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人有个毛病,富人装穷,穷人装富。那天看报,有一条消息是这样的:当田亮得知自己被排在富人榜的时候说了句——他们怎么不弄个穷人榜呢。我是一个穷人,我不知道穷人之间可以比什么,更不知道如果排个穷人榜其标准是什么。谁会站出来说我比你更穷,因为我没有裤子穿;我比你还要穷,因为我没有房子住……一个衣食无忧、大把大把地赚着钞票的人,一个被称做公众人物的人得知自己上了富豪榜,可以说很多的话,可以说无意义也可以说我不在乎,也可以一笑了之,可田亮却提到了穷人。早些时候看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里面有一句是引用一个作家的话说的,…  相似文献   

2.
有个富人和穷人的故事是这样的:那富人很富,每天回家下车时,都见一个穷已至极的要饭人,守在路边。那富人开始理也不理,邻人都说这富人心不慈善。富人说我这样恰是慈善,他站在这要饭越是要得着,越不想去致富,因为他还活得下去,富招儿都是被穷逼出来的。邻人摇头,说富人站着说话不腰疼,穷人没路,有了路自会去谋生。富人说咱试试看。第二天富人下车,走到要饭的跟前,给他三张大票,说:我最初就是300元钱做小买卖起家,你自己去谋生,干点什么吧,别在这要了。那穷人见钱眼开,满口应诺,从此半月没见,邻人正以为富人这钱给对了时,那穷人把钱花完又回来…  相似文献   

3.
当代经理人:工作之外, 最大的兴趣是什么? 程相武:减肥。不过我这个减肥可不是为了苗条, 是为了身体更健康。因为医生说我如果能瘦点,我会更健康。我减肥的秘诀就是散步。当代经理人:你认为穷人和富人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程相武:我经历了由穷人到富人,由富人变成穷人, 然后又从穷人变成富人的复  相似文献   

4.
承认贫富之间存在差异钱当然是越多越好。但是,要是大家都有钱了,那钱也就不值钱了。正因为有了贫富不均,钱才发挥着作用。想成为有钱人,就是因为这世界上有着太多无可奈何的穷人。要想成为富人,我们就应该牢记这样一个事实,即“富人永远不会变穷”。因为富人是在贫富不均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富人永远属于富人的群体,穷人则永远脱离不了穷人的圈子。某些人有时却能够越过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巨大障碍。他们或许从外表上看去更像穷人,但却一副富人做派,即使排在富人之尾也无所谓。有时候,位列富人之尾比起做穷人之首可能更不像富人,但他们仍宁愿进…  相似文献   

5.
富翁的思考方式有什么不同?啥样的人能暴富?《财道纵横》初步归类为17种:第一,富人相信“我创造自己的人生”,而穷人却只相信“一切命中注定”。第二,富人玩金钱游戏要“赢”,而穷人玩金钱游戏只想“不要输”。第三,富人下决心要维持有钱的地位,而穷人只是想要有钱。第四,富人从大格局思考,而穷人却自我设限。第五,富人专注于机会,而穷人专注于障碍。  相似文献   

6.
易水 《中外企业文化》2011,(11):I0020-I0021
l,穷人喜欢消费,富人关注投资。穷人得到一只鸡、会把鸡炖着吃了,富人会让鸡生蛋,蛋再孵鸡。穷人为钱工作、富人让钱为自己工作,让钱生钱。一般富足(10万-100万)的美国家庭只有20%的收入来自投资活动,而超级富豪(500万以上)的收入有43%来自于投资活动。这就是穷人和富人对金钱态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穷人的习惯     
有个故事,说的是一个穷人,很穷,一个富人见他可怜,就起了善心,想帮他致富。富人送给他一头牛,嘱咐他好好开荒,等春天来了撒上种子,秋天就可以远离那个“穷”字了。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奋斗。可是没过几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比过去还难。穷人就想,不如把牛卖了,买几只羊,先杀一只吃,剩下的还可以生小羊,长大了拿去卖,可以赚更多的钱。穷人的计划如愿以偿,只是吃了一只羊之后,小羊迟迟没有生下来,日子又艰难了,忍不住又吃了一只。穷人想:这样下去不得了,不如把羊卖了,买成鸡,鸡生蛋的速度要快一些,鸡蛋立刻可以赚…  相似文献   

8.
经理人书架     
你为什么是穷人作者古古 著出版社漓江出版社内容简介:这本书,你只要看一页,就不会再停止,它是一把穷人的开心锁,一面富人的反思镜。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不管你是穷人还是富人,不管你是女人还是男人,只要你还在为挣钱操劳,那么读此书将会给你的心灵带来巨大的冲击。文章节选:富人靠资本生钱,穷人靠知本致富。以知识作为资本,赤手空拳打天下,可能是现代穷人们最后也是最辉煌的梦想。确实有很多人成功了。在知识经济时代,向来嫌贫爱富的金钱似乎也显示出公正的一面。但是只要眼睛再睁大一点就可以发现,知本的发达,其实还是得靠…  相似文献   

9.
穷是极地     
人不怕穷,就怕没气象。穷,作为一种财产的拥有,是最下一等的。多有者为富,少有者为贫,至无有者为穷。什么都没有,穷得吃了上顿没下顿,家无隔夜粮,一条裤子五人穿,家徒四壁,穷得丁当响。但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穷志也穷,穷而不起,穷而不奋,穷得没志气,穷得没本事,穷得奸邪生。有个富人和穷人的故事是这样的:那富人很富,每天回家时,都见一个穷已至极的要饭人,提着个破罐子守在路边。那富人不屑,理也不理,邻人都说富人不慈善。富人说我这样恰是慈善,他站在这儿要饭越要得着,越不想着去致富,因为他还活得下去,富招儿都是被穷逼出来的。邻人摇头,…  相似文献   

10.
“穷人区”、“富人区”是近期的一个热点争论话题,事件的起因是由于任志强在一个会议上公开表示,中国有“穷人区”“富人区”很正常。其他几位在场的房地产大腕对任志强的观点也很支持,认为“富人区”不可避免。可见在很多开发商眼中,穷人就应该与富人分开居住。那么假设这些开发商的观点是正确的,真将城市分割成几大“穷人区”和“富人区”,最终受益的会是哪些人?又会出现一些什么样的有趣事呢?  相似文献   

11.
蓝段子     
<正>名利场"富二代"也值得同情中国的富二代渐渐成长起来,其中很多也踏入商圈,他们会不会是败家子?他们能否超越父辈?"富二代"值得同情传闻中的富二代是什么样儿?此话题让人想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穷人对富人的想象:想吃红糖就吃红  相似文献   

12.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一书里有篇文章叫“谦卑学习班”,这篇短文妙趣横生,讲的是美国富人要学会谦卑的故事。而我们的现实生活却另有一番色调,那就是对还没有富起来的人来说,更要学会谦卑。因为在一般人眼里,对有钱人的心态普遍是一种仇富心理,过去是吃不到葡萄说它酸,现在是吃不到就生恨,恨意绵绵熏微妙、私密,但于事无补。中国古人说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是的,当我们化怨恨为心平气和,化嫉妒为理性,就会发现富人为什么成其为富人,穷人何以成其为穷人的原因,也许这才是打造我们美好生活的动力,是迈向美好、健康、富裕、充实的人生第一步!  相似文献   

13.
“我们现在有一种理论,说企业家有原罪。我认为这个理论非常有害,它是一个清算的理论,是准备要清算我们的企业家!我们好不容易有25年的平稳,如果再搞一个清算,前途就完了。他们不但没有原罪,而且在逐步的改革中建立了伟大的功勋,我们要保护富人!为什么要保护富人?因为富人得到保护,穷人才可能变富。如果打倒了富人,这个国家就没有富人了,就变成穷人国了!”在8月的一次会议上,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说。  相似文献   

14.
媒体观点     
《经营者》2006,(6):14-14
<正>任志强“富人优先论”招揽众议“我坚持一个观点,不要让所有的老百姓都买房子,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大的生产量。在供应量很少的情况下,一定是先满足最富的人。我是一个商人,我不应该考虑穷人。如果考虑穷人,我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就是错误的。因为投资者是让我拿这个钱去赚钱,而不是去救济穷人。”以上是华远董事长任志强不久前在某论坛上发出一贯惊人的宏论,这就是  相似文献   

15.
暮鼓晨钟     
澄心 《人力资源》2013,(9):94-95
快乐在于心态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在海滩上相遇了。富人问穷人:"你在这儿干什么?"穷人高兴地答道:"晒太阳!""你这么穷还晒太阳,怪不得富不起来。天气这么好,你应该出去干活!等挣够了钱,再回来好好享受海边的阳光吧!"富人一边挖苦一边劝说道。"可是先生,我现在晒着温暖的阳光,已经感到很幸福了,为什么非要等到有钱以后再享受呢?"穷人反问道。富人愣住了,不知如何回  相似文献   

16.
种子     
父亲种了一亩水稻,收获的稻米吃时十分酥软,父亲赞不绝口。有一次我岳父来,父亲没什么好送的,一定要给他送些稻米种子。岳父家也有几亩薄田,但他却无意种植。在父亲的盛情感召下,岳父只得接受。第二年秋天,稻子丰收,那米果然好吃。父亲听说以后,咧嘴就笑。尔后,他在村里四处推销,非要让别人也种上这种水稻。母亲却唠叨:“这又是何必呢?”其实,父亲的乐趣只有细细想来才能体会到,那是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就像一个富人有一天施舍了一个穷人,而穷人依靠那点施舍突然飞黄腾达,当富人回头再看自己的善举时,心中肯定充满了成就感。对了,这就是一…  相似文献   

17.
“我没有责任替穷人盖房子,房地产开发商只替富人建房。”“中国房地产市场在2020年以前不会出现泡沫!”“买卖有理、炒房无罪,禁止炒房就是违宪!”……有人说他仗义执言,也有人骂他强词夺理;有人说他是条汉子,更有人将他斥为奸商;有人可能不知道华远房地产,但“任志强”这个名字,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同时在中国富人圈和穷人圈引起共鸣的三个字。当然,不同之处在于富人与穷人投射到这个名字上的感情是有天壤之别的。可恨之人必有可爱之处,反之亦然。你说微软搞垄断,但比尔·盖茨可以连续N年坐庄全球富豪慈善榜;你说索罗斯是第三世界国家…  相似文献   

18.
如今已经不流行“阶级”这一概念, 取而代之的是“阶层”。而在不同的阶层中就会出现不同的“圈子”。有人曾把富人与穷人的交际圈子做过比较,发现穷人喜欢走亲戚,于是穷人的圈子里大多是穷人,日子长了便形成了穷人的心态,穷人的思维;富人更喜欢把陌生人变成熟人,具有开拓性,而且在交往中讨论更多的是如何赚钱,如何享受生活。  相似文献   

19.
穷是一种切肤没齿的感受,富是一种矜持倨傲的状态。穷人赞羡富人积累财富的结果,却忽略了富人通达财路的智慧。“有一种穷人算是穷到了家。他们宁愿位列一支穷人的队伍之首做一辈子穷人,也不愿跑到一支富人的队伍之尾去做一会儿富人。”这是一个到中国讲犹太商法的日本学者的观点,当时觉得很有点意思。这个学者名叫手岛佑郎。讲坛由中央编译出版社搭建。到今天,身边耳畔边,这样的呼声越来越  相似文献   

20.
公务员为何不能用公款吃喝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龙 《中外企业家》2014,(1):244-245
用公权力大吃大喝是中国的顽疾,是奢靡之风的重要表现,体现为要么吃公,要么是借助公共权力“啃”私。从公务员的收入看:吃不起;从公务员的操守看,不能吃。之所以屡禁不止,根源在于角色冲突。应提倡“当官不自在,自在不当官”的约束新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