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山西农经》2015,(2):5-7
<正>农业法治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农业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农业依法行政深入推进,干部群众依法办事意识明显增强,农业农村已进入依法治理新阶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战略部署,对农业法治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为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农业法治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2.
当前,对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形成了这样的深刻认识:虽然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就显著,但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虽然农产品总量供求基本平衡,但供给压力加大,结构性编紧矛盾突出;虽然农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但农民增收渠道不多,增收后劲不足;  相似文献   

3.
秦国农业发展成就的取得与其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关中地区"好稼穑、务本业"的社会风尚奠定了秦国农业发展的文化基础;秦文化重功利的价值取向使秦国的农业激励政策发挥出了最大效能;宗法观念淡薄则使个体小家庭生产这种最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经营方式在秦国得到了最彻底的推行。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六十年的发展和三十年的巨变见证了改革的成就和政策的影响。改革前的三十年,农业发展走过了许多弯路。1978年以来的三十年,土地制度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土地和劳动生产率;农业技术进步显著促进了农产品单产的提高,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增长;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为农产品市场化建立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5.
<正>太和县是安徽省的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农业基础条件好、农耕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全县以勇敢的改革创新精神、强烈的现代发展意识,孜孜不懈苦干实干,实现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进程快速推进,农民收入水平持续增加。发展现状及成效太和县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目标,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为主线,突出发展现代农业,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  相似文献   

6.
<正>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也是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自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体制具有旺盛的  相似文献   

7.
《南方农村》2000,(1):27-29
一、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坚持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不动摇,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1998年农业总产值5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下同)增长1.3倍。年均增长4.2%。  相似文献   

8.
引进运用科学技术 提高农业保险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回顾10多年来广东省农业保险成就和教训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保险中的地位,提出了加强农业科学技术为农业保险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正>金秋时节,我们尽情享受这醇厚甘美的丰收成果,陶醉于沁人心脾的馥郁芬芳。这是令人骄傲的十月!本期着力推出隋凤富的《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农业,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这是作者在全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文章初步总结了黑龙江垦区"十一五"农业发展成就,前瞻性描绘了"十二五"现代化大农业绿色农业体系,开创了垦区绿色发展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0.
<正>10月11日,由农业农村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在合肥开幕。据交易会主办方统计,此次交易会参展参会的各类经营主体、科研机构、金融机构超过5 000家,各类采购商、电子商务经销商1 000多家;集中展示了全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成就及国内外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农业投入品、涉农金融产品等2.5万余种产品;举办  相似文献   

11.
论生态农业价值评估的操作困境及思路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4个方面分析了生态农业价值评估面临的操作困境,以及解脱评估操作困的思路;一是明确创新方向与目标;二是多学科的支持与配合,三是理论与科研相结合,四是加强必要的基本建设;五是提高研究群的计旦分析素质。  相似文献   

12.
The Paper seeks first of all to examine statistically the “desirable size” of milk production in the U. K. under the policy laid down by Government of confining the industry to a narrowly defined liquid market. A basis analysis of trends and seasonality in monthly milk output is presented demonstrating the changes in seasonality over the years and its irregular variations. An analysis of variance of liquid sales and total output between weeks in the trough months forms the basis for calculating liquid trough requirements over and above average daily sales. From the trough requirement an annual requirement is calculated from the trend analysis suggesting a need for 2,285-2,416 m. g. to satisfy the market in all circumstances. Finally, certain major assumptions of the analysis which themselves are considered topics for further research are spelt out and some consideration given to the concept of the desirable size of industry itself  相似文献   

13.
通过系统分析土地资源的消耗特点,从土地资源的供给力、非正常消耗率的角度,阐明了节约用地和严格控制土地资源消耗的紧迫性.系统地提出了土地资源消耗方式转变与创新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相应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大连市的城市化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水平;试述大连城市化特征、存在问题及今后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的宏观规划调控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区域人口城市化,区域土地制度创新和区域产业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宏观层次的规划在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提出了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健康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秋季霜冻是影响内蒙古大豆优质丰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为了揭示内蒙古大豆秋季霜冻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科学合理布局大豆生产,减轻霜冻灾害造成的损失。方法 文章利用1981—2010年内蒙古119个气象站日最低气温、初霜冻发生日期,结合内蒙古不同地区大豆成熟期和种植面积资料,根据大豆生长发育对气象条件的要求,从霜冻灾害的危险性、脆弱性、敏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四个方面评估内蒙古大豆秋季霜冻灾害风险,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4个因子对霜冻风险指数的贡献,建立内蒙古大豆秋季霜冻灾害综合风险指数模型并进行灾害风险区划。结果 从霜冻灾害综合风险指数来看,中、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麓和阴山北麓偏南地区,是内蒙古自治区霜冻发生较早的地区,山地众多,霜冻发生强度频率较高,占全区总面积的36%。低风险区和较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偏南和西部地区,约占全区总面积的64%,主要原因是地势平坦、海拔较低,初霜冻发生日期相对延迟,有黄河和西辽河的经过,灌溉面积占耕地比例较高。结论 在气候变暖的大气候背景条件下,优化调整种植制度,在内蒙古东南部低风险区扩大优质大豆的种植面积,东北部高风险区应尽量选育和推广早熟抗寒品种,减轻霜冻带来的损失,助力国家大豆振兴计划,实现大豆稳产增收。  相似文献   

18.
社会的发展阶段是客观存在的.同样,现代农业也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呈现不同的阶段特征.本文在诸多专家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各时期的政策背景农业生产形势,结合《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 ~2015年)》提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等几大现代农业发展量化指标,将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划分为经济复苏阶段、高速起步阶段、波动上升阶段、整顿调整阶段和全面提升阶段,并概括描述了每一阶段的主要特征.通过对现代农业的历程分析,进一步提出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的不协调状态的4种表现,即粮食连年增产与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的不协调、农民纯收入的增长速度与来自农业生产的收入增长速度不协调、农业GDP在国家整个GDP中的比重与国家用于发展现代农业的资金比重不协调、农业科技进步率的连年提高与农业劳动力的素质下降不协调.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扬中市产城融合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城融合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针对产城分离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思路,促进产城融合是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最有效路径。文章在分析国内外产城关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概念与内涵作了界定,并从产业化发展水平和城镇化发展水平两个维度选取了社会、经济、生态3方面指标,建立产城融合评价体系,并以扬中市为研究区,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扬中市各乡镇产城融合发展现状加以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扬中市各乡镇产业与城镇发展现状基本相融,部分乡镇存在着城镇发展与产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其中市中心所在的三茅镇达到了产城融合发展较好的水平,其它乡镇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受中心城区的辐射影响以其为中心逐步递减,其次各乡镇内部均存在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于产业化发展水平的问题,提高城镇化水平将是促进扬中市产城融合发展的最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民国年间冀中农户劳动生产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建新 《中国农史》2001,20(1):57-67
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整个社会现代化过程中最广阔、最深厚的基础,而农村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则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单纯经济总量的增长不是最重要的,它往往被当代经济学家认为只有增长没有发展,或谓之为“没有发展的增长”。本文主要根据陈翰笙等老一辈学者30年代保定11村的实地调查资料和河北省统计局关于40年代同一地区的追踪调查资料,力求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农民家庭的农副业生产与收入入手,试着计算出冀中地区农户的劳动生产率,包括工副业所占比例,进而从一个方面反映民国中后期北方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