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物权法》确立了不动产登记错误的赔偿责任,但因过于简化,没有明确赔偿责任的性质。笔者在解析《物权法》第21条的具体内容后认为,《物权法》规制的赔偿责任性质是:不全是国家赔偿责任,也不全是民事赔偿责任。由于一直以来,对这两种赔偿责任的态度均是立法上二者只居其一,适用上是相互排斥的,为此,笔者进一步对《物权法》的如此规制进行了正当性论证。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一部法律草案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一般就会付诸表决。但是,物权法草案却在反复修改后进入五年来的第八次审议。这是全国人大立法史上第一部进入八审的法律草案,也是审议次数最多的法律草案。有人说,《物权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财产支配领域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健全,广大人民群众将是《物权法》的最大受益者。法学专家王轶非常赞同这一观点。"大到一间房子,小到一针一线,都是《物权法》调整的对象。"王轶谈到,《物权法》通俗地说,就是财产法,财产权的法。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同样受到《物权法》保护。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于2007年10月1日实施,它对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关系产生深远影响,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广义上理解,《物权法》是指一切以人对物的支配关系为规范对象的法律,狭义上的《物权法》,指物权法典,是民法重要组成部分。它意味着我国物权制度的诞生,为民法典奠定了重要基础,标志着中国法律体系更加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颁布与施行对中国会计体系的健全与发展起到重大现实意义,有效提高了各行业对新会计准则的执行质量,并带动行业会计准则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物权法对中国经济影响分析,由面到点的方式,逐步深入阐述《物权法》是如何促进会计领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杨汝艳 《经济师》2012,(5):60-61
文章对油田企业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油田企业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孙虹 《经济师》2007,(12):86-87
应收账款质押在性质上属于普通金钱债权质押,我国《物权法》明确应收账款可以作为质押标的,该法的颁布实施使应收账款质押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之一,从而有力促进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文章深入分析了《物权法》新环境下应收账款质押相关法律问题,并在法律层面上深入解析应收账款质押制度。  相似文献   

6.
李科 《经济研究导刊》2008,(12):117-118
《物权法》的出台和实施,将对我国公司治理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物权法》在《公司法》和《证券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界定了法人财产权,并明令禁止侵害法人财产权的种种行为,这将促进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规范化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有人认为《物权法》对国有物权的保护远远不够,其实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症结,既非《物权法》上国有资产权利归属问题,也不是特殊保护问题,而是国家所有权如何行使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酝酿13年之久、8次会议审议、创造中国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最多纪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终于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以高票获得通过,并将于10月1日正式实施。可以说,《物权法》既是近两年争议最多的一部立法,也是与普通老百姓关系最大、最直接的一部法律。  相似文献   

9.
新《物权法》的诞生,对于中国广大的业主或者物业管理公司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在涉及私有财产的保护上,关于小区公共物业的归属成为立法中最大的争议。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新《物权法》中对于小区车库权属的规定。本文对车库权属以及新《物权法》中关于小区车库权属的规定进行分析和评论,对小区车库的问题给与高度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刚刚通过的《物权法》是今年“两会”万众瞩目的焦点之一,从1993年起草,到提交全国人大审议以来,《物权法》修改之细、争议之多、酝酿之充分,被很多专家称为“刷新了中国立法史的多项纪录”。经反复雕琢,充分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共识,《物权法》在刚刚闭幕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瓜熟蒂落”,高票获得通过。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制订工作自1993年启动,历经立法机关八次审议,已由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物权法》的制订与颁行在我国法治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深远影响。物权法的制订与讨论之所以在海内外引起极大的关注,备受世人瞩目,就是因为物权法是保护最广  相似文献   

12.
在《物权法》中,虽然确立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但其规定还是存在不足之处,特别是在权利归属问题上。本文阐述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基本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物权法》中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规定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民法中以抵押权的追及效力来处理抵押物转让的问题是基本模式,但也有赋予转让抵押物所得价款以物上代位性的解决方法。在抵押物转让制度上,我国立法从《民法通则》到《民法通则意见》,《担保法》到《担保法解释》,再到《物权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严格限制到绝对自由又回到宽松限制的一波三折的演变过程。基于解释论的立场进行考察,在作为我国现行担保法律体系中心的《物权法》担保物权编的规定中,并没与赋予抵押权以追及效力,也没有赋予转让抵押物所得价款以物上代位性,受让人也不享有涤除权。司法实践中严格《物权法》第191条的规定进行操作即可。  相似文献   

14.
2007年《物权法》的颁行,为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基本法律依据。但是,“徒法不足以自行”。为了将《物权法》、《土地承包法》等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规定从“纸面上的法律”变为“现实中的法律”,切实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结合中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物权法关于车位的权属规定较笼统。本文剖析了我国《物权法》对车位权属的规定,并对车住所有权的取得,房屋与车位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0月我国第一部《物权法》开始施行,并在第六章中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进行了专章的规定,但其在立法中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本文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出发,通过分析《物权法》条文,指出其中一些缺陷,并提出部分改正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物权法》于2007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物权法》的颁布实施,对我国的依法行政,特别是行政执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确立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物权保护理念,确保其在行政执法活动中贯彻物权法的立法精神和有关规定,有效地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物权,防止执法侵权行为的发生,是各级行政机关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对此,笔者拟抛砖引玉,谈谈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制订工作自1993年启动,历经立法机关八次审议,已由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物权法》的制订与颁行在我国法治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经济研究》2016,(1):141-154
利用中国上市公司对质押贷款披露的独特数据,本文以2007年我国《物权法》的实施为切入点,具体从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角度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的供应链金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007年《物权法》实施之后,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上市公司,其利用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行为都有所增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国有公司和所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公司会更多的利用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应收账款客户集中度会弱化公司利用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行为,客户为民营性质的上市公司更容易获得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本文的研究不仅在供应链金融、债权人保护以及商业信用融资三个方面弥补了国内外现有研究的不足,而且对于完善我国《物权法》和更好的推广供应链金融服务,尤其在发挥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在解决我国企业融资难问题中的作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坚持平等保护物权与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护物权”问题是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审议并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中提出来的。《物权法》明确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保护物权首先表现为法律的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强调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下,“坚持平等保护物权”,这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对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际结合所作的新的实践和重要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