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5 毫秒
1.
激烈的商业竞争让顾客的地位迅速提升,“顾客就是上帝”这一经营管理理念一度风靡各行各业。在酒店服务业,“宾客至上”更被奉为至理名言。但是,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管理观念的更新,管理者将人本观念与管理观念相结合,使“宾客至上”、“员工第一”相结合的现代管理观念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现代酒店管理。  相似文献   

2.
诺基亚"人本管理"文化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打开诺基亚手机,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Human Technology”。诺基亚“科技以人本”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上。事实上,“科技以人为本”不是诺基亚公司的一句广告词,而是贯穿在整个管理过程的一种经营理念,一种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一种经营理念,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正是这种管理理念,使诺基亚公司特别注重对人的培养,通过各种渠道,创造优越条件,让员工去实现他们的个人价值,从而创造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把广大员工凝聚到一起。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管理模式由于不能正确地对待员工的“牢骚”,采取压制和惩罚手段,来保持企业的“和谐”,导致企业发展缺乏动力,员工士气低落,企业离心力日强,核心员工的大量流失,最终损害企业的发展。只有顺应世界管理人性化、民主化的潮流,改变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响应员工的需求,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我们才能建立学习型组织,获得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绩效管理是一个不断进行的沟通过程,也是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支点。企业在发展中,如能把握绩效管理的要点,让员工时刻保持一股持续激情的干劲,其发展才会越来越有希望。摩托罗拉公司将绩效管理上升到战略管理的层面,并给予高度重视的做法,值得国内企业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5.
胡盈  陈波 《人力资源》2004,(7):57-58
每个企业都希望拥有所需的人才来实现企业的目标。而之后如何留住人才,让人才在工作中发挥最大效应,也是令众多企业看中而又头疼的事。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其实在企业里每个员工永远都在抱怨薪水低,而真正造成人才流失、员工心理不平衡的却往往是由于企业“薪情”不平。不合理的“薪情”会使员工产生不公平和不信任的感觉,影响员工积极性发挥。所以,如何针对企业员工打造一个合理的,完善的绩效评估系统并予以实施也就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6.
随着行业文化建设的逐步深入。企业文化在企业员工中的认知率和认同率有所提高。此时,如何让企业文化真正深入管理的各个方面。如何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管理风气和管理绩效等变化,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少东 《人力资源》2004,(11):42-43
一位HR朋友说:“做人力资源部经理以来,干的最多的活是招人,最怕的是出其不意接到员工的辞职信。”人员的非正常离职尤其是核心骨干员工的离职,往往让管理者感到被动。  相似文献   

8.
面对核心员工,你的智囊中有使其“忠诚”的溶剂吗?S设计院是一家国家甲级设计院,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勘察、设计和小区规划,具备国家建设部颁发的甲级工程总承包资质。近几年,在人才竞争激烈的建筑工程设计行业,S设计院的人力资源管理着实受到了很大挑战。但是,S设计院却成功地留住了诸如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以及高级工程师等一大批核心员工,使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个设计院的人力资源部经理透露了其留人秘诀——即在洞察员工心理,揣摩员工内心的个性化合理需求的前提下,为核心员工量身打造福利项目,并出其不意地适时适势发放,从而赢得了核心员工的忠诚。  相似文献   

9.
在企业这个组织内培养员工建立正确的人生幸福观和让员工有幸福感是企业管理的新课题,企业家除了提供给员工物质报酬外,还要提供给员工精神报酬,这是对企业管理更高的要求,毕竟幸福是人类的永恒追求,西方管理学更多的是关心员工的行为规范和员工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10.
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和思政工作是其中的核心之一,这两项工作的核心都是针对人。思政工作是对人的思想进行工作,让员工的观念得到转变,进而改变员工的行为,让员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而人力资源管理是通过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对挖掘人的潜能,提升员工的积极性,进而实现企业的预期目标。不管是人力资源管理还是思政工作都必须要以人为管理核心,以企业的发展为目标。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二者的关系,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进而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心的管理"是"以人为本"管理的必然发展和升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的管理是以一切人的人格平等为基础,以激发员工主动性,调动员工积极性为基点的管理。主动性和积极性所具备的心理特性以及个人与组织之间存在的“心理契约”使“以人为本”的管理发展为“心的管理”成为必然。本文同时对中国企业“心的管理”的进一步完善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2.
江滩 《人力资源》2005,(17):18-19
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其基本作用是能使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开发出考评尺度,它能够方便人们去评估他人和自己的劳动生产率.对初创企业来说,员工的职位或说岗位工作是非常富有弹性的,让员工坚守自己的"阵地"是不太现实的.设计出高效的工作分析方案,而又要做到松紧有度,真是让初创企业的管理者们左右为难.  相似文献   

13.
尚希 《经营者》2009,(11):28-29
退休员工不计酬劳帮企业继续干活,相信在大多数人看来都是不太可能的事,但惠普却做到了这一点。人性化的管理之道不但让员工“笑着离开”,还能让他们“退而不休”。  相似文献   

14.
姜博 《人力资源》2007,(22):26-30
人才若不为我所用,就很可能被竞争对手所用,越是核心的人才,就越是如此。近年来,许多知名企业高管人员离职,甚至集体跳槽,引起企业、甚至行业震荡的消息时常见诸媒体。因此,人力资源部门不得不经常面对员工的离职问题。在倡导和谐劳动关系的大背景下,企业开始采取措施管理离职员工,维系良好关系,以期这些人才在离职后还能为组织发挥余热。然而员工离职总会对企业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离职之后再进行管理难免为时已晚,须从"管理离职员工"转向"员工离职管理"。  相似文献   

15.
在员工管理中准确合理运用“马太效应”与“鲶鱼效应”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使工作效能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6.
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不仅对员工的自身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从员工早期工作开始,在一生的职业历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最终实现个人的职业理想。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员工职业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如何让员工了解职业生涯的特点,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及任务,职业生涯锚,对企业和员工的发展以及满足双方的需要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薪酬福利管理关系员工直接利益与企业间接利益,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环境下,只有让员工享受企业发展带来的合理回报,才能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有价值的员工,企业在人才竞争激烈的市场方能强有力地生存,本文分析NCCT公司薪酬管理现状,并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通常采取中国式的管理,这种包含人情、关系、利益等元素的中国特色式企业管理法则,在企业成长之初有效地将企业为数不多的员工凝聚在一起,为企业前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06年2月10日,在阿里巴巴一年一度的全体员工大会上,董事局主席马云像往常一样以充满激情的语调,向员工们宣布了公司新一年的三大主题:第一,诚信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第二,以高科技网络技术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三,帮助更多中小企业赢利,让广大农民上网卖农产品。  相似文献   

20.
企业管理从本质来说就是对人的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只有让员工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员工的潜能才能被充分地挖掘。本文通过分别从领导者的人格魅力和以人为本的角度进行阐述,为企业管理提供参考依据,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