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月度新闻     
《大众理财顾问》2012,(2):12-13
银行Bank房贷新利率元旦起执行由于央行在2011年3次加息,从2012年元旦起,各银行开始执行新的贷款利率。这意味着原房贷的月还款额,自2012年1月起开始增加。目前5年期的贷款利率已经从2011年年初的6.40%增加到了7.05%,上涨幅度接近10%。按照20年期30万元额度的贷款计算,元旦起每月房贷的月供增加了115.82元。  相似文献   

2.
一、衡阳市房地产企业信贷风险现状及特点据调查,衡阳市目前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207家,除30家企业属外地资本投资开发外,80%以上企业(168家)与当地银行发生过借贷关系,主要是由5家银行提供贷款,截止2007年6月末,该5家银行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余额达19亿多元,比同期增长10%以上,随着贷款投入增加,房贷风险日趋积累,不良房贷率达到28.7%,如果加上被剥离的不良房贷,实际房贷不良率高达40%以上。从房贷风险总量与结构分析,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房贷风险已上升为银行最主要的信贷风险据调查,近几年来房地产贷款风险一直处于高位运行,截止2007年6月末,5家银行不良房贷率达到28.7%,说明近三分之一的房贷最终成为不良,房贷风险随着房价攀升给企业带来暴利的同时却与日俱增。在该市前10户不良贷款企业中,房地产开发企业占据4户,说明房地产企业贷款风险已成为银行最主要的信贷风险。从房贷项目构成看,风险高度集中在房地产开发类贷款,5家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不良率(房地产开发贷款占房贷比率)为40%以上,其中:住房开发贷款不良率和商业用房开发贷款不良率均为30%以上,房产开发流动资金贷款不良率接近50%,其他房地产贷款不良...  相似文献   

3.
一、衡阳市房地产企业信贷风险现状及特点 据调查,衡阳市目前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207家,除30家企业属外地资本投资开发外,80%以上企业(168家)与当地银行发生过借贷关系,主要是由5家银行提供贷款,截止2007年6月末,该5家银行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余额达19亿多元,比同期增长10%以上,随着贷款投入增加,房贷风险日趋积累,不良房贷率达到28.7%,如果加上被剥离的不良房贷,实际房贷不良率高达40%以上.从房贷风险总量与结构分析,主要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4.
曾先生是一名普通职场人员,2007年因购房向某银行申请了一笔房贷,月供约为3500元,该笔贷款还款期20年。眼下,曾先生又为购车款而一筹莫展。他看中的车型售价约为10万元,但目前可用于首付的资金仅有4万元,剩余的6万元能否通过贷款获得?考虑到房贷还款的遥遥无期,曾先生觉得这扇门无法为自己打开。  相似文献   

5.
房贷“双周供”一经推出,就激起了人们巨大的热情,但仔细计算一下就可以发现,银行不同的还款方式就象白骨精的三变,本质是一样的,实质上并不会比月供省钱。“双周供”更不是银行发慈悲,天上掉馅饼。打算改变还贷方式的贷款人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相似文献   

6.
解读《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外资银行相比,中资银行金融创新能力不足。从银行收入结构来看,近年来,国际大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普遍超过50%,有的银行甚至达到80%以上,而我国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传统的利差收入,非利息收入占比最高  相似文献   

7.
孟晓颖 《理财》2006,(5):88-88
“50万元贷款30年按揭,由‘月供’变成‘双周供’,不仅节省9万多元,还款期还缩短了5年多。”日前, 深圳发展银行经过一番精心包装后, 首家火爆推出“双周供”房贷产品。产品面市后,马上赢得市场一片叫好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外一些大的银行已把主攻方向放在发展中间业务上。据不完全统计,国外一些大的银行,各类中间业务收入已占收入的50%以上,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收入还不到5%。  相似文献   

9.
2007年12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补充通知>正武下发.该<通知>中明确以借款人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为单位认定房贷次数.这样,央行在原已明确利用贷款所购第二套(含)以上住房首付不得低于4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同期银行基准利率的1.1倍,借款人偿还住房贷款的月支出不得高于其月收入的50%的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0.
《中国信用卡》2008,(2):76-76
为满足房贷客户轻松还贷的实际需要,深圳加华高宁科技有限公司为深圳发展银行开发的“按揭信用卡”近日正式上线,这是全国首张为房贷客户量身打造的信用卡,该卡具有按揭概念,可以用刷卡积分抵扣房贷月供。  相似文献   

11.
2012年7月6日,央行年内第二次宣布降息,5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由6.80%降为6.55%。当日《长江日报》在第21版一则财经新闻《百万元房贷20年月供减少298元》中提到,降息对于购房者来说是个好消息,若选择等额本息的贷款,如果贷款100万元,20年分期,按照7月6日下调后的贷款基准利率6.55%计算,每月还  相似文献   

12.
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尤其是第六条规定,对业主(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可以查封,但不得拍卖、变卖或者抵债。这让还不起月供的、买了烂尾楼或迟迟无法入住的业主们找到了拒绝还贷的保护伞。一时间,银行房贷遭遇切肤之痛。  相似文献   

13.
由商业银行顺周期性诱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金融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痛定思痛,商业银行试图寻找到一条可以弱化顺周期性,有效控制信贷风险的路径。银行房贷,不仅可以使银行实现稳定利润增长,提升利润增长点,同时,也可能影响银行的利润,给银行带来利润风险。本文着重探讨了房贷的特点,以及银行在房贷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同时,指出我国当前银行房贷要顺应顺周期和逆周期经营模式,最后,分析了银行房贷的一些弊端,设计了房贷逆周期经营框架。  相似文献   

14.
9月15日,央行年内第5次加息,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再升0.27个百分点,调整后利率达到7.83%.而2004年10月29日之前,这一利率水平为5.76%.换句话说,若购房者在2004年10月前买房,目前利息成本已经有35%的增幅.假如某人按揭50万元(20年期),按照优惠利率(即基准利率的0.9倍)计算,那么月供将增加3373.93-3310.84=63.09元,总利息支出将增加405742.77-294600.91=111141.86元--这不是个小数字.而更令人忧虑的是,不少人预测,年底前还有可能加息.面对势不可挡的加息潮流,房贷者该如何应对?除了广开财路、增加收入之外,下面两个省钱的门路不可不知.  相似文献   

15.
李女士今年50岁,刚刚退休,每月有社会养老保险1000元,丈夫月收入5000元,孩子已经工作,夫妻俩现有银行存款20万元,一套供完月供的房子,无医疗保险.退休在家的李女士看着自己的钱存在银行活期储蓄里也像"退休"了一样的状态,她很想学年轻人一样理财,"以钱生钱".她很想知道,眼下适合老年人的理财渠道有哪些?  相似文献   

16.
梅晨欢 《会计师》2011,(3):9-10
<正>近年来,我国的银行中间业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平均为8%,有的甚至不足1%,而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一般占总收入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17.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房贷还款方式,选择哪种方式最节约,哪种方式最适合自身需要,这就需要对目前市场上的7种基本房贷还款方式做个比较。2005年9月底,上海的房贷市场似乎一夜之间丰富多彩起来。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交通银行推广“等额递增”和“等额递减”两种新还贷方式;浦东发展银行宣传“季度还”房贷还款方式;招商银行更是打出提供至少6种房贷还款方式的大旗。等额本息还款这是目前最为普遍,也是大部分银行长期推荐的方式。把按揭贷款的本金总额与利息总额相加,然后平均分摊到还款期限的每个月中。作为还款人,每个月还给银行固定金额,但每月还款额中的本金比重逐月递增、利息比重逐月递减。举例来说,假设需要向银行贷款20万元,还款年限为15年,按照目前大部分银行的利率,选择等额本息贷款,每个月大约还1707元。初始的两三年,l707元中大约80%以上是归还银行的利息部分。采用这种还款方式,每月还相同的数额,作为贷款人,操作相对简单,每月承担相同的款项也方便安排收支。尤其是收入处于稳定状态的家庭,买房自住,经济条件不允许前期投入过大,可以选择这种方式。但是,它也有缺陷,由于利息不会随本金数额归还而减少,银行资金占用时间长,还款总利息较以下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目前,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已成为银行资产业务收入和负债业务收入之外的第三大业务收入。据报载,在发达的国家中,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接近成为银行业务收入的“半壁江山”。如美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为38.4%,日本银行为38.4%,日本银行为39.3%,英国银行为41.1%。我国银行业平均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为8%,最大为17%,最低的不足1%。据业内人士预测,中国加入WTO五年之后,在我国的外资银行中间业务占有中国内地的市场份额将达到50%以上,国内银行改造和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中间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地位已经凸显。  相似文献   

19.
近期,沪深股市银行股估值处于历史最低水平,资本市场是否在暗喻银行严重风险隐患?近年来,银行大量发放房地产贷款,房价高度泡沫与房贷大量投放的重叠,构成了房价泡沫对银行业的巨大风险;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以及高度依赖土地收入,存在投资规模失控或者土地收入低于预期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小李,30岁,月收入5000元,父母健在.家庭年收入10万元,有房一套,剩余房贷40万元(月供2500元),家庭日常支出3000元/月(约4万元/年),存款5万元,基金市值2万元.本刊2010年第4期<社保养老对对碰>一文中分析,小李的基本养老需求缺口为1.65万元/年,考虑20年的养老生活,总共缺口在33万元左右(未考虑通胀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