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昌丽 《商场现代化》2010,(17):100-102
成德绵地区是成都经济区的北部区域,是四川乃至整个西部地区产业实力最强、产业水平最高、产业集聚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成德绵地区是四川省最早提出的区域合作区,通过三市进一步的合作,必将推动成德绵的一体化进程。本文先介绍了成德绵近几年的发展概况,然后分析了交通经济带的构建,以希望明确成德绵未来的发展定位,试图通过合理优化成德绵的产业布局,来推动成德绵区域一体化。  相似文献   

2.
成德绵乐区域是以成都为核心,以德阳、绵阳、眉山、乐山为南北枢纽形成分工明确的产业集群,该区域无疑在这轮产业调整承担着重要作用。同时,成德绵乐同城化也是成都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外延的拓展和四川省“十二五”“规划的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委十届七次会议上明确,坚持全面创新,着力重点突破,要区域协同创新。推进"一核一带"发展改革,突破行政区划壁垒,实现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政策共用。本文从成德绵汽车产业的大方向出发,讨论研究如何利用"一核一带"的政策,推动区域联动,以促进成德绵汽车产业基地的建设,研究转换成德绵汽车产业的固有模式,促进行业内多元化发展,提高产业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都将物流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或先导产业。驾驭一个地区区域物流发展趋势,对于物流规划区和区域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地理上来看,四川省不仅与西部发展潜力巨大的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青海省紧邻,更靠近西部“出海口”广西和沿海众多发达省市,这样的地理位置无疑能最快最省地能将西部众多的物资输出,形成西部最具优势的物流运输网络。合理区域物流布局能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依托于成都形成“成德绵乐”的区域物流关系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项目试图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理论,遵循“区域分工”基本原理,以“成德绵乐”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资源整合的视角,以信息化为手段,结合该区域的经济结构现状、物流发展现状、产业联动现状,提出通过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基础信息平台来打造多地区产业联动的综合物流平台,为该区域物流业发展的具体实践提供一定参考依据与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打造经济增长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验证珠江三角洲地区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本文基于珠江三角洲九个城市的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在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打造区域金融中心,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金融资源深度互联互通;二是以珠江三角洲整体为视角,谋划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希望本文为理解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制定金融和产业发展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重心,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动力是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由此引起的长三角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动推动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文章选取制造业中的24个主要产业,通过构建区域竞争力系数,评价上海与浙江和江苏的产业转移而引起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7.
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长江上游地区推进经济一体化,既有利于促进全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持续稳定推进,也有利于推动区域内部各省市区之间的合作与发展,增强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本文在阐释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一体化基本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政府推动 市场主导"的一体化发展模式,提出了完善区域大市场、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产业的合作发展以及创新区域合作机制等重点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区域制造业产业集聚模式,以成都、德阳、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带为例,阐述了以重点城市为核心的区域制造业产业集聚模式,利用区域产业集聚理论分析该集聚模式的优势。最后,介绍了区域制造资源共享系统在成德绵区域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马丽雅 《现代商业》2014,(1):139-140
产业转移是经济一体化推动下的一种全球发展趋势,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优化产业分工格局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积极进行调整,但由于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明显,产业发展空间较大,因此,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西部民族地区梯度化转移,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产业承接有利于充分发挥中西部发展优势,可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稳定有效扩大就业途径,激发内需潜能,拓展经济发展空间,能有效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帮助西部地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除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的又一较大的产业密集区,区域内的产业协同发展是加强区域内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方面。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的一条重要途径或者说是基础途径,就是必须率先实现区域物流一体化,即以方便、畅通、快捷的一体化交通作为强有力的支撑。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预测方法,对京津冀物流业发展与三次产业发展的关联度和协同性进行实证研究,建立灰色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1.
长吉一体化区域的发展对于长吉两市、吉林省、甚或是东北地区都起着重要作用。一体化区域的发展,产业一体化是核心内容。本文通过分析产业一体化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引导长吉两市产业优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商》2016,(10)
本研究主要分析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结构、特点、趋势、与实现途径,同时研究地区主义与地区化在上合地区的实现方式。通过分析中俄两国经济结构的特点、中俄两国在上合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不同定位以及当前俄罗斯面临的形势。得出我们现阶段推动上合区域经济一体化或自由贸易区的政策是不合时宜的结论,并提供了实现上合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协同发展,将降低区域经济运行成本,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本文通过灰色关联分析,选取了五个经济指标进行实证研究,并测算各个经济指标与物流产业发展的关联度。文章最后在灰色关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背景对京津冀区域物流一体化协同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11年国家基本坚持了水陆统筹发展,倚陆向海,不断实现经济布局由陆地向水域延伸,拓展发展空间的战略构想。展望2012年,区域格局将呈现四大特点:一是海洋经济区仍是国家发展战略重点;二是老少边穷地区将成为国家重点扶持地区;三是国家级战略重点经济区有望继续增加;四是产业转移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  相似文献   

15.
《商》2016,(2)
在工业化发展基础上驱动的产业集聚是区域经济中的一种有效模式。这种模式形成集聚型经济发展模式,区域物流是这种发展模式中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区域物流发展对地区经济中资源利用效率.要素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资本产生了推动作用。产业集聚与区域物流协同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区域产业与物流业完全融合。因此,产业集聚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把握二者之间的互动发展规律,培育具有地区发展优势的产业集群,是不发达地区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冯剑辉 《上海商业》2023,(11):101-103
产业联动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江苏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北翼,与沪浙皖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产业关联、区域通达和政策衔接三方面分析了江苏核心城市产业联动发展潜力,并给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之后,国家提出的又一个面向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战略。在介绍长江经济带建设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建设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实施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可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拓展物流业务范围、推动资源合理配置以及引领和推动全国通关一体化等重大意义,并提出了推动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建设首都经济圈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明确了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的战略导向。首都经济圈战略的实施,成为区域产业整合升级的重要契机。本文介绍了首都经济圈重化工业发展状况,提出了重化工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为推动首都经济圈的产业健康发展,推进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宁镇扬一体化”的发展理念肇始于21世纪初。从理论角度,城市之间形成一体化的发展态势有利于整合各类资源和优化资源配置。在实践方面,随着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宁镇扬三市一体化不断走向成熟。本文以目前宁镇扬一体化发展实际作为出发点,通过结合各市产业经济发展背景和现状,提出在新时期,宁镇扬三市产业的融合与协同是进一步实现一体化的基础,而新型产业要素的引进和集聚则是推动产业融合的重要条件。据此,本文提出了宁镇扬一体化过程中推动新型生产要素集聚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林昌华 《中国物价》2011,(9):56-59,68
本文通过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现状的总结分析,找出海西区域产业一体化协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探讨海西区域各地区加强经济合作推动产业协作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尝试提出充分整合海西区域产业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