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组织学习时空理论的空间维度,认为组织内部是组织学习的重要来源,探索了组织从内部学习的相关问题。建立了组织从内部学习的模型——包括从内部纵向学习和从内部横向学习两个方面,并提出命题。认为:组织从内部学习会产生不同的结论,获得独特的优势,加大学习资源的广度和深度;组织从内部学习的主要方法是知识资源的分享、交换和传播;采取半隔离化子群结构和适当程度的跨群连接两种机制可在更长的时间跨度上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组织从内部学习类似于某种社会化过程,受到知识资源特征、组织制度政策、个体及环境等的影响;组织从内部学习受到组织内社会网络特征的影响;自我反思、行动学习和情景规划是组织从内部学习的重要方式;要将组织从内部学习与组织从外部学习相结合。该理论模型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基于组织学习时空理论的空间维度,提出了组织从外部学习的模型。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基于外部组织类型的视角,以企业为例,探讨了组织向外部不同类型组织的学习——具体包括组织向政府、供应商、顾客、竞争者和合作者的学习,组织在向外部不同类型组织的学习中获取知识的维度和方式,知识的整合以及从外部学习与从内部学习的结合;另一方面,基于组织嵌入网络的视角,进一步探讨了组织与外部其他组织建立的网络,网络连带的强度、网络密度和组织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对组织从外部学习的影响,网络结构的决定因素,以及组织在网络中的权力和地位。最后总结了理论和实践贡献,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从经历中学习是组织学习的重要方面。从科学、严谨的研究范式出发,结合东方传统的"阴阳"哲学思想,基于时间维度提出了包含学习主体、经历样本、成功失败经历集、学习主体特征、"知"和"行"等要素的组织从过去经历中学习的模型,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究。具体包括:学习主体从经历中学习的认知特性;不同类型经历对应的不同学习方法,成功经历和失败经历对学习效果的差异性影响,经历集影响"知"和"行"的7种自动的和有意的学习方式;"知"与"行"相互转化及其触发机制;客观世界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客观展开的观点等。该系统模型为未来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实证检验方向。  相似文献   

4.
基于面向时空发展的组织学习理论的时间维度,提出了面向时间发展的组织学习模型。该模型包含4个部分:第一,指出了从传统生命周期视角研究组织发展的局限性,建立了新的组织发展阶段模型。根据组织面临的环境变化特征,将组织的发展阶段划分为3种类型的基本阶段,即可预测变化主导的阶段、不可预测变化主导的阶段、可预测变化和不可预测变化共同主导的阶段;第二,指出组织在不同类型的基本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类型的学习模式,包括传承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和传创性学习;第三,指出组织的总体发展过程由3种基本阶段经过排列组合形成;第四,指出组织采取的学习模式受到所处阶段环境特征和组织惯性的影响,这两个因素对学习模式的变化速度有不同影响。最后总结了理论意义和实践贡献,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基于组织学习时空理论的时间维度,提出组织从当前现状中学习的模型。该模型包括4个方面:"知",以组织面临的现状、机会和挑战为出发点,运用行动学习的方法,通过团队形式的讨论、反思和质疑、实践的循环,从当前现状中获得知识;"行",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改进自身方案和采取适当行动;知与行的转化,包含知与行的循环;从知和行两个维度评估学习的有效性。最后,总结了理论和实践贡献,并指出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6.
彼得·圣吉(Peter Senge)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炼>中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圣吉认为,企业竞争失败,组织决策失误的根本性原因是组织的智障妨碍了组织的学习与成长,使组织被一种看不见的巨大力量侵蚀,甚至吞没了."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建立组织内部的学习机制,共享每个人的智慧和经验,善于以团队为基本单位进行学习.现本文就学习型 组织中管理者应加强的能力修炼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7.
从组织学习的空间视角,提出了地缘学习的思想,认为组织学习的内容、模式和结果会随着组织地域发展中地理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建立了面向地域发展的组织学习模型。在地域发展过程中,组织学习内容包括基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进行学习;组织学习模式包括传承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和传创性学习;组织学习结果包括积累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提升组织绩效。  相似文献   

8.
基于双层结构的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Cohen&Levinthal和Zahra&Geogrge所提出的吸收能力概念模型的基础上,从个体和组织两个层面重新定义了吸收能力,分析了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组织吸收能力与个体吸收能力的差别在于,组织吸收能力需要知识在组织内部的共享和扩散。在此基础上,打开吸收能力这个黑盒子,从个体、组织、环境3个方面着手,深入研究了影响吸收能力各维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组织嬗变是内部控制的发展诱因 ,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以组织范式为导向。组织正在经历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转变 ,组织范式的创新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以工作流程为控制对象 ,区分结构性与非结构性工作 ,并建立新的控制模式和评价原则。  相似文献   

10.
从企业内部组织管理因素出发,从组织学习的基本单元——部门入手,理论探讨了部门内部整合和跨部门组织对组织的知识获取能力和绩效的影响,并提出了7个研究命题。基于此,针对企业的管理实践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基于March的相互学习模型,分两种情况——组织成员的学习速率相同和不同,分析了封闭环境下组织成员的学习速率对组织知识的影响,绘制了学习速率与均衡知识的关系图,并阐述了组织结构对组织知识的作用。结果显示:组织成员的学习速率慢而领导的学习速率快的组织得到的知识最多;成员学习速率不同的混合组织得到的知识比成员学习速率相同的组织要多;二层管理模式的组织比一层管理模式的组织得到的知识要多。  相似文献   

12.
当前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研究主要从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企业的协同发展等宏观角度入手,相对忽略了微观层面上组织能力建设在非营利组织发展中的作用的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非营利组织的组织学习与组织绩效关联机制的理论框架,并结合浙江省邵逸夫医院组织学习的经验,对组织学习如何影响非营利组织的组织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如下:非营利组织的学习过程可分为知识获取、知识吸收和知识创新三个阶段;通过改善非营利组织的学习环境对知识获取、知识吸收和知识创新的促进效果,可以很好地提升其组织绩效。  相似文献   

13.
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探索式与利用式学习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两个视角来研究组织学习,对社会资本通过组织学习作用于企业绩效的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组织学习在社会资本和企业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其中,外部社会资本有利于探索式学习,而内部社会资本有利于利用式学习;探索式学习有利于提高新产品绩效,利用式学习有利于提高综合绩效,探索式学习与利用式学习之间具有协调和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4.
基于251家企业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将吸收能力划分为探索性学习、转化性学习、挖掘性学习三个维度具有较高的构念效度,并建议后续研究延续并采纳此构念,最后提出未来研究应重点考察吸收能力的动态性及与其相对应的解吸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知识发酵理论的基础上,从仿生学和生物进化角度重新审视知识共享问题,剖析了知识共享的内在机理,提出了知识共享发酵模型,分析了各种知识共享类型的特征,并就如何提高组织内部的知识共享效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supplements a learning-by-doing real business cycle model with endogenous organizational forgetting. Empirical evidence shows that the accumulated experience decay rate is not constant over the business cycle, but that forgetting is a func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Learning reinforces the effects of productivity shocks, and organizational forgetting exacerbates their impact and increases their persistence. This is of particular interest when a negative productivity shock hits the economy, as the increasing speed of forgetting aggravates the negative shock and delays recovery.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市场驱动的视角阐释组织学习,探讨及检验组织价值观、市场信息处理过程及新产品成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组织价值观对市场信息处理过程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组织记忆对信息收集、信息收集对信息传递、信息传递对信息响应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3)市场信息响应对新产品成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于知识联盟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型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知识联盟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当今企业应该树立的崭新理念.从技术创新的定义及发展出发,通过分析企业知识联盟的内涵及形成机理,构建了基于知识联盟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型,并对模型的构成要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