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小金库”是滋生腐败现象的肥沃土壤,近年来.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坚决清理和查禁私设“小金库”的行为.但一些地方和单位各类“小金库”仍有增无减。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小金库”的特点及屡禁不止的原因.提出了建立“小金库”治理长效机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各单位设立“小金库”,其目的多是为了谋取小团体或个人利益,逃避财务监督和群众监督,从事违规、违法活动。“小金库”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本文主要对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进行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会财会》2010,(4):46-46
目前,有些单位私设“小金库”的问题屡禁不止,不仅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而且还诱发和滋生了各种腐败现象,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也使部分人走上犯罪的道路。现将私设“小金库”的四种手法归纳如下,供清查“小金库”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1995年3月29日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的《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意见》,所谓“小金库”是指: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设立“小金库”现象是  相似文献   

5.
私设“小金库”是国家和建行明令禁止的严重违规行为,不仅直接损害国家和建行利益,而且容易诱发腐败和各种经济案件。银行“小金库”问题虽由来已久,但随着各级行清理力度的加大和法律环境的变化,“小金库”在银行内部存在的范围和规模较以往有较大的改观。但从近年银行暴露的一些问题来看,清理小金库“扫雷行动”专项治理检查后,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小金库”问题还未彻底根除,个别单位还不时暴露出“小金库”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小金库”的确认。确认的标准确认“小金库”,一看来源,是否“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的收入”;二看用途,是否“化大公为小公,化公为私”;三看管理形式,是否“在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列收列支,私存私放”。这三个条件,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不能割裂开来,只有符合以上三个条件,才是“小金库”。由此可见,所谓私设“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不断完善以及法制建设的长足进步,我国大多数企事业单位遵守财经纪律的整体状况得到了明显好转,但仍有部分企事业单位对私设“小金库”情有独钟,而且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如私设“小金库”的金额也越来越大,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小金库似乎已不足为奇;隐蔽性也越来越强,一般由领导授意,相互串通一气,为了小团体受益,只要不被告发或查处,大家都相安无事;危害性也越来越大,现如今被查处的若干大案要案、窝案串案,大都与私设“小金库”密切相关。私设“小金库”问题不仅严重扰乱了本应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而且严重…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开展了两次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专项治理“小金库”行动,2009年4月中央再一次出重拳在全国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这一次专项治理工作是为了要彻底铲除“小金库”滋生的土壤,彻底根除“小金库”这颗社会毒瘤.“小金库”的存在危害巨大,影响了单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导致国家财政资金、国有资产以及税收的流失,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更变成了滋生贪污腐败的温床.本文从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基础上来研究如何建立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何通彦 《上海会计》1997,(8):47-47,39
根据各方面的资料显示,当前不少单位帐内、帐外的“小金库”现象尚末根本杜绝。有的是“死而复红”,有的则是以更隐蔽和难以查察的方式存在。为何在中央三令五申开展清查“小金库”之际,仍然出现如此严重的‘叫。金库”违纪问题呢?为何有的地方清查工作刚刚告一段落,就出现“反弹”,小金库又重新活跃起来呢?因为,一是“小金库”乃一种顽症,是一些单位和部门的几个实权者,背着群众和上级私下暗设的,具有极大的隐蔽性;二是“小金库”的普遍性特强,不容易彻底根除;三是有的单位财务制度很不健全,管理上的漏洞很大,让一些人有空…  相似文献   

10.
“小金库”即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企业的“小金库”就是企业违反国家的相关规定,利用对一些项目资金管理的便利来筹集和建立起由本单位或部门自行支配的资金。“小金库”的存在,有很大的危害性,应建立长效治理机制.从源头治理上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一些预算单位受本部门、本单位自身利益的驱动,将预算内资金转移到预算外,有的甚至账外设账或搞“小金库”,不仅造成国家和单位收入的流失,而且诱发和滋生了各种腐败现象。笔者根据自己在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了几种审查“小金库”的做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小金库”的存在,在滋生贪污腐败现象的同时,也使国家资产严重流失,给国家、企业、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本文首先阐述了“小金库”的界定、危害极其产生的的原因,最后建议企业单位从教育、制度、监督三个层次来建立和完善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腐败分子常常有数额较大的不能说明其合法来源的收入,而这些“收入”大部分都是“灰色收入”。既然贪官有“灰色收入”,那么,必定有人在“灰色支出”。这些“灰色支出”以公款为主。1、“小金库”与“灰色支出”之间的关系。在对一些单位和部门审计清理、整顿“小金库”的案件中,发现“小金库”除了有“黑色支出”外,还有相当部分是“灰色支出”,这些“灰色支出”,依附于“小金库”而存在。铲除“小金库”是阻断“灰色支出”、铲除滋生腐败温床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李永涛 《理财》2003,(7):7-7
“小金库”与账外账等同与否,众说纷坛。本人认为,私设“小金库”与私设账外账都属违规违法行为,搞清二者的区别,对具体的审计实践有指导意义。 一、含义不同 “小金库”是指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据国办发[1995]29号  相似文献   

15.
一问:国务院发出《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通知》后,国营企业清理检查“小金库”在会计上应如何处理? 答:一、在自查期限内,企业主动自报的“小金库”资金的帐务处理为:企业应将已用于生产和集体福利、职工奖励的“小金库”资金,转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的帐目核算,借记“专项应收款”科目,贷记“专用基金”科目;同时,借记“专用基金”科目,贷记“专项  相似文献   

16.
“小金库”范围及审计方法杨爱环近几年来,一些单位私设“小金库”的现象较为突出,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给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造成了严重危害。它不仅造成国家和单位收入的流失,导致消费基金非正常增长,加剧通货膨胀,而且诱发和滋生各种腐败现象,严重腐蚀了干部,...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三令五申不准设置“小金库”,但现实中却仍然存在。何谓“小金库”?凡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的收入,化大公为小公或化公为私,未列入本单位财会部门的收支和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具体包括: 1.截留各项生产经营性收入。包括销售收入,产品加工、加价收入,劳务收入,设备、房屋、场地、柜台出租收入,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收入,以及各种管理费、手续费等。  相似文献   

18.
所谓“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的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小金库”具有来源上的多样性、形成上的隐蔽性以及经济利益驱动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一个帐内“小金库”说起“小金库”,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帐外资金,若说帐内“小金库”,可能会使人们感到可笑。然而,笔者确实遇到这样一件事,记述于后,是否属帐内“小金库”,由读者自行评说。审计某单位时,发现有这样几张记帐凭证,会计分录为:借现金XXX元,贷其...  相似文献   

20.
王军红 《理财》2003,(6):16-16
国家有关部门三令五申,要求对私设“小金库”要严查严办,然而,至今仍有一些单位受小团体利益驱动,置国家财经法规于不顾,我行我素,作弊手法日趋隐蔽,给检查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近两年我们对33个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了审计,查出“小金库”12个,金额达608万元。归纳起来,其手法不外乎以下几种:一、重视小票据,发现蛛丝马迹。“小金库”收入是单位的隐蔽性收入,收取时自然不能使用国家的正规收据,而多使用自制票据和外购收据。我们在审计工作中通过详细查阅被审计单位的经费支出原始单据,常常发现一些单位收取各种费用时,开具内部收据。这时,对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