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公路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公路超限超载所带来的社会危害日益突出,并且久禁不止。文章基于经济学视角,研究认为公路超载超限原因在于道路运输经营者追求利益最大化;公路运输管理规制所产生的寻租行为;相对单一的公路破损成本承担主体;运输及相关行业市场竞争无序。提出应从全面推行计重收费、科学设计收费制度、改革收费公路价格管制;完善法律规制,创新公路监管制度;健全运输行业规制,促进货运市场规范发展;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控制收费公路数量等方面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收费公路行业行政垄断测度的指标体系构建为研究核心,从行业属性入手,运用动态聚类法,对具有行政垄断特性的八大基础设施行业进行类型聚类;使用距离判别法找出收费公路行业所属类别;参照同类别行业的测度指标,在SPRCP的基础上构建了具有收费公路行业特色且能科学界定垄断程度的测度指标体系。最后运用指标体系中的十六项评价指标实证测度行政垄断程度,将其结果与其它行业的测算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本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为治理该行业非合理性行政垄断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3.
我国烟草产业行政垄断的社会成本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产业行政垄断造成巨大的社会成本,其中行业管理部门对烟草制品的限产限价不仅导致生产过剩,而且所导致的无谓损失远大于垄断条件下单纯限制产量的无谓损失;不通过市场交换的投入要素是导致我国烟草产业X-低效率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行政垄断下烟草产业的高额垄断利润导致非生产性寻租。通过估算,1998-2008年中国烟草产业行政垄断所造成的社会总成本在15126.39亿元至26818.6亿元之间,占GDP的0.867%~1.54%。  相似文献   

4.
垄断福利是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公用企业以及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所在的垄断性行业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其产生和存在有复杂的背景:行业自身的垄断性和行政权力的不合理干预;社会分配的不公平;相关社会主体成本效益观念的错位。由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治理: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垄断,从源头上遏止"垄断福利";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监督与审计;规范社会分配制度,矫正相关社会主体的成本效益观念。  相似文献   

5.
收费公路证券化融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国收费公路建设与证券化融资概况我国收费公路建设起步于20世纪的80年代初期,在“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的指导和激励下,收费公路的建设得到了强有力的推进,同时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调动民间资本投资收费公路的热情,收费公路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民营资本的引入为收费公路的建设筹集了巨额的资金,同时也在整体上提高了中国公路现代化水平,增强了公路整体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节省了数以十亿计的社会成本,提高了资源配置水平和经济竞争  相似文献   

6.
行业性行政垄断中的利益集团包括垄断企业利益集团、消费者利益集团、行政垄断实施者利益集团和非垄断企业利益集团。通过明确每个利益集团在行业性行政垄断下会发生哪些成本和收益,成本收益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如何转化,以及最终对社会总福利的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7.
收费公路政策在支撑中国公路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的批评质疑和认识分歧也越来越大。收费公路的舆论是公众在政策制定者既定的制度框架和价值理念标准下对现实问题作出的评价。舆论困境折射出当前理论认识和制度设计大大滞后于发展实践的局面,这就需要对收费公路政策的基本定位进行调整。本文把公共经济学知识同公路技术经济特征结合起来,针对中国发展实际,从公众舆论批评和交通发展战略入手,对收费公路政策的经济合理性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认为,公路收费是一种特殊的市场机制和供需平衡手段,既可提供融资贡献,也可影响运输需求。收费政策完全可以把公路融资和需求管理结合起来,促进公路行业投资效率和运营效率的提高。只有充分运用清晰的经济学原理和国内外丰富的实践经验,按照由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的基本原则,将受益原则、代际公平、使用者付费等经济理性引入人们的认识,政策才能切实建立在正确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并获得公众广泛和长远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行政垄断影响石油开采业微观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围绕1993-2006年石油开采业行业体制变迁的历程以及微观资源配置效率的相关数据对中国石油开采业行政垄断与微观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转轨时期,明确的行业制度框架、行业管理机构的管理方式和不断变迁的体制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地提高了石油开采业微观绩效,并使价格水平趋于合理。总体上,中国石油开采业行政垄断程度与微观绩效的关系是负相关的,行政垄断程度降低不仅在理论上有利于石油开采业提高微观绩效,在实践中也是石油开采业微观绩效改善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9.
垄断对我国行业收入分配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锐 《经济问题》2007,330(2):50-52
我国的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行业垄断,行业垄断严重影响着我国行业间收入分配格局,导致了垄断性行业更易获得超额利润,其收入分配有更强的个人主义倾向,同时导致垄断企业创新动力小.要改变垄断行业收入分配扭曲的现状,首先要明确我国反垄断的主要目标是反行政垄断,其次要科学界定自然垄断产业的边界,在内部推进企业改革,同时制定反垄断法规,完善收入分配和宏观调控制度.  相似文献   

10.
公路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必要基础设施。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公路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国家调整对普通收费公路的政策以来,已取消了一批二级公路收费站,但是从当前的情况分析以及对收费公路的发展前景来看,我国普通收费公路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行政性垄断导致行业生产成本低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产权和地区两个维度研究了行政性垄断对行业生产成本的影响,发现高行政性进入壁垒条件下的国有产权低效与地方政府扭曲要素价格造成的要素省际流动障碍,是造成行业生产成本无效率的主要原因。其次,依据行政性垄断对各行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建立了各行业行政性垄断程度的判定体系,考察了工业部门各行业的行政性垄断程度。最后,选取若干代表性行业对行政性垄断引致的成本无效进行了实证测算。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垄断源自于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后有所改变,但行政垄断依然占主导地位。鉴于我国的国情,行政垄断组织的存在,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不合理的。合理的行政垄断和经济垄断可称之为正常的垄断,不合理的行政垄断可称之为非正常的垄断。非正常的垄断会破坏资源的合理配置,损害社会经济福利。所以在我国反垄断应把矛头主要指向非正常的垄断。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产业发展政策和自然垄断领域的规制政策两个角度,分析了国有企业在产业政策实施中的积极意义,探讨了目前产业政策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国有企业在保证产业发展战略的实现和对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中具有积极作用;在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应慎重把握行政性干预和市场机制之间的平衡,实现政企分开,侧重于创造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在自然垄断行业中,应区分竞争性环节和自然垄断环节,并侧重于通过机制设计和价格管制限制自然垄断环节的市场势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的原因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行政垄断行业分割与劳动收入比重之间互为因果。我国劳动力市场行政垄断行业分割会使行政垄断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例下降,行政垄断行业和竞争行业间收入差距扩大,导致劳动收入比重下降,进而会使资本实际价格下降,增强行政垄断企业的市场力量,加剧劳动力市场行政垄断行业分割程度。因此,减弱劳动力市场行政垄断行业分割是稳定劳动收入比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对新中国的经济国有化和行政垄断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行政垄断与国有经济存在很强的共生关系。当今中国的行政垄断是以法律法规形式存在的社会正式规则,它与国有经济、市场经济长期稳定共存,是转轨时期中国经济制度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we construct an extended SIR model with agents optimally choosing outdoor activities. We calibrate the model and match it to the data from the United States. The model predicts the epidemic in the United States very well. Without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our simulation shows that the epidemic peaks on 22 March, 2020 and ends on 29 August, 2022. By the end of the epidemic, more than 21 million people will be infected, and the death toll is close to 3.8 million. We further conduct counterfactual experiments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polices against this pandemic. We find that no single policy can effectively suppress the epidemic, and the most effective policy is a hybrid policy with lockdown and broadening testing. Lockdown policy alone is ineffective in controlling the epidemic as agents would have optimally stayed at home anyway if the infection risk is high even without a lockdown. Broadening testing solely will accelerate the return to normal life as there are fewer infected people hanging around. However, as people do not internalize the social costs of returning to normal life, the epidemic could get even worse. Increasing medical capacity without any other measures only has temporary effects on reducing the death toll. We also find that random testing is too inefficient unless a majority of population is infected.  相似文献   

17.
Zhimin Dai  Lu Guo  Qin Luo 《Applied economics》2019,51(34):3758-3769
China’s civil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s a natural monopoly industry field, and the effect of administrative monopoly is obviously. This paper uses absolute market concentration (CRn) and relative market concentration (HHI)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competition and monopoly degree of Chinese civil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in 2001–2015. It is found that although the monopoly degree of Chinese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has declined in the time period, it still belongs to the oligopoly monopoly market. Then, this paper calculat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industry by DEA method, and makes an empirical tes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factors using the econometric models. With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nd the HHI index.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equilibrium between the existing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the degree of administrative monopoly in China’s civil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long-term stably from the time period.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industry, the Chinese civil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must carry out the market-oriented reform. By realizing the separation of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good competition rules in order to benefit the consumers.  相似文献   

18.
陈林 《财经研究》2016,(6):87-97
中共“十八大”以来,如何理解市场准入的行政审批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成为当前理论界的热点。与以往的实证研究不同,文章使用主流经济学模型(动态的创新竞争模型)对行政审批制度进行模型化的尝试,并深入分析该制度的具体经济绩效及其作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垄断性行业的生命周期比竞争性行业长,因此,若不能破除垄断,那么在垄断性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是相对有效的产业政策。2)垄断性行业会带来更高的价格,并使在位企业获得更多经济利润,因此价格和利润规制是政府管理垄断性行业的必要工具。3)由于行政性准入壁垒挤出了消费者剩余,行业监管部门应该从企业所获得的垄断租金中征收额外的福利税,构建起向消费者进行转移支付的政策体系。4)垄断性行业会抑制行业内部的技术进步,因此需要监管部门实施创新激励。  相似文献   

19.
我国原油开采业是行政垄断而不是自然垄断,而行政垄断下原油开采业的市场绩效表明了其危害性.通过对我国原油开采业1998年的隐性放松规制进行界定,建立计量模型对这次放松规制的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证实了放松规制有利于我国原油开采业产业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实施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以来,民营企业通过竞标等方式从政府手中获取特许经营权,凭借其垄断地位和信息优势降低服务标准,导致垃圾处理行业陷入质量规制的困境。本文针对城市垃圾处理行业的问题,先是构建以规制机构与垃圾处理特许经营企业为参与者的博弈模型,分析了声誉激励和社会监督对博弈参与双方损益及其策略的影响;然后构建纳入举报机制的由社会民众、规制机构和特许经营企业三方参与的序列博弈模型。研究得出四点结论:(1)减少规制成本,增加对违规垃圾处理企业的惩罚力度,可减少企业违规概率;(2)声誉激励和社会监督均可减少垃圾处理特许经营企业违规概率;(3)社会监督有助于节约规制成本,减弱规制机构与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规制效率;(4)规制机构的检查行为与公众举报行为之间存在明显的互补性。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城市垃圾处理行业质量规制效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