裴平  卢授永 《当代财经》2004,(10):47-5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改革是以市场结构调整为主的增量改革,而且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经济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业已进行的银行业改革也暴露出明显的局限性:如作为存量部分的国有商业银行依然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内在激励,其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作为增量部分的中小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不尽合理,其治理结构还有许多缺陷。在新时期,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深化银行业改革必须以产权结构调整为取向。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银行业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苏国强 《生产力研究》2006,(11):80-81,90
在银行内部结构要素中,产权是影响银行效率的最基本因素,但现代商业银行的两权分离为治理结构优化提高效率留下了空间,也为产权、治理结构的优化寻找到突破口。文章结合产权结构安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和进行公司治理改革,并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
一般认为,一个银行服务质量的最优水平主要取决于它所在市场的市场结构、银行之间需求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竞争者对服务创新的模仿难易程度.然而,在并不严格的假设条件下,该模型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动态演化过程中银行服务质量水平变化的解释能力较弱.究其原因,产权结构的天然缺陷导致银行在服务质量水平的决策方面缺乏内在激励.国内银行业服务质量水平阶段性的差异表明:产权制度是国内银行业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竞争缋效的决定性力量;学习能力是银行业提高服务质量、改善绩效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源是服务质量提高的基础性保证.  相似文献   

9.
银行业产业组织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关于银行业产业组织的研究大量涌现,迫切需要进行梳理评价.本文按照产业组织研究框架,从银行市场结构、银行市场行为、银行市场绩效以及相关反思评价四个方面对国内银行业产业组织研究进行了全面综述.此外,本文在总结我国银行业产业组织研究的特点并和国外研究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银行发展的具体情况,给出了转轨经济中银行产业组织研究的一般框架和进一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柯健 《经济前沿》2010,(1):114-123
运用DEA模型从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两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进行检验分析,显示我国银行业的集中度、市场份额与绩效呈负相关关系,原因主要在于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较高的集中度不是市场自发作用的结果,大的银行规模并不意味着更高的利润回报。我国银行集中度和绩效之间不存在结构理论中所假设的因果关系,银行业市场结构对绩效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建立和完善我国银行业绩效考核体系时着重强调的应该是效率,而非银行规模和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1.
WTO的挑战与银行业的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将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健全的经营体制、丰富的融资品种和良好的人才结构,给我国整体竞争力较为低下的银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但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发展机遇。因此,我国银行业要以市场化为基本取向,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和融资模式改革,充实资本金、培育金融市场,创新金融服务,在渐进开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本土优势,努力提高我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1990—2009年间68个主要国家和经济体的面板数据,从管理效率、市场竞争性和盈利能力三个基本方面对影响一国银行业效率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从宏观经济政策来看,保持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稳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将有助于提高一国银行业的整体效率;从银行产业发展来看,银行业效率的提高需要在保持适度资产规模和产业集中度的基础上,防止银行信贷的过度扩张和银行危机的发生;从制度文化发展来看,加强产权保护,促进社会信用文化水平的提升,将有助于一国银行业效率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中国银行业高利润的来源:市场势力还是高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银行业的高利润究竟来源于行政垄断保护下的市场势力溢价,还是应对未来金融开放环境下的激烈竞争进行改革带来经营效率的提高,抑或是整体经济稳定增长的结果?通过对银行业系统市场势力和经营效率测度发现,银行业整体存在着较高的系统性市场势力溢价,且规模弹性小于1;银行业整体效率低下,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为负值;银行业的高利润主要来源于行政垄断造成的行业系统性市场势力,而非因改革带来的效率提高,GDP的增长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银行业的高利润。  相似文献   

14.
中国银行业绩效生态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中国银行业转型和开放的双重背景下,选取四大国有银行与十家股份制银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994~200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探究中国银行业的绩效生态以及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绩效差异的决定机制,从比较中寻找差距,探讨国有银行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5.
With panel data for 28 Chinese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municipalities) during 1985–2002, this paper assesses the effect of banking structure on economic growth. Banking structure is defined a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banks of different size in the banking sector. The market share of small banking institutions is taken as a proxy to measure the banking structure. In dealing with the potential endogeneity problem,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instrumental variable for banking structure with the information on the commercialization reform of state-owned banks initiated in 1994. The estimation results from a two-way fixed-effect model show that increases in the market share of small banking institutions enhance economic growth in contemporary China.  相似文献   

16.
商业银行是中国社会融资的主要渠道,银行向社会提供流动性的效率直接决定了社会融资的效率.为弥补流动性创造研究在效率和中观层面的不足,文章采用中国商业银行2000?2015年微观数据,探讨了市场竞争、银行市场势力与流动性创造效率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1)市场竞争与流动性创造效率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中国银行业存在最优的市场结构;(2)银行市场势力过强是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效率较低的重要原因,银行市场势力越强,其流动性创造效率越低;(3)市场竞争程度与市场势力的流动性创造效率系数之间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寄希望于通过增强中国银行业竞争程度来改善银行市场势力过强所导致的流动性创造效率过低,作用可能非常有限.中国应沿着"增强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能力,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的改革方向继续前进.文章的研究丰富了已有文献,而且为中国银行体系改革的顶层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本文运用中国28个省区在1985—2002年间的面板数据,考察银行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文章对银行业结构的分析着眼于不同规模的银行在银行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度量指标为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即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外的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占各地区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比例。为了克服银行业结构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文章用1994年启动的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政策因素来构造银行业结构的工具变量。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在中国现阶段,中小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的上升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吴晗  贾润崧 《财经研究》2016,(12):108-118
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未来我国经济工作的主要内容。在此背景下,作为我国金融部门主体的银行业应如何支持实体经济的供给侧改革,真正实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问题值得关注。文章利用我国工业企业数据探讨银行业结构如何推动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研究结果表明:中小银行的发展可以改善信贷配置结构进而有效地降低行业资源的错配程度,提高行业生产率。中小银行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僵尸企业”的生存风险,迫使其退出市场,还可以缓解高效率企业生产扩张所面临的融资约束,促进高效率企业成长。因此,银行业结构的优化有利于信贷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化解“僵尸企业”难题、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