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基于集体林权改革的起点要求及目标要求,提出了5点初步想法;对实现集体林权改革的起点要求需要解决的4个问题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起点要求重在产权分解、建立新的产权关系;阐明了从起点要求到达目标要求这一渐进过程中会出现的4个阶段,以及从集体林权改革起点走向总体目标的途径;最后,提出从3个视角来衡量集体林林改成效,为进一步促进集体林权改革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林权流转及规范问题研究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阐述了集体林权流转的理论依据和经济学意义。分析了中国集体林权流转的主要内容、基本模式以及集体林权主体改革完成后林权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集体林权流转行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继福建、浙江、江西等南方省区先后开展集体林权改革试点后,辽宁省结合本省不同区域的林业发展状况,开展了多种模式的集体林权改革,形成了具有北方省区代表性的经验模式.本文在对辽宁省林业特色分析及对集体林权改革进程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分析论证了集体林权改革的地区模式,展望了集体林权改革的前景,提出了促进集体林权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集体林权抵押相关配套制度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林权抵押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阐述了集体林权抵押相关配套制度对于林权抵押的意义,分析了集体林权抵押相关配套制度即林权评估、森林保险和林权交易制度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完善集体林权抵押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议,以期推进集体林权抵押贷款,促进集体林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法律解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与配套改革进行全面的法律解析。认为,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法律意义在于落实集体林成员总有和林地承包经营用益物权的法律属性,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是通过制度变革与创新落实林地承包经营用益物权,建立低交易成本的林权流转制度。提出,在集体林业发展过程中,良好的法律制度是有效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森林资源配置效率的制度路径。  相似文献   

6.
产权变迁视域下集体林权改革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集体林权改革历经了五个阶段的演变,现阶段集体林权改革实际上是集体林区林业经济体系中各种要素重新配置的复杂运动过程,这一过程具有明显的现实基础,也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合理的林权制度是实现森林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条件;林业资源合理高效配置作为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其加强林业管理,实现林业产业现代化的基础,也是实现南方集体林区和谐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集体林权改革历经了五个阶段的演变,而山西吕梁又经过拍卖四荒,特别是方山县还经历了副科以上干部购买治理四荒等多次改革,在当前进行的全国性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对应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林业经济》2012,(5):19
当前,随着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明晰产权、承包到户改革逐步完成,集体林权流转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林权流转过程中相关问题也逐渐显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进一步完善林权流转制度,加强集体林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探索林权流转监管制度建设,维护林权流转各方的合法权  相似文献   

9.
集体林权流转理论和政策研究述评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权流转是实现林地规模化经营,提高林地经营效率的重要前提,林权流转政策研究是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对我国集体林权流转的经济动因、流转模式、流转规模等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就影响集体林权流转的政府、市场和农户三大因素的最新研究观点进行阐述和简要评述,提出未来集体林权流转理论和政策研究需要把握和关注的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集体林权改革历经了五个阶段的演变,而山西吕梁又经过拍卖“四荒”,特别是方山县还经历了副科以上干部购买治理“四荒”等多次改革,在当前进行的全国性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对应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土地整理新增耕地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农村土地整理在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针对土地整理工作实践,分析目前新增耕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策措施,通过加强农村土地整理管理,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耕地保有量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2.
东源村集体林地产权安排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运用社区资源权力、活动与收益分析方法,在对东源村集体林地产权形式演变过程和存在问题进行详尽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该村产权变化的动因及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对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Pastoralism faces diverse challenges, that include, among others, land tenure insecurity, that has necessitated the need to formalize land rights. Some governments have started regularizing rights for privately owned land, but this is complex to implement in pastoral areas where resources are used and managed collectively. Our aim was to assess how the scale of communal land tenure recognition in pastoralist systems may affect tradeoffs among objectives such as tenure security, flexibility, mobility, and reduction of conflicts. We used a participatory scenario-building approach to investigate alternative scenarios of land tenure recognition in southern Ethiopia where a new communal land tenure system is in the early stages of implementation. Through key informant interviews, focus group discussions, and a workshop, respondents analyzed the likely outcomes of communal land tenure recognition at different scales.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re is a good chance of success when the tenure policy is embedded onto customary structures. All scales have some shortcomings, but Reera seems best, yet pastoralists preferred the Dheeda which despite its challenges, is the best for maintaining flexible mobility. There are multiple uncertainties and complexities, which suggest the for multi-pronged approaches and various support mechanisms when implementing a formal land tenure system in these areas.  相似文献   

14.
参与式方法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应用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的集体林是一个特殊的、具有历史性、复杂性和关键性的产权系统。当前,中国政府正在开展集体林林权制度改革,希望通过改革能促进林业的发展。林权改革的目的在于通过明晰产权,进一步把森林管理的权力下放并改善权属的安全性。作为林业管理和改革的主体与核心,林农的参与十分重要。从参与的概念出发,探讨了在集体林权改制中应用参与式方法的可能性、应用的领域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建议在改革全过程中必须确保有实际意义的真正参与。  相似文献   

15.
中国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历史产权制度研究方法,利用详实的历史数据与信息,系统地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每个重要时期的改革内容与进程以及集体林地林木流转制度演化历程,发现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集体林所有权和家庭经营的基因没有变,变的是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的实现形式;指出集体林产权制度变迁道路中的困惑;提出未来集体林产权制度的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集体林区产权改革诸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集体林产权改革必须尊重历史,尊重广大基本群众对土地和民生的基本诉求,切实维护他们对土地基本的权力,核心是公平,而不是效率,效率上的改革企图只能在局部成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这次改革目标是有限的。为此提出了4点建议:(1)尽快彻底取消林业税费。(2)加强林业产权制度、基层森林管理模式、利益分配机制的综合研究和试验。(3)林业部门主动放弃“森林”和“环境”等主导名词,而代替为“林农”、“林业”和“林区”“三林问题”新的话语。寻求少数林区作为改革试点,探索林区社会福利事业生成路径和管理模式,用以购买农民的森林所有权和林地的使用权,探索集体林区森林国有化改革的道路。(4)寻求多样化、有弹性的林业改革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福建省林权交易中心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典型县市实地调研的结果对福建省林权交易中心进行了SWOT分析,认为交易中心具有交易平台相对规范、交易过程相对透明、交易程序相对完整等优势;但也存在着交易程序较复杂、交易费用较高、影响力较弱等劣势;同时还对交易中心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发展林权交易中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利用四川省5个省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区)32个村508个农户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对农户林权抵押贷款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现行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安排下,农户的性别、受教育年限、是否担任过村干部、非农就业人数比重、是否获得过信用贷款、投资风险承受能力、林木林产品销售比例、是否与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和政府的支持等因素对农户林权抵押贷款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中的土地权属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国内外土地整理权属调整研究的现状,得出我国现阶段将权属调整和规划设计相结合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基于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方面的实践,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中四大工程,分别分析了各个工程中涉及的权属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