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1 毫秒
1.
川西北牧区地处四川北部、表藏高原东南缘,不仅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圭要聚居地,长江、黄河上游及主要支流的源头.该地区肩负着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蒹顾发展经济,同时维护民族地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任.但近年来川西北牧区草原"三化"现象日益严重,草畜矛盾突出,畜牧业的发展面临"无草可牧"的困境.牧划作为发展畜牧业的基础,不但具有高的经济价值,而且还有极佳的生态功能,因此,文本提出了川西北牧区要"以草为本"的思路,以实现牧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关于推进牧区畜牧业产业化的探讨季磊牧区畜牧业产业化,是推动畜牧业体制转轨、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切入点,也是牧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快推进牧区畜牧业产业化进程,是广大牧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的新课题。本文结合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的实际,就此问题作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牧区将单纯依附自然的游牧业转型发展为生产稳定、生活安定的建设型草原畜牧业,并且开始向现代化目标推进。方法 然而进入21世纪后,福特基金会北京办事处把国外游牧猎奇话语冠以“国际新概念”引入到我国学术界,宣扬在中国牧区恢复游牧。文章就国外游牧话语中的流动性、非均衡、公共产权、“游牧=生态”标签、“反规则”的牧区特殊论、排斥发展要素的“本土化”与中国牧区的差异进行辨析。结果 该文揭示其实质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彰显中国牧区坚持建设养畜迈向可持续、内涵式发展的正确道路和巨大成就。结论 强调只有排除国外游牧话语的干扰,才能使我国牧区已经初现的现代生态文明景象更加美好,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对“现代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荣浩 《水利经济》2004,22(4):27-30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牧区水利在草原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根据草-畜能量转化原理,提出牧区水利经济效益评估与计算原则、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和二次经济效益的计算公式并以实例验证。这种计算方法把草原生态保护、畜牧业生产与水利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反映牧区水利在草原生态建设和畜牧业生产中的作用和贡献率。  相似文献   

5.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牧区同样如此。对草原牧区而言,水一直是最大和最直接的制约因素。对草原生态治理和转变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而言,牧区水利建设就成为迫切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草原畜牧业历史上以逐水草游牧为主要生产方式,长期粗放经营,发展极不稳定,产出及效益低下。解放以来,草原畜牧业逐步实现了定居轮牧,使生产力水平出现了一次巨大飞跃。改革开放以后,内蒙古牧区普遍推行了草场和牲畜承包到户,草原畜牧业的生产力水平再次跃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在状态—压力—响应模型的指导下,设计高寒牧区草原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和综合评价法对黄河水源重要补给区玛曲草原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玛曲草原的生态环境呈现出不断恶化趋势;在压力指标中,超载过牧是影响草原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其根本原因是原料型畜牧业发展模式.因此,高寒牧区在选择草地经济发展模式时应优先考虑生态安全,实现畜牧经济和草原生态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0~2010年是中国北方草原快速转型的时期,畜牧业生产方式和草原利用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化、干旱和相关草原保护政策的实施共同推动了牧区社会转型。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牧区社会原有的互助传统逐渐消失,互惠的社会关系逐渐减弱。基于对中国北方草原3个纯牧业、半农半牧村庄长达5年的调查,本文研究发现,由于北方草原生态环境脆弱和水资源短缺,在这十年中,尽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牧业生产的抗灾能力,牧区牲畜数量和牧民收入都有所增加,但是,牧区社会转型给牧民生计带来了新的脆弱性,表现为牧区自然资源持续退化、生产成本上升和牧民债务增加。21世纪第一个十年牧区社会转型及其影响对国家后续的牧区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2010年以后,国家对牧区的投入不断增加,特别是生态补偿的力度持续加大,这在降低牧民生计脆弱性的同时,也造成了牧区社会对转移支付的依赖。理解21世纪第一个十年牧区社会转型对于理解此后牧区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牧区建设的家庭小草库仑面积每处一般1公顷左右,只有水利设施条件较好的地区才能达到10—20公顷。其中水草林机料各项内容都有的为五结合草库伦,缺一项的是四结合草库仑。小草库仑内种植的主要是青贮饲料,其次是防护林,还有少数其它作物。小草库仓为牧区畜牧业和林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条件,为改善草原人民生活带来了更大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
试论牧区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摹畜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草原退化严重、自然灾害更加频繁、家畜个体重量减轻、牧民收入增加较慢和牧区社会发展缓慢等。因此,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政府在资金、法律、政策和制度上的保证对实现牧区发展目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藏羊是在高原严酷的自然条件下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和自然适应形成的高原特有畜种,具有耐粗放管理的优良特性和良好的产肉性能。本文根据高寒牧区草地畜牧业生产的特点,结合高寒牧区草地生产实际阐明推行和完善季节性畜牧业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利于促进高寒牧区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一首草原牧歌令人魂牵梦绕。走近草原,我们才能感受到它的博大精深。我国拥有天然草原面积约4亿公顷,占陆地国土面积的41.7%,是现有耕地面积的3.2倍,草原大国名副其实。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草原不同,我国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丰富多样的草原类型。草原是重要的"肉库",草原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也是牧区生  相似文献   

13.
从内蒙古来说,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畜牧业包括三种情况:城市近郊畜牧业,农村畜牧业,牧区草原畜牧业。 本文探讨的家庭畜牧业是牧区草原牧业的职工家庭牧场。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牧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解决牧区近10年来主要实施的一系列生态治理项目和措施中存在的草原生态补偿标准普遍偏低、政策缺少灵活性、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相应保障机制等问题。[方法]通过对国内有关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相关文献分类梳理,基于我国牧区草原生态环境现状,对比分析国内外实践,总结国外成功经验,定性分析补偿机制要素,对草原生态补偿机制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论述。[结果]我国牧区草原生态补偿主体应以各级政府为主; 补偿对象应包括牧区牧民、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者和建设者以及牧区地方政府; 因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而导致牧区和牧民的发展权受限由此产生的机会成本作为草原生态补偿标准; 补偿方式以中央财政纵向转移支付为主,以市场补偿为辅的组合模式。保障机制需完善法律法规、公众参与、监督管理、绩效评估等方面建设。[结论]我国牧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须对补偿责任主体、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及补偿保障机制等各要素要进行整体性、系统性深入分析,才能确保草原生态补偿机制能够满足牧区实际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我国北方草原畜牧业系统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变化以及在可持续实践方面取得的进展,讨论草原畜牧业系统可持续发展中政策设计和运用方面的一些主要问题。研究认为,从过去20多年北方牧区草原畜牧业改革和发展历程看,制度、政策和技术应用等方面总体上是沿着有利于草原畜牧业系统可持续发展进步。但是,要从根本上逆转草原退化趋势,建立起可持续草原畜牧业生产系统,必须构架新的政策体系,以引导牧区控制牲畜数量、建立完整草原产权体系、增加草原建设投资、促进牧区人口向外流动。  相似文献   

16.
草原资源经济研究与牧区区域经济发展内蒙古畜牧科学院于中流中国草原面积约4亿公顷(1988年),占国土面积的40%,约是全国耕地面积的4倍,相当于世界草原面积的1/7.5。它是我国一种不容忽视的自然资源。而由北方草原和草原畜牧业形成的中国“牧区”,一直...  相似文献   

17.
2011年5月5日财政部、农业部在北京联合宣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式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以推动草原生态加快恢复和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转变,促进牧民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18.
9月,四川省在川西牧区率先启动实施了“现代家庭牧场示范建设”,在牧区建立起草原经营管理和畜牧业发展新机制,推动牧区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省级财政通过“以奖代补”,对开展建设并通过验收的家庭牧场给予5万元/户的补助。  相似文献   

19.
“没有畜牧业的经济,是一种不完全的国民经济”。在调整国民经济中,改变农业经济结构和人民的食物构成,就必须充分发挥草原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这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必由之路。(一)我省是全国十大牧区省之一,有广阔的草原,草质丰美,发展畜牧业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全省有草原、草山、草坡七千六百一十四万亩,主要分部在西部松嫩平原,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畜牧业发展模式与优化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畜牧业分为农区畜牧业与牧区半牧区畜牧业.据此,首先通过查找资料指出甘肃省农区畜牧业发展模式中有家庭分散小规模经营、家庭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畜牧业经营、生态畜牧业经营等10种模式,牧区半牧区畜牧业发展模式有传统放牧经营、依托放牧的产业化经营、草原生态畜牧业经营等6种模式.其次,介绍了16种模式各自的特点、效果及相关实例.最后,针对农区畜牧业中的家庭小规模经营、集约化经营、生态畜牧业经营与牧区半牧区中的产业化经营、草原生态畜牧业经营等主要畜牧业发展模式提出了优化与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