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为了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保险业务流程,提高实务操作能力,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保险课程实验教学.通过对江汉大学商学院金融专业的50名学生的保险课程实验软件体验结果和访问意见的分析,本文认为保险课程实验教学应加强软硬件的投入,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重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设计,才能充分满足保险课程实验教学要求,培养创新型保险人才.  相似文献   

2.
晁娜娜  李靖  乔雨 《经济师》2024,(2):207-208
农业保险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然而农业保险专业人才欠缺,严重制约其高质量发展,培养大量既懂农业又精通保险的农业保险人才迫在眉睫。农业保险课程实践性较强,涉及学科较多,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文章基于高校保险专业农业保险课程建设现状,通过对山西财经大学《农业保险》课程教学模式的梳理总结,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该课程讲授,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3.
黄建中 《经济师》2012,7(3):118-119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金融业也在快速发展,日益强大的国内金融企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全国唯一从事保险专业教育、湖南全省唯一从事金融高职教育的保险职业学院,有必要对金融企业会计教学改革进行探索,通过探索,寻找金融企业会计教学改革中的新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目的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院办学水平,以便让更多毕业生尽快适应金融业发展之需要。  相似文献   

4.
梁晓瑾 《时代经贸》2012,(24):223-223
高等教育金融专业的培养方向是金融企业的基层从业者,是合乎市场要求的创新型现代金融业务人才。本文在分析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围绕课程的实践教学、校内金融实验室实训教学、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等,提出了相关教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保险会计是高校保险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应以教会学生将保险会计知识运用到保险经营管理实践中作为目标,课程教学要注重提升学生运用保险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内容及方法上进行改革,使教学与保险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应用技能的重要手段,是对理论教学的深化与补充。贵州财经大学保险专业自开办以来就十分注重实践教学,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现逐步形成了课程实践教学、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教学、校内保险模拟实训教学等多元化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及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加大了改革力度。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统计方法在社会上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迅速的扩大到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证券、保险等领域,统计学这门学科也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工程、医学等专业必须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之一。然而目前统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陈小萍 《时代经贸》2011,(2):259-260
高职教育是培养满足市场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教育,高职院校主要的培养模式之一就是训学生的专业技能。本文力图从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评价考核体系等方面对高职保险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提出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朱艳敏 《时代经贸》2011,(12):248-249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决定了对复合型金融人才的大量需求。而现有金融专业本科教育具有分银行、证券、保险三个方向或模块教学的特征,且分别开设实验教学项日,割裂了金融专业知识的内在联系,单纯的业务模拟实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应该开设综合性、设计性的金融实验,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进而初步探讨了综合性金融实验的设置原则、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蓉  黎鹏 《时代经贸》2020,(10):40-42
金融专业的课程在教学中,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而当下金融科技的兴起,加剧了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对应用型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因而,探索如何提升金融专业各课程的应用型属性是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现实问题出发,以"国际金融学"课程为例,通过深入分析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的思路,并为金融专业的类似课程改革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课程体系是专业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它直接反映了人才培养的宗旨与目标,是教育的核心环节。黑龙江省高校保险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市场调研环节、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不符、内容设计不够科学、师资力量匮乏等方面。省内院校应充分借鉴国外大学的经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保险专业课程,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开发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特色,提高实训课程的比重,注重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标准的对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保险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保险的迅速发展,保险专业人才在数量和质量方面日益缺乏,保险人才的培养问题日益成为困扰我国教育界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高校保险教育与保险人才需求方面在师资力量相对不足、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加强保险师资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当前,金融业作为经济的核心日渐发展强大并趋于成熟,除原来的银行业务之外,资本、证券及金融衍生品市场等也逐渐发展壮大。金融业的不断发展不仅要求金融业的从业人员拥有更高的职业素质,同时对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下各种经济活动都和国际收支、汇率制度、外汇储备、国际金融市场等息息相关,这些正是国际金融课程的核心内容。因此,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也应按实际的社会需求进行创新与改革,以达到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金融人才。  相似文献   

14.
金融英语作为一门专业英语,是英语与金融专业的结合,具有专业性、规范性和时代性的特征。近些年,我国民办高校为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懂英语的金融专业人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但民办高校金融英语教学还存在着课程单一、课时量少、教材不配套、教学方法呆板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机过程》作为金融数学方向的一门主干课程,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金融数学后续方向课的学习效果。基于一般类工科院校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方向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对《随机过程》课程建设进行研究和实践,构建兼顾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三位一体"课程内容体系,而且在教学实践中已经取得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阶段的银行与保险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金融混业经营是必然趋势,银行保险、保险银行或金融控股公司是银保共生发展的优化方向。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制约了银保关系的深化发展。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健全完善法律法规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苏志鹏 《当代经济》2016,(23):120-122
金融类专业的实训课程开发,是该专业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要载体.本文结合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对该专业实训课程的开发思路、开发原则、开发模式、开发的保障机制作了探讨,并给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经济与管理》2012,(12):98+97
学院概况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始建于1979年,现有保险、金融工程、银行管理、国际金融、投资学5个专业教研室,一个培训中心,三个研究所,三个金融模拟实验室。办学层次目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9,(8)
大学本科的教育强调应用型培养,其中金融学专业的课程更是需要不断强化专业分析能力,又因为金融专业课程间具有系统性的联系,课程各章节间、各门课程间更需要融合。在费勒登贝格模式的基础上,注重学习子项目的确立,同时运用BOPPPS模型将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综合及教学环节的设计,能够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和研究专业知识的兴趣与能力,又可以提高金融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实现从教师教到学生学、从灌输式到主动参与式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研究,提出了高职金融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有关策略,对于促进高职金融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促进人才的的有效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