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艳 《时代经贸》2011,(8):84-85
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趋势。按照《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时间框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全面建成。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状况;然后采用定性分析法,通过对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东盟的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要将贸易区内存在的问题处理妥当,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在建成后将能发挥更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10国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能建成,将成为仅次于欧盟、北美的自由贸易区,并将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也将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按照《框架协议》相关规定,双边商品的平均关税2007年减至6.6%,2009年减至2.4%,到2010年1月1日,90%商品关税都将降到零。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自1991年开始正式对话,到2002年双方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至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双方的贸易额情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文章基于1991年至2011年的贸易额数据,分析双方贸易额变化情况,评价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双方产生的贸易扩大效应,并对双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协议>是落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中国和东盟全面的经济贸易合作将起到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该文件在沿袭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基础上创设了富有自己特色的争端解决机制,本文拟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协调机制、争端解决机制的程序及其常设机构等方面入手,探索如何完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争端解决机制,为各成员国真正实现<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合作与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正是适应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本文以贵州与东盟的贸易发展问题为切入点,对贵州地区的经济现状进行分析,针对贸易区建成后贵州、东盟双方间贸易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11月4日,出席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朱基和东盟十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是中国与东盟开展全面经济合作的里程碑。它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经  相似文献   

7.
2002年11月,朱镕基总理代表中国政府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个框架协议的签署意味着,中国参与建立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8.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东亚地区掀起一股谈判和缔结自由贸易协定的热潮.继中国和东盟签订自由贸易区文件后,日本与东盟也签署了<日本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框架协议>,正式启动建立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比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在贸易地位、优势及合作模式、面临问题等方面的差异,对中国和日本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杨欣 《时代经贸》2007,(1Z):67-68
2001年11月,中国与东盟达成了在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着深刻的背景和坚实的基础,并将对中国、东盟乃至世界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我国应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给我们带来的机遇,积极参与区域经济的合作,推动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建成,旅游将成为中国与东盟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纽带.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云南与东盟各国开展旅游合作有着十分便利的条件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云南应加强对旅游业的规划和领导,做好旅游宣传,完善区域旅游合作环境与交通条件等方面的工作,规划旅游精品线路,打造旅游品牌;同时抓住时机,构筑与东盟各国的旅游合作机制,使云南旅游业在走出去、请进来中成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1.
技术贸易壁垒与我国出口贸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贸易壁垒是目前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保护的最主要手段之一。技术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发展有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的影响。利用世贸规则以防不合理的技术贸易壁垒和提升我国出口商品科技含量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how pre‐existing 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s (PTAs) dilute the trade creation effect and shield the trade diversion effect of new PTAs. Countries having pre‐existing PTAs enjoy smaller gains in intra‐bloc trade because of the dilution effect and experience smaller losses or even gains in extra‐bloc trade because of the shielding effect. The findings support the proposition that PTAs could be used to fend off future trade diversion.  相似文献   

13.
14.
Trade Impacts of China's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ccession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is study examines China's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accession commitments and assesses their implications for China and the world using a model reflecting the importance of duty-free intermediate inputs in China's exports. The WTO agreement built on earlier reforms that introduced competition into the trade regime, eliminated nontariff barriers and exchange rate overvaluation, and reduced tariffs. The reforms associated with accession were conservatively estimated to increase global real incomes by $74 billion per year, with $29 billion accruing to China and the remainder primarily to those countries trading directly with China. Some lower-income developing countries faced greater competition from China in third markets.  相似文献   

15.
张圆媛 《经济师》2009,(12):38-39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一些国家出现了一股新贸易保护主义思潮,其关注的焦点由传统理论所关注的经济问题扩展到社会问题,由产业发展转向了人类本身。各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反倾销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保障措施等贸易壁垒被频繁使用,各种新的贸易壁垒层出不穷,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文章正是基于此,分析了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对我国对外贸易应采取何种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Eviews软件,对1994年~2004年的加工贸易进出口数据、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数据进行了简单的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增长率、竞争力指数、增值系数的变动均会引起价格贸易条件的下降,而进出口额增长率则对收入贸易条件都有促进上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程婷 《时代经贸》2008,6(8):106-107
随着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国际贸易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重大变化,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全球性生产网络的建立和产品内贸易的不断增长.产品内分工基础上的产品内贸易的发展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具有重要影响,它拓宽了经济开放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贸易参与度,但处在产品内国际分工不同生产环节的企业所荻收益却并非一致.  相似文献   

18.
19.
从需求角度考察国际贸易理论,需求模式的变动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影响贸易模式的发展和变化,因此,贸易格局的最终动因要到需求结构中去找。一国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市场规模,更取决于市场特征,内需在竞争优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外贸结构存在非持续性的弊端,实施绿色贸易战略,应该在注重外需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内需在培育绿色竞争优势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