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以东北国有林区为重点,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五个方面进行了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提出了优化林区生态经济发展结构、完善林区生态政策制度建设、塑造林区生态文化良好氛围、推动林区生态社会和谐发展与加强林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五种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
以玛曲草地为代表的甘南高原生态经济面临着功能衰退、家畜生产性能低及牧区经济模式落后的突出问题,分析草原制度变迁和制度优劣,探索适应牧民家庭放牧管理条件阶段变动的放牧权流转制度,实现草地生产力的可持续维持与牧民家庭放牧资源的动态结合。高原生态经济发展既要注重草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又要考虑不以牺牲当地牧民的生活生计和当地经济发展问题。从四个方面对玛曲畜牧业经济转型进行了研究,对玛曲的传统畜牧业经济提出了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3.
花叶海棠的叶芽加工制成的藏茶,是当地牧民群众的生活饮品,同时也是一种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保健品。当地政府为了利用林区野生藏茶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帮扶牧民群众脱贫致富,进行了人工栽植藏茶。在藏茶产业发展中,对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大兴安岭林区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区城镇化发展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途径。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自1964年开发至今近40年来,遵循“先山上后山下、先生产后生活”,“以场轮伐、以场定居”的建设方针,先后建成大型森工企业10个,林场74个,形成林区城镇35个。由于林区城镇人口规模小,居住分散,社会功能不全,人员就业渠道狭窄,基础设施落后,阻碍了林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明进步。下文从林区实际出发,在详细分析林区城镇化发展有利因素和限制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中国林区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青海三江源区生态恢复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源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已经严重阻碍着该地区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并严重影响着全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了该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和主要影响因素。认为全球气候的变化、草场超载过牧、偷捕乱猎、乱采滥挖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从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生态移民、生态补偿机制、提高生态意识等方面阐述了恢复生态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以如何实现阿尔山林区生态保护、经济转型、深化改革、融入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为研究目标,结合当前国家林业政策探索提出了阿尔山林区融入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并从稳定优化生态产业,壮大发展旅游产业,培育龙头项目等上展开论证,对如何快速实现经营方式的转变、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森林文化建设、创新发展进行了分析;按照创机制、调结构、树文化、强生态总体战略布局,探索了阿尔山林区跨越式发展重点,新兴产业开发、林下经济发展、林区森林文化的创新、调整林区的运行结构等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国有林区的发展需要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化产业集群是国有林区顺利完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有效手段。但国有林区的区域特点制约着国有林区生态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如何突破林区区域限制,促进国有林区生态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成为实践界和理论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阐明国有林区的区域特点及其对生态产业集群的限制,在此基础上探索国有林区生态产业集群定位与发展路径。认为国有林区生态产业集群需要围绕森林功能性产物构建产业集群,且其主打产品必须具备小生态足迹的特征。产业链纵向整合、市场的横向整合、集群与企业品牌建立是推动国有林区生态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制约林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林区的科技教育落后和人才的缺乏.国内外的经济发展事实证明,发展经济的根本动力在于对人力资源的开发。进而指出发展林区的首要问题应是对林区人力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9.
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是加快推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玛纳斯县高度注重牧区工作,不断加大对牧区资金的投入以及政策扶持力度,使牧区牧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收入增加。但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约束,玛纳斯县牧区经济发展还相对滞后,牧民定居后的生活水平与农民、市民相比较还存在差距。本文想通过具体分析,为政府政策形成及定居牧民后续发展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0.
森工企业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国家对《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总体要求,结合当前大兴安岭林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林区在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以大兴安岭林区新林林业局为例,分析了林业企业林业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围绕转变林区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振兴国有森工企业林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森林康养是近年来林业经济领域发展的新兴热点,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有利于实现森林生态价值的市场化,建立林业发展的造血机制,促进林业经济和林区经济发展,还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实现产业扶贫,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经济和生态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湘南山区生态环境良好,但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以汝城县为例进行了研究;在介绍汝城县发展现状和分析汝城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示范区必要性的基础上,进行了生态经济分区,并探讨了各区发展生态经济的模式,提出了加快生态示范区建设和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加快,我国天然林区全面禁止经济性砍伐,林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林区经济发展急需转型,需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经济,不断调整林区的产业结构,促进林区居民创业、就业,不断挖掘其自身优势,提高林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论》一书从宏观视角深入讨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文明形态创新模式,阐述了当前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多重危机下我国所面临的复杂问题,并分析了实施绿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参考。该书理论结构清晰,研究性强,梳理了绿色发展的全球背景。  相似文献   

14.
一直来乡村是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进入21世纪,随着生态旅游业的兴起,乡村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生态旅游作为最终需求型产业,其发展对当地乡村经济、生态和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本文以浙江省临安市临目乡太湖源生态旅游开发为例,通过参与性方法(PRRA)和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就生态旅游开发与乡村经济、生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生态旅游是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劳动就业是重大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响着深化改革的进程和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国有林区,尤其是森工企业,劳动力过剩一直是困扰林业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林业劳动部门的工作难点之一。通过调查实践证明,在林区发展农业经济是转移林区富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大众却逐渐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林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人类社会生存环境状况,对保护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和促进林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发展进程却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在此基于生态理念下,提出了林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云南农村经济》2005,(6):81-82
马鞍底乡普玛村委会,是我县最边远,条件最差的一个村寨,多年来给人们的印象就是客观条件差,自然环境恶劣,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因为山高坡陡,群众除了种责任田外,没有其他经济收入来源,因而普玛村群众长期处于贫困状态,长年生活在山高坡陡箐深的大山里。  相似文献   

18.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伊春国有林区为例,从政治、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国有林区取得的成果,指出了在发展过程中环境恢复难,经济受到林木产业影响大,体制矛盾突出,生态社会建立困难大等问题,分析得出生态环境是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大因素,探讨了从区域实际出发"发挥生态优势,经济转型建立新体系,构建生态社会氛围"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十八站林业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以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谐的林区社会体系为目标,重点推进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督管理和经营利用分开、政府社会事务管理与林业企业分开、社会事业发展与企业经营分开,理顺林区管理体制,加强生态建设,转换林区管理职能,创新企业经营机制,实现林区体制架构社会化、管理理念现代化、接续产业市场化、职工身份合同化、分配机制多元化。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加快林区经济创新驱动,才能推动林区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迈上新台阶。只有充分发挥创新在林区经济转型发展中的核心和引领作用,才能不断提升林区绿色生产力和发展力,把林区的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实现林区人民富裕安康、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为此,文章提出必须完善林区经济发展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林区经济发展和创新的深度融合建设,突出林区经济发展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建设,强化林区经济发展创新的金融支撑作用建设,优化林区经济发展创新的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