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实施存款保险制度框架为基础,测算中国各上市银行2011~2012年的存款保险费率和存款保险制度成本负担。结果表明,实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将显著增加银行的保险费负担,现阶段中国大范围推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存在一定的制度执行阻力;中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应当实现银行存款全覆盖,但应当分批参保,先在总体风险小的银行间推行,再在风险相对较高的银行间推行,以确保存款保险基金的保障能力;短期内高风险银行需要政府担保,但中国最终应当建立独立于政府的市场化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2.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列 《西安金融》2006,(2):52-53
存款保险是为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款人不致因存款机构破产而遭受损失的一种保险。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银行个别机构风险和系统风险都将不可避免地增加。为避免形成巨大的信用危机,维护金融稳定,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本文在借鉴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及运行情况的基础上.对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现实必要性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相关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所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中.美国是存款保险制度建立最早、也是运行机制最完善的国家。成立于1933年的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运行70多年来.经受住了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成功地保证了银行体系的稳定.维护了公众对银行系统的信心。  相似文献   

4.
<正>硅谷银行成为2008年次贷危机后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处理的规模最大的投保银行,在处置过程中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硅谷银行倒闭以来,其影响处于可控状态,这与有关部门的“快速处置、联手处置”有直接关系,而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也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5.
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发展历程表明,存款保险制度不仅是维护金融业稳定的重要制度性安排,更可以有效激励金融机构保持充足的资本、约束自身高风险行为,是对一般意义上的金融监管构成的一种机制性补充。中国应尽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安全网。在制度设计上,通过赋予存款保险机构必要的功能,加强制度的正向激励机制,减少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6.
李芳  李凌 《时代金融》2013,(23):240-241
一、基本概念所谓存款保险制度,是一个国家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在银行倒闭或面临倒闭时直接赔付存款人,或对银行进行救助或处置的制度。现代意义上的存款保险制度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的美国。从1929年10月华尔街股市崩盘至1933年3月罗斯福总统宣誓就职,美国有9000多家银行相继倒闭。为了挽救在大萧条经济危机下已濒临崩溃的银行体系,美国在1933年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设立了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维护了金融和经济的稳定。20世纪60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7.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大量中小金融机构倒闭,但并未严重冲击美国经济,也未引发社会恐慌,这主要归功于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灵活高效的处置手段,也再次彰显了有效存款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危机中,FDIC创新其问题银行的处置方式和手段。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立法进一步强化了FDIC的监管职能,这些对于中国推出存款保险制度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存款保险制度关键要素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存款保险制度是市场经济体系中保障银行业稳健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国家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存款保险制度要素架构国际经验比较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在存款保险制度构建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分歧和争议,提出应着重解决六个关键问题,及早以明确的存款保险制度取代政府隐性保险。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自1993年提出要建立存款保险基金以来,存款保险制度已经酝酿研究了多年,作为一道金融安全网一直存在着争议,而且这项制度有着不可避免的道德风险,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担心。因此研究存款保险制度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道德风险对存款保险制度危害情况以及设计规避道德风险的方案变得紧迫。那么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相对隐性存款保险中的道德风险是高是低。本文从这一问题出发,对显性存款保险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下的道德风险进行分析,并且对二者之间的道德风险的高低进行了比较,最后得出中国应推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来保障存款人的资金安全,以及来增加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自1993年提出要建立存款保险基金以来,存款保险制度已经酝酿研究了多年,作为一道金融安全网一直存在着争议,而且这项制度有着不可避免的道德风险,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担心。因此研究存款保险制度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道德风险对存款保险制度危害情况以及设计规避道德风险的方案变得紧迫。那么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相对隐性存款保险中的道德风险是高是低。本文从这一问题出发,对显性存款保险与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下的道德风险进行分析,并且对二者之间的道德风险的高低进行了比较,最后得出中国应推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来保障存款人的资金安全,以及来增加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存款保险制度的财政成本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款保险有显性和隐性两种形式。近年来,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快速发展。存款保险制度会最终影响到政府的财政成本。本文从财政成本这个新的角度来分析存款保险制度如何影响财政成本,并借鉴国际经验,探索该如何优化存款保险制度设计特征以减少财政成本。  相似文献   

12.
西方经济学家常说,糟糕的货币实践产生优秀的货币理论。理论并非凭空发展而来,迫在眉睫的经济问题往往能激发合理而又可靠的经济分析和解释。1929-1933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包括银行业在内的社会生产各部门遭受了一次近乎毁灭性的打击,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一年以后即1934年,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制度应运而生,这对当时维持整个银行业的稳定,重建公众对银行业及政府的信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大量的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及Q条例的取消,银行从事风险活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银行倒闭数也随之迅速上升,存款保险制度陷孜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存款保险公司的高层人员更是一筹莫展。究竟存款保险制度出现了什么问题,又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完善存款制度或干脆抛弃它,以下将进行分析和探讨,也希望能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探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所引发的金融风险和货币危机,促使美国在强化政府银行监管职能的同时,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实践证明,存款保险制度总体上是成功的,但实践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醉 对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保险职能、监管职能和接管清算职能进行分析,并对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稳定性与市场规则和风险识别与监管的有效性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我国目前的金融体制还不健全,金融风险没得到有效的化解。借鉴别国的经验,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体制,并与中央银行的最后货款人功能、金融监管局的具体业务监管共同组成金融安全网,担负起我国的金融监管职责。  相似文献   

14.
孙龙 《时代金融》2014,(11):106+110
随着《存款保险条例》已进入最后的草拟阶段,银行类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制度渐入人们眼帘,实际上存款保险制度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已在美国诞生,已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本文将对存款保险制度作以简要介绍,比较了美国、德国、日本的存款保险制度,借以说明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对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12年,我国《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存款保险制度。近日,人民银行相关领导表示,我国将适时推出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本文分析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主要目的,介绍了部分发达国家的做法,并提出了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议。一、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主要目的存款保险是指符合条件的银行  相似文献   

16.
存款保险制度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2011~2018年我国172家银行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研究表明:存款保险制度可以显著提升银行整体流动性创造水平;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存款保险制度通过存款竞争路径影响了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以上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存款保险制度将隐性担保显性化,对原有无担保或弱担保的中小银行作用更为显著,通过改善我国中小银行的存款竞争能力,提升了其流动性创造水平。本文研究在理论意义上对存款保险制度改革的经济后果作出补充,在现实意义上验证了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改革的积极意义,并对如何引导银行开展良性竞争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国家制度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威  郭岭 《武汉金融》2004,(10):27-29
在研究我国是否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过程中,我国大部分学者都是将存款保险纳入委托———代理的框架中,研究如何通过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来避免由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所带来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但是从德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实践来看,尽管其设计中有许多地方会导致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产生,德国却是世界上存款保险制度运行的最成功的国家之一。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德国拥有使存款保险制度高效运行的制度环境的结果。因此,我国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必须要采取制度先行的方法,即首先完善能使存款保险制度高效运行的制度环境,然后再考虑存款保险制度本身的制度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8.
白玉微瑕:简析欧盟1994年存款保险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琳琳 《金卡工程》2009,13(11):210-214
通过有效保护普通存款者,存款保险制度能够极大地维护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对于存款保险制度,保险额度、部分保险条款和赔付期限时普通存款者最关心的三个问题。在这三点上,与美国和加拿大的存款保险制度相比,欧盟1994年存款保险制度并没有为普通存款者提供足够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创新的一种新发展,对于构建稳定安全的金融体系有着积极的意义。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提供了安全稳定的基础,增强了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信心,保障了存款者的切身利益。同时,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使得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财务等方面都要受到第三方的监督,约束了商业银行的行为,降低金融体系的风险。此外,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国家信用的作用将被弱化,人民银行对于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将进一步减弱,减轻了政府部门的负担。同时,存款保险制度也会带来道德风险、逆向选择、运营成本上升等诸多消极影响。本文对比分析存款保险制度的利弊,认为存款保险制度的有效运行还应与政府部门间的协同监督,以及配套相应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引导,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在中国渐行渐近。鉴于国内银行业风险压力较大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在西北欠发达地区,研究存款保险制度在当地推行的可行性,对于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和在同类地区的实施推广具有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就西北欠发达地区推行存款保险制度作了探索和分析,并提出构建存款保险制度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